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 | 世界是一面镜子

“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从中照到了自己。我有着什么样的心念,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我会碰到什么样的人或事,取决于我用什么样的频率在感召。看到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升华自己。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觉醒,在于了悟宇宙、生命的规律,并从每一次经历中学习、成长。”这是我2021727日写下的悟道心得,能有此感悟,得益于在此前发生的一件小事:

一天,一位M先生由我的朋友引领来到了我的诊所,他是新加坡本地人,60多岁的样子,头发花白,却讲一口地道流利的中文,据说在中国生活过20多年。面对长辈,我自然是恭敬,但他一坐下来,就开始抱怨XXX医师不好,居然看不上他们家的产品。我微微一笑,说:“XXX医师是我的老师。”可他不以为然,继续抱怨。还好话题很快就转入了他们家产品的研发过程,所做的慈善工作,以及所结交的人脉层次。我对此只能保持“德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明确表示这不符合中医传统用药思路,我需要更多的科研资料以作参考,他说加了微信就发给我,我就加了。他拿来几大袋产品,顺手撕开了外包装,说出了给我的“成本价”。我吓了一跳,赶紧申明:“我可没办法帮您们卖产品,我是治病的医师,只开药,不卖药。况且,我的病患都是普通人,消费不起,请您拿回去吧。”那位先生一再保证,等会就发给我全部使用说明和产品资料。说话间,下一位病人来了,他起身说过几天会来看病,让我先把产品收着,到时候再说。

门开了,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他当着我病人的面,抓住我的手,以掌心对掌心的方式对我进行探测,嘴里说着:“我想看看你的正气够不够。”又摸了摸我的指甲,随口说:“你还好,有点小问题,但不大。”门口的病患吃惊地看着这位给她的医师“看病”的“高人”,我不想再有纠缠,此时,我的一门心思已经在病人身上,其它的一切放下。等工作结束以后,我回想与M先生的交流过程,觉得不合常理。事实证明,几天过去了,研发资料一个字也没发来。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居然悄悄地拿走了我的一本新书。这是我在新加坡鲜有的经历,真是长见识了。

我感恩自己的平淡生活,正如朋友所说,有的人成天生活在斗智斗勇、装腔作势的世界里,就比我能对付这种小事,但他们内心常常十分煎熬,又拔不出来;我平时的朋友圈都以谈经论道者为多,所以对于世俗常见的做事手法,反而会觉得诧异,无所适从。由此可以证明,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朋友的话说得太对了!

而我还相信,每件事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我是一切的根源,感召到这样的境遇,应当说是一次照镜子的机会。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M先生就是我的镜子,如果对显出来的像不满意,问题不在镜子,我应当检讨自己。

我反思:我有没有自以为是、居高临下?说话到不到位?我会不会在不适当的场合彰显自己?在我一心展现自己的爱心和能力之时,是否忽略了对方的接受能力与改变的意愿?《道德经》在第五十八章“为政原则”中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告诉我们,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清廉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这种内心强大,外表柔和圆融的智慧,我有几成?我的诚信度如何?有没有“轻诺必寡信”?

有时我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最大的真心实意,可如果对方感到了被强迫的压抑,那我的“善”是否合道?有没有“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危险?对的事过于强调和执着,很空易走向反面,所以老子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种“上德不德”的品质,体现了天地与圣人的大爱,是无私无我的。我的发心呢,在哪一个层次?做事是否顺势而为——“动善时”?

我觉察到了很多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于是发自内心地向所有受影响的人或环境默默道歉:“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们,我爱你们!”朋友说,M先生平时给她的印象很好,不知那日为何表现如此异常?我想他也是天使,特地来提醒我,帮助我的。后来,我给M先生写了一封诚挚的信,又发了微信语音,托朋友把产品全部退还给他了。

这次考验中,有一项合格了,我很高兴,就是过了“不贪”这一关。“贪”字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贝”,古人曾以贝壳为钱币,“贪”了“今天”的“货币”,只关注眼前利益,结果往往是后患无穷。那个产品的“成本价”和“市场价”相差7倍以上,如果我贪了,可能会有更多的金钱收入,但它将长久地影响我以后处方开药的思路和做人的重心,不仅让我的医术有所折损,而且障碍我对自己的忠诚。这些损失我承担不起,因为“忠诚、敬业”属于神性品质,是人生的根本,是生命升华的阶梯,品质的缺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我渴望解脱和生命的大成功,就要不断地亮化自己的大道品质!

人生在世,一切的经历,必定是天道循环的结果,人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事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答案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心里,接受、反省、改变、和谐才是出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了这次经历,我才有了文章一开头提到的感悟。感恩!

作为个人,我以周围的事物为镜;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需要以天地为镜。现代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之时,也在丧失享受自然成果的可能,我们的天、我们的空气、我们吃的东西等生存必要元素越来越恶劣。新闻里常报道世界各地当前频频发生的水、火、土、风灾害(不仅刮大风是灾,在中医看来,传染病也是“风”邪所致),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多年奋斗,一瞬成空;看到了自然界动植物的毁灭,和许多人家庭的离散。在未来,人类的头等大事不再是谁强谁弱,不是“上档次、有品味”,而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和“出入平安”!这不就是“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镜子吗?这些凶灾,看似偶然,实际上都是人类长期破坏大自然的共业共受,是“天道好还”规律的必然结果。相由心生,人的身心四大不调,总是被欲望所占领,充斥着怨恨恼怒烦,感召到的就是显化在外面的种种灾难,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这种违逆天理、失道丧德、舍本逐末、自造罪业的心态和行为吗?

有一件事能帮助到我们每一个人,就是《道德经》在第十章“修养玄德”中说的:“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玄鉴指全面而深广的镜子,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就是我们的玄鉴,如果不想再看到镜子里出现的景象,我们就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升华自己,直至行为完全合道,没有瑕疵。我们的思维、行动顺天应人,依道而行,世界就是“照山映水”的和平境界。我们爱护天下万物,天下万物也会爱护我们。

《道德经》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合道者是我们的老师,不合道的人、事、物是我们的借鉴和镜子,境遇不存在好坏,祸福全看我们如何面对。感恩朋友,感恩M先生,感恩世界,感恩一切!我们只有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起修好德——在与万事万物的关系中修和谐、修大爱,才能走上人类永得福惠、安享太平的长久之路!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和谐家庭

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我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道德经》,学做一面镜子
老子是一面镜子,是让做事的人看清自己 | 《道德经》笔记No.29
别人是你的一面镜子
无需后期,一面镜子玩转“逆世界”
修养是一面镜子
艺术的源头:妙解《道德经》连载(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