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你每天吃的白米饭,科学家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米饭是南方人的主食,


一顿不吃,浑身难受。


不过,


有一项研究表明:


随着一种气体浓度越来越高,


稻米的营养价值正在降低……



谈二氧化碳色变


一提到二氧化碳,很多人想到是:以它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今年5月初,位于夏威夷的Mauna Loa观测站测得:今年四月地球的平均二氧化碳浓度为410ppm,这是该观测站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而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二氧化碳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春梧解释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业是有好处的,特别是C3植物:小麦、水稻等,升高后这些植物的产量是增加的。


实际上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一方面能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产物积累,增加土壤碳储量,形成土壤的固碳效应。另一方面,又会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温室效应。


营养降低!口感却在变好?


近来年,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东京大学、华盛顿大学和美国农业部等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中国和日本的(Free Air CO2 Enrichment)自由开放式二氧化碳增加(FACE)实验田里,在实验种植中模拟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的估计浓度水平,研究了18种常见的水稻品种后发现,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情况下,虽然产量增加,但是营养价值却在降低,这可能会造成隐性饥饿。



位于扬州的中国FACE


什么是隐性饥饿呢?隐性饥饿就是看上去很饱,能量是够的,但是营养是不够的。二氧化碳增加后稻米中的糖是增加的,但是蛋白质、铁、锌却下降了。重要的维生素也在下降,特别是跟氮有关的维生素。维生素B1、B2、B5、B9的含量平均减少了17.1%、16.6%、12.7%和30.3%。


朱春梧研究员也指出,稻米中的蛋白质下降,其实是有助于口感的。因为蛋白质的存在,会让稻米的结构变得更致密。这样一来,在煮饭时水分就很难渗入,也就很难产生蓬松柔软的口感。


虽然口感会相对变好,但是稻米的营养赤字产生的健康风险将波及全球大约6亿相关贫困人群。因为在许多国家,稻米就是食物的代名词。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包括我国东部地区,我们很多人营养可能是过剩的。所以稻米营养下降,对他们来说影响肯定是有限的。但对于印度、东南亚、中国西部地区这些贫困地区,如果对稻米的依赖性达到50%,那么影响是非常大的,可能产生各种免疫能力缺陷、胎儿发育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科学家们呼吁,农学家、流行病学家、生理学家、营养学家等研究人员需加强合作,以准确量化CO2诱导的人类营养状况的变化及相应健康风险,并找出减少或消除的方法。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周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米饭营养越差
盐碱地产出的海水稻,口感难吃越种越多,国家为何还要大力发展?
土壤与你
黄瓜种植在哪里最好?适宜黄瓜生长的3个条件
富硒水稻栽培技术
专家:警惕大米中的毒素 食物结构单一易出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