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1975年4月14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对我国进行了访问,并见到了已经82岁高龄的毛主席。这是两位老战友最后一次会面,在会谈中,毛主席很自然地和金日成聊起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乃至去留问题。

毛主席说:“我今年82岁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

金日成听后赶紧表示,“你的存在对中朝两国人民、世界人民、第三世界人民都有很大的鼓舞,你的长寿对我们是很宝贵的事。”

毛主席听后摆了摆手,说:“不行了。”

眼见金日成似乎不理解,毛主席把身体往后一仰,笑着说道:“上帝请我喝烧酒。”

可见,毛主席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很清楚的,虽然自知时日可能不多,但他仍然能笑对生死,并以豁达的心态讨论之。

一年后的9月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毛主席停止了思考······

三个问题

1976年9月8日的晚上,人民大会堂内灯火通明,不时传来歌舞声。原来,西萨摩亚国家元首马列托亚·塔努马菲利第二殿下对我国进行了访问,华国锋等领导人专门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了答谢宴会。

如果此时仔细观察领导人们的神情的话,会发现他们的眉眼之间似乎有些忧郁。自今年6月以来,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多次病危并陷入昏迷。8日这天,主席的身体状况好了一些,还能看看文件。

不过,此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毛主席的状况完全不容乐观,很可能连这个冬天都挺不过去了。

按照安排,华国锋在发表完讲话之后,应该和外宾一起完整地度过这个宴会。然而,在发表讲话前,他却突然接到了一通特别的电话。

当华国锋听完电话那头的消息后,脸上的微笑再也维持不住了,急匆匆地发表完演讲,也没等宴会结束,就赶忙跟各位外宾告别,快步赶往了中南海“202”。

“202”指的是东南海边泳池旁边的一间小房子,原本毛主席不住这里,结果不久前刚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因为“202”新修建不久,抗震能力较好,所以就被紧急转移到了这里休养。

当华国锋步走入“202”卧室时,毛主席已经进入弥留状态了,医学专家们都在拼尽全力地进行救治,可惜,毛主席的心脏最终还是停止了跳动。这一刻,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同时也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

当时,主席没有跟任何人交代过遗言,对他个人的身后事也没有任何的交代。

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很快就在最高层传开了,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们,在对主席遗体默哀鞠躬后,于凌晨1点专门在“202”会议室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会议开始后,华国锋开门见山的宣布:“同志们,毛主席已经永远地离开了,眼下,我们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第一,是主席的后事安排,发丧的形式、规模;第二,是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第三,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京吊唁。

这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第三个问题都好解决,唯独第二个问题,各方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火化还是永久保留

其实,早在1956年时毛主席就明确表示过,他死之后要进行火葬,并带头签下了火葬倡议书。

1963年罗荣桓元帅逝世,毛主席又一次和自己的护士长吴旭君聊起了死后之事,他说:

“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如果不死人,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说到这里,毛主席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道:

“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也正因此,毛主席逝世后有一些同志认为,应该遵从主席的遗志将他的遗体火化,这也符合中央之前定下的政策。

然而,对于“火化”方案,很多政治局领导同志都表示了反对。

不管怎么说,毛主席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深受人民群众敬仰,他的遗体自然应该永久保留下来,供后人瞻仰、缅怀。

因为双方的分歧实在是太大,这次会议开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最终还是华国锋和叶剑英拍板: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先分两步走。先对遗体进行15天的必要防护,以利于后面进行的发丧和吊唁活动,之后我们再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研究决定,到时候或火化,或保存,都是可以的。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对遗体实施防腐处理,否则连发丧期这几天都难以维持。”

华国锋和叶帅的这一个提议是当下的最好结果,与会人员们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就这样达成了共识。

很快,会议就做出了决定,组成保护毛主席遗体领导小组办公室,由谷牧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这个办公室的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9号,对外称为“国务院第九办公室”。

精心保护主席遗体

凌晨4点,卫生部长刘湘屏、医科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徐静接到“九办”通知坐车来到中南海,见到了等候已久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

汪东兴严肃地跟他们表示,现在需要对主席的遗体进行15天的保护,需要用到他们的力量。刘静此时才知道毛主席已经逝世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她强打精神,提出需要看看主席遗体,并准备必要的器材。

徐静进入主席卧室观察了主席遗体,活动了下关节后,回医科院跟领导做了汇报,找到张炳常、陈克铨两位同志商议、制定防腐方案,于当日10点带着药品和器械抵达了中南海,见到了正在开会的华国锋同志。

此时,关于主席遗体是火葬还是长久保留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当徐静得知中央要求对主席遗体进行长久保留,不但不能腐坏,还必须栩栩如生,能接受人民群众瞻仰后,顿时觉得任务十分繁重,表示只能“努力探索”。

华国锋听后,认真地对她和张、陈两位同志说道:

“长期保护好毛主席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9月10日,防腐工作正式开始,这工作前前后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完活后“三人小组”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重新测量了主席遗体的尺寸。很快,红都服装厂的师傅就赶制出来了两套不同颜色的中山装,经中央领导商议后,决定让主席穿上浅灰色的那套。

