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合肥: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加速驶向“新能源汽车之都”
2023年1月至4月,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7.2万辆、同比增长近四倍,占全国7.5%,占安徽省的85%。如今,合肥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势头强劲。
“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进度条推进到哪一步?未来又将长成什么模样?
江淮蔚来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关键词:生态圈
龙头带动全链条布局
从2017年牵手江淮起,大众一直扎根合肥,并且持续“加码”。
6月9日,记者走进大众安徽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工厂,机械臂、焊接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等设备映入眼帘,智能化的魅力一览无遗。
“我们这个工厂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在短短18个月内创造了一系列纪录。工厂现拥有近900台机器人,年底还将新增300台。”大众安徽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
蔚来是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企业”,也是合肥全力打造的“地标企业”。在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包括全新ES6在内的多款车型正在组装。
“这个制造基地拥有中国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在制造基地配备大量智能化设备,焊装整体自动化率达到98%,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蔚来合肥区域总经理余东明说,2023年一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3.1万余台,同比增长20.5%。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风口面前,拥有良好汽车产业基础的合肥,紧抓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坚持前瞻布局、高端引领、龙头带动、创新驱动,全链条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打造下塘、新桥、新港三大百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建设六大零部件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开展“龙头与配套”“芯车协同”等供需对接;设立16支汽车产业相关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超前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市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日均服务能力达25万辆……
深耕细作、多元发力下,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犹如一匹势不可当的快马,风头正劲。
合肥市现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300多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圈。
2022年,合肥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21%,产量近68万辆、增长16%,其中,新能源汽车25.5万辆、增长133%;新增汽车(新注册登记)2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7万辆,新车渗透率24.2%。
大众安徽整车制造基地。
关键词:新棋局
聚力四大生态剑指5000亿
站在当下,面向未来,新棋局上合肥将如何落子?
聚力打造引领行业的创新生态、聚力打造辐射全省的产业生态、聚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服务生态、聚力打造融入全球的开放生态……合肥成竹在胸。
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将聚焦国家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战略布局,链接中国科大、合工大、科大硅谷等创新资源,运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攻关汽车芯片、固态电池、氢燃料电堆等关键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科大硅谷展厅。
同时,合肥市将一体化构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产业格局,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整车项目,联动安徽省打造研发、测试、制造、销售、核心零部件等产业生态体系,完善汽车金融、养护维修、拆解回收等后市场服务业态,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在服务生态方面,2023年合肥市将加快充电桩建设、测试道路开放,力争充换电日服务能力超30万辆,新增开放测试道路超500公里。“我们还将引进国家级汽车检测机构,优化维天运通等数字货运服务功能,建设优信合肥一站式工厂店,健全汽车产业公共服务体系。”该负责人介绍,此外合肥市将加快全市大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中欧班列、合肥国际陆港运力,支持国轩高科、巨一动力等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协同发展。
“2023年,合肥市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80万辆、产值超2000亿元。”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十四五”末,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300万辆、产值达5000亿元。
关键词:时与势
优势叠加“双向奔赴”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5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签署协议,宣布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致力实现研发、采购、制造、测试、销售、核心零部件配套等业务的协同发展,建立可持续、强健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
大众安徽全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我们选择扎根合肥,可以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天时、地利、人和’来解释。”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皖镝说,“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合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的优质资源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余东明看来,合肥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和科教人才资源,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近些年来开放的营商环境,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叠加,给企业带来良好的运营效率。合肥非常适合蔚来的长期发展。”
“蔚来将围绕新桥园区进行长期发展规划与布局,在园区建立研发与制造、营销与管理团队,并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整合资源,助力合肥进一步引进高品质产业链企业。”余东明说。
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产品制造总监余勇千表示,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时与势在我,合肥正大步迈向新能源汽车之都。
来源: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赵昕 唐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合肥雄心:从汽车强市,到全球汽车之都
总投资248亿元!又一50GWh项目落户合肥
产业招商新样本:合肥如何一步步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
“合肥—芜湖”双核联动 安徽角逐全球知名国际汽车城
安徽将鼓励合肥谋建 新能源汽车创新小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