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 | 修心就等于向“生命的银行”里存钱

在人的一生中所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许是难以被接受的。但时过境迁后的某一刻,我们会突然觉得:生命程序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决定,它让我们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我们最好的。

(以上摘自《道德经∙问道心得》一书)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所有人都在经历着生命中不同的考试。就像大自然既给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也给予了人类瘟疫、战争、洪水等种种考验。面对灾难和种种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牺牲,我们是忍受、接受还是享受?我们该埋怨还是感恩?

如果我没有2014年参加道德经学用研习营的经历,如果没有参加这几年国学智慧的志工服务,我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经历,但我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并能坦然地面对人生。在学习《道德经》的日子里,我渐渐明白,赚钱可以增长财富,修心却能增长生命。修心才是一等一的重要。修不好无形的心,就做不好有形的为。

就像疫情来临的初期,真正因为疫情本身遇难的同胞只是一部分,因为恐惧和慌乱挤爆了医院,造成医疗机构瘫痪而延误了所有疾病的治疗,受此牵连而失去生命的也不在少数。

我本人在疫情期间就因患严重的咽喉炎,整整10天无法吃任何食物,只能勉强喝一点水,还发着高烧。更难过的是因为脸部肿胀得厉害无法躺着睡觉,就连坐着睡也只能睡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但是春节期间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去医院只能在发热门诊看病,急诊和门诊是不接待的。

无法正常医治的这十天的时间,如果是别人我不知道会怎样度过,但如果不是通过这几年积累的,从《道德经》的学用中收获的良好心态和种种修心修身的方法;如果不是我在这十天里用最好的心态来面对;如果不是我把这十天当成了平时的辟谷,来解决不能吃喝的问题,后果也是不敢想象的。

这一次的大疫流行,其实只是人类历史中定期面临的一次流行病。上一次的非典,这一次的新冠,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考验,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中早晚会经历的磨炼之一。

老子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或称之为大自然,对依托于它生存的生命并没有什么偏爱或苛责。如同在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中逝去的无数动植物的生命,这并不代表大自然要惩罚谁,因为既然是天地不仁,也一定是天地不恶。对浩瀚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微尘;对纵横八万里的地球来讲,天下万物都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分子;就如同人类也不会去厌恶或拯救自己身体中的某一个细胞。

所有的发生都是早晚要发生的,所有的结果都是必须要接受的结果。与其纠结于为什么会这样?不如坦然面对正在经历的,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所经历的已经是最好的。

因为疫情很多国家经济民生遭受重创,但疫情到底改变了什么?疫情其实只是改变了人心,对疾病的不了解和对死亡的恐惧,才是让人们不愿出门,不敢上学,商店关门,工厂停产的根源。各类媒体对新冠病例的“有一说一”和高频报道,即让我们享受了充分的知情权,但也一样会引导我们对疫情的重视度和对环境安全的判断。

我们对形式的判断是什么样子,我们付出的代价就会随之而生。因为影响世界的永远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藏在我们心中无形的意识。只要我们心中的恐惧还在,全社会就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繁荣。

历史上瘟疫流行的周期性告诉我们,瘟疫不是被药物战胜的,能最终战胜瘟疫的还是人类自身的健康程度和与病毒的融合共存。疫苗的出现可以临时帮助人类,但病毒变种的速度,远远大于疫苗的研制周期。

上一次我们赢得非典疫情的胜利,不是因为所有人都注射了疫苗,而是我们适应了环境,而病毒也适应了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我们称之为病毒的物质,我觉得很可能不是为了灭杀人类而生,因为杀死人类这个载体就等同于杀死病毒自己,病毒的变种也许正是为了和人类共存而不断的进步。如果病毒在不断的适应人体,那么我们就只能不断的适应自然环境,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如果不努力提高自身的健康程度,不积极适应环境,仅仅是依靠“口罩”和“足不出户”又能躲多久。我们不能永远戴口罩,孩子们也不能在家躲一辈子。我们的政府可以全心全意、不计代价地为民众遮风挡雨,但也做不到让每一个人或每一个行业都不被“大雨淋湿”。谁能保证这一次不被淋湿的是自己,谁又能预见到下一次谁会被淋湿。

在疫情已经缓解的今天,我们反思很多。在疫情之下,人类是渺小的;在受重创的行业企业中,以往再优秀的企业也不等于就能永恒;无论财富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都不能挽留生命的逝去。能让我们人类和我们的事业生存下来,只有不断适应环境并积蓄足够的防灾能力。个人积蓄足够的健康可以抵御疾病,企业积蓄足够的资金才能延续生存。

疫情之下绝大多数不幸逝去的人和企业都是“不健康”的,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经历明天的意外。我曾想假若真的可以时光倒流,假若我们能够穿越回到疫情之前,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拼命地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一定会有很多的企业会聚集大量的资金“过冬”;相信更多的人都会厉行节约,不会再去乱花钱和过度投资。如果真的能够这样,我们很多人一定会比现在幸福得多。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既然今天的意外已经到了,那明天的希望也就不远了。我们要思考和准备的是下一次的意外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开始准备了吗?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寻常的日子当平常日子过
曹杰锋‖我们经历的不是瘟疫,是关于人类的思考
知识抵御疫情恐惧:这5本书全面解读人类历史上的瘟疫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最该看的是这5本戳心的醒世之作!
4部必看生命纪录片:病毒是大自然的自保,而人类还在喊冤
新冠疫情启示录:一场灾难让我们有了重新判读生活疆界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