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世界的中國元素

[导读]“有什么国度这样引人遐思呢?只有中国,我们西方艺术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那影响是多方面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决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先生就曾这样说过。


东风西鉴由来已久


早在18世纪法国的《Happer's Magazine》杂志上就刊登了当时的艺术评论,并开始有了“中国风”的说法,被称为"Chinoiserie"风格,这个词语一直沿用至今,称呼那些具有中国风貌的艺术品。从建筑到室内装饰再到日常服装,从17世纪的巴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再到20世纪初的迪考主义风格,中国元素在西方艺术史上涂抹了一笔笔重彩,并一直持续着。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随之而诞生了被称为艳情艺术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时期大致始于1715年路易十四驾崩,于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绞刑架为止。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给人留下浪漫愉快、轻柔优美的印象。中国热的兴起和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纽带的传教士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法国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中国的文化经典如《春秋》、《礼记》等的部分章节甚至全书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的特产如丝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一场中国文化热在法国逐渐升温,诞生于此时的“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


灿烂的东方文化使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美好的单纯的向往,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都崇尚至极,例如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就特别推崇中国文化,他曾称赞中国人是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认为中国哲学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


在约翰·谢布贝尔的《关于英国国民的书信集》中有这么一段话:“房间里每一把椅子、每一个玻璃镜框、每一张桌子,都必定是中式的:墙上贴着中国墙纸,图案满纸,却无一摩写天然……房间的几面墙上,中国情调的小壁架托着呲牙咧嘴奇形怪状的瓷狮子,放在也是瓷制的花棚架之中,黄铜箔片被漆成了绿色,就像阿卡狄亚的情侣们—样在树阴下躺着。不仅如此,对中式建筑之爱变得如此泛滥.以至于如今当猎狐者们跳着追捕猎物时,如果把他们的腿弄折的篱笆不是依东方情调到处都插着小截小截的木桩的话,他们都会觉得腿断得太冤了……如今中国情调在是如此大为盛行,就连哑剧中的小丑也不得不从中国情调的场景和人物中找噱头。”这些描绘真实记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于中国情调的痴迷可谓达到了一种疯狂的“迷信”程度。而这种疯狂的迷恋也推动了中国风和洛可可风格的盛行。



西方设计师如何运用“中国风”


有的时候,我们会说,西方人很笨,有时候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例如混淆地理和历史知识,他们总是分不清楚和服是中国还是日本的;有时候,我们会说,西方人很无厘头,有时候会将中国元素胡乱混搭。其实,他们也许并不傻也并不是故意标新立异的,少了几分对文化的依赖和牵畔,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自己所知的一切来构造他认为最美好的设计,往往有时候如管中窥豹,并将这"斑"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西方人运用中国元素往往是直观的,在于"形"的,且总是基于一个点儿发散思维的,从古今各大设计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无一例外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传统书画、传统图案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点展开设计的。我们可以说,西方人很刻苦。


可以说,之前的"东风"是西方人拼命想要拿去的,而现在的西方人更希望"东风"能够刮回中国。一方面希望得到认可和共鸣,另一方面作为消费品的服装也希望能尽可能得到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西方人在努力。


出自波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的《中国公主图兰朵》,因普契尼的同名歌剧而家喻户晓,但我们仍会觉得那又是一个关于时间和地理"概念模糊"造就的错误。一个文化符号的概念错误,却并不能掩盖人们传颂和敬仰的善良出发点。同样我们要像迎接《图兰朵》来到紫禁城表演一样接受那些看似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服装。


洛可可和中国元素的结合引发“中国热”盛行


在洛可可时代模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时尚,那时的人们为了学习中国, 连说话都要装模做样的用自以为“天国”的腔调来讲;凡尔赛宫里, 一些贵族男女身穿中国服装、面具参加化妆舞会;不懂中国喝茶礼节的人会自觉羞愧,他们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高雅的行为。法国人为何如此崇拜中国艺术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是在统治者提倡支持下, 洛可可艺术家为了迎合上层人物享乐的情趣, 结合时下盛行的元素把东方的情调和艺术形式融于绘画作品、建筑、室内设计、装饰之中。以画家布歇为例,他特别喜爱收集东方工艺品,并且为皇家织毯场设计过一套9幅的中国主题的壁毯,路易十五曾于1746年将这套壁毯赠予中国乾隆皇帝。《城中谣》中有这样的描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号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可见以皇帝趣味为中心的上层社会的审美喜好的影响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所以,和路易十五有着的亲密关系的蓬巴杜夫人,左右了当时的审美风格和审美趣味,促进了洛可可风格的发展,也就不难想象了。