11日,主席遗体移入人民大会堂,接受群众吊唁、瞻仰。

当日上午10点,吊唁活动正式开始,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伟人身边瞻仰。也正在此时,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原来,按照专家建议大厅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15度以下,当时毛主席的遗体处于通风状态,瞻仰的人太多,再加上在现场演奏哀乐的乐队和大厅的强灯光,温度升的很快,不利于防腐。

为此,领导人专门决定撤掉乐队,改为喇叭播放,并控制灯光总量,在遗体上加盖有机玻璃棺罩。

吊唁活动一直持续到了18日,因为长久安置主席遗体的场所修建起来最起码需要一年时间,所以主席遗体暂时安置在了“769”保护室内。

水晶棺和毛主席纪念馆

关于毛主席的遗体怎样长久保存的问题,专家们有着不同的意见。北京的专家认为,可以考虑液体保存的方式,将主席遗体泡在防腐液里面,这方法最可靠也最可行,不过也有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时间长了会变色。

这一提议当时就遭到了大家的反对:“主席的遗容是要供广大人民群众瞻仰的,这种方法会让人觉得像泡在水中的标本,群众心理上可能接受不了啊!

这时,又有人提议可以采取气态保存的方法,这样遗体给人的感觉就比较自然。问题是气态保存的话,如何保干保水也是一个问题,要不然尸体就会变干变形。

最终,大家决定采取最可靠最科学的“气态、液态结合法”:平时受人瞻仰时处于气态,维护时再处于液态。

在专家们围绕着保存方法争论不休的同时,另一边,有关部门也收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

“要尽快组织力量,研制一个世界一流的水晶棺,棺体要庄重大方,气魄雄伟,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并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地震、战争、破坏、损耗等要有可靠的抵御能力。”

制作水晶棺的矿石出自江苏省东海县,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水晶矿,不但产量大,而且质量也是全国第一,号称“东海水晶甲天下。”

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使命,东海县委当即将全县人民都动员起来了,仅青湖公社每天就出动1000多人挖矿,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不到半年就提供了整整35.2吨的天然水晶。

水晶棺的熔制合成工作由北京602厂、上海新沪玻璃厂、锦州155厂分别制作,由北京玻璃总厂对水晶棺进行总体加工和整装,仅仅两个月,工人们就为毛主席做了6个棺体。

在此之前,列宁、胡志明同志的遗体也都被安置在了水晶棺里,然而,他们的水晶棺都是有缺陷的,水晶棺的光洁度也没有达到反射倒影的程度,因此只能采取倒梯形设计。

我国的技术人员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水晶棺进行了镀膜设计,最终成功制作出来了世界一流的水晶棺。

1977年8月中旬,水晶棺整体组装完成,被安置在了历史博物馆大厅内,并在一个月后正式移驻毛主席纪念堂。

对于纪念堂的选址,中央也考虑过多种方案,最开始想选在天安门以北,就建在建在首都南北主轴线中心的端门位置上。

问题是这样一来,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的视线就被各种建筑挡住了,根本看不到毛主席。

后来中央也考虑过将纪念堂选在中南海内,毕竟毛主席在解放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中南海丰泽园,这里风景秀美,绿草如茵。

不过这样也有缺点,将来人民群众瞻仰毛主席遗容时,可能影响到中央领导办公。

讨论来讨论去,大家最终决定:“还是建在天安门广场上吧。”

当初刚解放的时候,毛主席就提出要把天安门广场建成“人民最喜爱的地方”,他还曾亲自在这里升起新中国第1面五星红旗,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天安门广场的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西边是人民大会堂,东边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以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这里,也能和其他建筑交相辉映。

经过专家考量之后,毛主席纪念堂最终建在了天安门广场的南部,位于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城楼之间,正好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

在建造毛主席纪念堂时,全国29个省市都自发献出了自己的特色物产,北京也有上百万的市民自愿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1977年5月27日,毛主席纪念堂正式落成,前前后后只用了半年时间。

8月29日,两吨重的水晶棺,被64名精壮汉子抬入了毛主席纪念堂内,主席遗体也被迁移了过来。

9月9日,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党中央特意在纪念堂前召开了一次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暨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从这天起,毛主席遗开始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瞻仰,去毛主席纪念堂看毛主席,也成了中国人民去北京时的重要活动。

时至今日,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了46年了,毛主席纪念堂前仍然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其中绝大多数还都是青年人,可见,斯人虽已逝,人民却从来未曾忘记过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6年毛主席病逝,华国锋召开紧急会议: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留下一个遗愿,经激烈讨论中央决定不予执行
1976年主席逝世后,华国锋召开紧急会议:眼下这四个问题急需解决
毛主席的遗体为何至今满面红光?韩伯平揭晓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2007年华国锋想去毛主席纪念堂,被家人劝阻后说:这是最后一次了
毛主席的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韩伯平揭晓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