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凡:自古读书如耕田
作者:超凡丨 2016-03-25 丨 来源:亳州晚报
黄河流域的文化虽然发展较早,但自唐宋之后,长江流域文化突飞猛进,骎骎然,颇有凌驾黄河文化之上的势头。此不足怪,世事轮回如此,诚如《老子》所说,日盈则缺,月盈则仄。胜极则衰,沸极则溢,万物一理。南方文脉,持续几百年未衰。
南方山区的许多祠堂,我见过这样的对联:
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耕田
初读之下,颇觉奇怪,忠臣孝子并论,也就罢了,读书耕田并列,似乎并不符合儒家的观念,孔门子路说,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是为了做官,与做农夫,实在“风马牛”。
我国以农业立国,凡五千年,历来倡导“农为国之本”。即便市场经济主导了,仍然把占GDP比重很小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可是,尽管“为本”、“第一”,农民都没有改变地位不高的事实,我们也曾用“剪刀差”剪去了农民很多利益,很长时间都存在城乡、工农、地区等“三大差别”。而读书人,在很长时期里,虽是“臭老九”,排在五个阶层第四位,但大多当个“孩子王”,还毕竟是吃工资,商品粮,还有白面馒头可吃,可以说,和农民还是隔着一道鸿沟。
所以,读书和耕田,放在一起并列比较,有人觉得牵强。
岁月沉淀,年齿日增,慢慢感悟到读书与耕田的内在联系。我想,真正种过田又读过书的人,随着岁月积淀,就会渐渐体会其中的真意。
首先,二者内质高贵是一致的。翻看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在对社会排序中,都把读书人放在第一位,所谓“士农工商”。读书的“士子”是国家的人才精英,王朝治国的根本;农民,则是天下安定的根本,只要农业丰收,农民乐业,哪个“起义”都翻不起浪花。这两个阶层被摆在上层,也就理所当然。在中国,即便“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也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所以,读书耕田者都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二者都需要付出诚实的劳动才能有收获,高贵性并无差别。
“士子”和“农夫”被认为一致的地方,还有“勤奋和认真”。在漫长的岁月中,富裕起来并成为“地主”的农民,无一不是勤劳绝类的农民,他们起早贪黑,侍弄着几亩田地,别人家锄一遍草,他可能锄三遍,并传下谚语“锄头有粪”,结果,年底下,他比其他农民多收了几斗高粱或者黄豆,日积月累,他就可能多买二亩田地。这样的农民如果再认真一些,谙熟了二十四节气,及时播种,赶上了雨水,靠着祖传的经验,种了些冷门作物,人歉己丰,收入就高了几许,几代人下来,就会富甲一方,成为地主。
同样的士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每天比别人念书多半个时辰,日积月累,就会比他人读更多的书;如果再认真思考揣摩,也许就会脱颖而出,成为士子中的“士子”。譬如初中同窗,某人坚持不懈,老来成为学者,某人就此不读,老来变成文盲。古来大家,多是勤奋的结果。
种田如果懒惰,田里就会长满杂草;某个节点懒惰,就会颗粒无收,白白忙活一年;读书人也一样,如果偷懒,就会沦为庸常。耕田需一日不懈,读书要一日不辍,都需要认真坚持。所以,古人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因为,三日之中,谁能知道士子会读多少书呢?书中又会启明多少道理呢?
三日不读,面目可憎。
宜乎,读书耕田,相提并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个“读书人”
做一个读过书的人,而不是读书人
读书很重要
禾子问答 | 第26问:读书求学的人很多,真正的读书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原文阅读
读书人一路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