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可吸收支架”,比金属支架更好吗?

生活药师2019-07-29 18:52

许多患者拒绝支架植入就是因为觉得:

“支架是异物,长期留存在体内不好吧?”

但需要植入支架的患者往往血管已经严重狭窄,不植入支架,未来发生心梗等致命危险的可能性非常高。

“可吸收支架”就此进入了很多患者的视野。如果能在早期解除血管狭窄,后期又能被吸收或降解、在体内不留痕迹,那无疑将是最完美的治疗方案。

今天哈大夫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可吸收支架的优缺点。

通常我们提及的可吸收支架包括两种:

生物可吸收支架

可降解金属支架

它们最大的诱惑,就是在体内不留痕迹。

但是,可吸收支架需要平衡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操控性能、机械支撑等多方面性能,现实还没能像理想中那么完美:

1. 生物可吸收支架

虽然生物可吸收支架已经被批准上市,但最新公布的长期随访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该项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进一步研究及临床经验的积累。

支架的作用,就是要将狭窄的血管给“撑开”。

但因为要完全做到可吸收,支架的材质受到限制,导致支架的机械支撑力低、X射线影像下可视性差,临床操作难度大,术后效果也不理想。

2. 可降解金属支架

目前应用的可降解金属集中在铁、锌、镁三种,部分支架已批准上市。

铁基支架的研究早在2001年便开始了,但目前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未见临床试验报道。

纯铁支架面临着大量降解产物堆积、降解速率过慢、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等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制备铁基锰合金等方法降低磁化率、加快降解速率,但依然有大量降解产物堆积在体内。

锌基支架相较铁基支架具有更好的操作性,更适宜的降解速率,但生物相容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镁基支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较低的并发症,镁在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同时,也具备优秀的机械支撑力。但有研究发现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血管支架植入区存在支架外形的残留物,不能达到完全降解,违背了可降解支架的初衷。

降解太快也不好:

血管在置入支架后需要6-12个月的重建修复期,支架应在这段时间内提供机械支撑,如果支架降解过快,支架植入处血管内膜容易发生过度增生,造成狭窄;

支撑力差也不行:

操作性能、机械支撑越差,也就越增加手术难度。

总结一下:

可吸收支架技术尚未成熟,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价。

但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不断研发改进,终将造福患者,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年将在人体内“消失无踪”
[CIT2014]葛均波院士专访:CIT热点解析——生物可吸收支架现状与前景
创新科技造福患者——新一代生物可降解支架守护“真心”
国产原创可吸收镁合金支架企业形成全产业链闭环,弯道超车进行时
支架進展史
雅培宣布停售生物可吸收支架,还将研发第二代可吸收支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