其二、由于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当时许多欧洲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并未亲身到过中国,他们通过想象为民众编造出了一个神秘的理想国度。所以中国文化艺术在法国人的眼中的极高身价, 也有赖于一些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大力推崇。伏尔泰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这个民族(中国) 已有了高度的文明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影响, 促进了洛可可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关系,进而导致整个欧洲“中国热”的盛行。


洛可可风格绘画是在吸收了他国的灿烂文化同时结合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极度奢华、繁琐装饰趣味与十八世纪的清代宫廷趣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两个同处于封建王朝即将结束时期的东西方帝国的相似之处。作为路易十五时代法国贵族阶层情调的写照,它的暧昧艳丽、浮华虚幻、快乐轻佻真实注解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酒色生活。正因如此,它被那一时代法国宫廷深深喜爱并推上了至高的地位。



延伸阅读:中国人的形象在西方依然还被曲解


如何看待《神探夏洛克》中的中国形象


在杜拉斯的《情人》一书中,对中国人的如下描述让我触目惊心:简言之,一群没有灵魂的、驯顺的、怯懦的动物。数十年过去了,中国人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依然没有能拜托这一印记。


在《神探夏洛克》的这一集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宽容已然被抛弃。中国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刻画的重利轻义,越来越像西方的“万物皆有价”靠拢。《神探夏洛克》(一下简称为《夏》)的这一集中无不充斥着中国元素,但我认为,《夏》中的中国人是披着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西方所臆想的中国人”。


结合近年来众多欧美影视作品,我认为正是西方文化有意将中国人塑造成为具有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夏》中体现为旗袍、文物名字、符号、装束、花旦、饮茶)却干着与中国传统文化毫不相符的事的人。在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霸权话语下,西方通过文学、历史等学术著作及影视作品对东方描写的规定与舞蹈,使它们构建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统治服务。中国人的形象也古老神奇迷人的光环下沦为见利忘义、不具吸引的现代“灰姑娘”,甚至代表着经济飞速发展浪潮下扭曲的灵魂。


西方文化中中国元素的增多是否代表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我认为《夏》中中国女孩姚素林引出的中国走私团伙,正是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的体现。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元素在西方文化中出现得越来越多,但这并不能表面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将从以下三方面阐述我对这个现象的理解——


1.后殖民主义与东方的自我殖民;


西方文化有意将东方文明打造得神秘而又贫弱,将虚构的东方文化的消极和负面与西方文化自身打造自己的积极和先进进行鲜明对比,从而在语言文化上完成殖民的过程。同时,因为西方在经济上更为发达,在其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也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当东方人接触到这些影视作品并逐渐接受其价值观时,也就完成了东方“自我殖民”的这一过程。


所以,我认为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元素的不断增多,既是西方殖民的润滑剂,也是东方自我殖民的麻醉剂。


2.文化消费;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大众对文化方面的消费也突飞猛进,很多人并不满足于国内影视作品。此时国外的出版商、电影商也意识到了中国是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如何迎合中国观众的胃口,让其愿意掏出腰包也成为了西方经济体的目标(此处不针对于《夏》,而是推而广之)。


无疑,融入中国元素,让中国消费者在西方文化作品中看到自己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在《生化危机5》、《钢铁侠3》《云图》等热映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元素的增多,并不一定代表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文化正在被消费。


3.女权主义;


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虽正主张分析重建第三世界的文化历史叙述,但第三世界的妇女们以备深深打上了父权制和殖民化的烙印(《夏》中表现为姚素林的身世),中国妇女的形象亦不能免俗。中国女性如何与西方女性放在同一地位、平等对话,也是我从《夏》中思考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扇子,曾惊艳了整个西方
中國風,不只屬於中國人。
农历新年引领新中国热
树立文化自信 杜绝精神殖民
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
别装看不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