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坟带上此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三人指的是谁?
生活经验谈 2023/1/5 23:58

我们国家有着5000年的历史,其中不仅繁衍了丰富的文明,也孕育出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比如说我国的丧葬文化,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民间也有很多种俗语,比如说“上坟带上此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这句话,这句话看起来虽然很通俗,但是却大有深意,三个人也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

三种类型,各有所指

“上坟带上此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这句话估计大家都听过,也可以算是口口相传。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尊重文化的国家,尤其是丧葬文化,毕竟死者为大。

“上坟带上此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说如果去给祖先扫墓的时候能够带上这三种类型的人,一定会使祖先非常高兴,而且家里也很兴旺,福泽深厚。

第一种人就是新生的婴儿或者是很小的小孩子,相信大家也肯定能够理解其中的原因。

去旧迎新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规律,新生儿就意味着全家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所在。

所以在扫墓的时候自然要带上他们,可以让地下的先祖们看一看自己的后代,这是一件非常光耀门楣的事情,值得庆祝。

除此之外,新生儿也代表着生机和活力,代表着蒸蒸日上和蓬勃多姿,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那么第二类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知识分子和那些有学识的人,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为上。

而且官本位也在我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要想当官,那么自然是要学习好,将来走上仕途这条道路。

从古至今,我们都对那些有文化和涵养的人非常敬佩,比如说老师和学者。

哪怕放到如今,还是这样的,就是因为这些人身上体现了那种独一无二的风度和渊博的知识。

所以一个家族能够出上那么几个高材生或者是知识分子,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大家也会对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毕竟知识就是财富和实力。

第三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孝子贤孙,也许不是所有的家族都会出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但是肯定会有子子孙孙和后代,人数众多。

在祭祖的时候把他们带到祠堂,也是一件很隆重和严肃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大户家族,必须整整齐齐,全部到场。

他们祭祀祖先甚至比过年还要隆重,需要准备好几个月,而且各个礼节都不能出错,各种食品和祭祀用品都要一应俱全,盛大隆重。

不管他们的子孙在外面工作有多忙,都必须回来,好让地下的先祖们看一看自己的后代,从而更好地庇佑活着的人。丧葬文化,理性看待

提起丧葬文化,大家可能会有一些害怕的心理,但这却是我们所有的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死亡,这个步骤没有人能够逃得过,自然规律。

因此这个文化才会影响深远,哪怕是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依旧活跃到如今,在各朝各代都没有出现过断层,更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新奇。

同时人们对于丧葬文化也是十分看重的,举个浅显的例子,可能如今结婚,人们对一些没有必要的流程也就省略了,甚至可能会不举行流程。

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一位老人去世之后,必须要举行这样的流程,不能安安静静就入土了,必须要有一定的仪式,好体现这位死者生前的风光和成就,认真准备。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死者为大,任何的仪式都没有它重要,结婚的和丧葬的一起在路上相遇,肯定是结婚的要先给丧葬的让路,所以从这些事情中也不难看出丧葬文化的深远影响,源远流长。

当然,我们是现代社会,一些文化能够流传到今天,肯定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也有一些糟粕之处,所以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看待。

丧葬文化本来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一些人却扭曲了丧葬文化,比如说在父母或者长辈去世的时候,在葬礼方面要进行攀比,追求奢侈浪费。

一开始是烧那种名贵的花圈,后来是真花,到了最后就直接是真的彩电冰箱洗衣机,还美其名曰他们尽孝心,像这种过于奢侈的丧葬,其实就不值得提倡,浪费钱财。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天价墓地,一些人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阔气,非要买巨额的墓地,既浪费了钱财,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最主要的是还造成了这一行业的价格虚高和市场泡沫,很不理性。

所以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待这种文化,结合新的时代风尚,以一种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方式去对待。

家庭观念,及时尽孝

从各种各样的丧葬文化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家庭和家族观念的存在,中国自古就讲究团结,最看重的就是家庭之间的和睦关系。

中国人也是群居动物,尽管人们去世,但是大家依旧会在每年的某个节点去看望,他们比如说清明节,还有就是在一些团圆的节日,比如说春节,也要过去扫墓。

大家认为这样会获得祖先的庇佑,无病无灾,福气也会更加长远,源源不断。

对于那些漠视扫墓的人来说,大家也会骂他们是不孝子孙,并且嗤之以鼻。

在去世的时候,大家也会把老夫老妻进行合葬,就是为了他们能够团团圆圆。

虽然丧葬文化多种多样,一些人也确实是很上心,经常去祭祖和扫墓,体现了他们的孝道和对长辈的尊重,无比殷勤。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最大的孝道不是扫墓,而是应该及时尽孝,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无比遗憾。

那些所谓的仪式都是给活着的人看的,也就是表面的工作,去世的人却感受不到,所以与其专注于那些轰轰烈烈的葬礼,不如好好孝敬自己的长辈。死亡教育,更加平和

提起去世和葬礼,我们总是有很多的忌讳,甚至会认为这很晦气,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入土为安这一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无法避免。

所以如何学会与死亡平和相处,客观对待它,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缺少的也正是死亡教育,希望能够普及。大家还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丧葬礼仪社会功能的文化解读
农村丧葬习俗,做七、大殓和小殓,分别是啥意思?
遗像可以摆在家里吗,遗像如何保管
蒙古族丧葬
土地与神祇|“年少匆忙,未携一物离乡”,湘西民间信仰一瞥
坟头蹦迪跳脱衣舞,一些中国人的葬礼简直就是行为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