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道 | “四和”的根本是什么?

《道德经》学用的最佳道场是:和谐社会我的责任,和谐事业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和谐身心我的责任——修“四和”就是修大生命,我们能服务多少人,就与多少人休戚与共;修“四和”就是在为人处事中炼心,这个功夫,有几分修炼,就有几分福气。《道德经》第54章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为道修德,首在修好自身。自身修好了,身心和谐了,才能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才能回归于自性的纯朴本真,建立起真道德。其功业再精进,就可以惠及家人和身边的亲朋好友。继续抱一精进,就能够波及乡里,影响一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如果德业丰足广厚,就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使得一国一邦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而当其德业可以泽被天下时,就能够使天下人安享太平,实现“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自我身心和谐的基础之上。

记得有一次分享会上,大家分享了自己实学实干、实修实证的感人故事。杨素俪老师是一位全职太太,她分享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思维和行为转换给孩子成长与家庭和谐带来了益处:


  

以前,我对生命的理解非常肤浅,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很困惑。如今,在反复阅读《问道心得》后,使我茅塞顿开。《问道心得》中说:“父母的言行中,藏着孩子的认知;孩子的命运里,也承载着父母的重量。好的父母从不把奉献挂在嘴上,而是把美德佩在身上。最好的父母不是去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而是学会如何活出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父母的本分——我们内在没有冲突、恐惧、焦虑,是个和谐的整体,这样的话,无论我们做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完美的,也会得到孩子忠实地回应,孩子就会创造奇迹。”

我在仔细梳理完这些年来对孩子教育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所思所为都是与《问道心得》中的话相反的。于是,我先调整思维,再调整行为,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的修身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始终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我每天认真完成读道德经、做道德经养生拳操舞、静坐、唱歌等各项内容,遇事反求诸己,不再埋怨、唠叨。渐渐的,我发现孩子没有我的督促也能主动做作业了;离开了我的唠叨,笑容更多了,自信心更强了。这就实证了“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父母的本分”这句箴言。

随着我和孩子关系的转变,我们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和谐了。原来我一唠叨孩子,他爸爸就沉默不语;我一吼孩子,全家就气氛紧张。有时候,我对孩子发脾气连带着把孩子爸爸也埋怨一遍,搞得家里鸡犬不宁。而现在,随着我对“最好的父母不是去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而是学会如何活出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这句话的觉知与力行,家里的能量场一路向好。所以,修“四和”是个渐进的过程,而首当其冲的是要修出自己的身心和谐。


  

章淇静老师现在退伍军人事务局任职,她分享的主题是《身心和谐是事业和谐的基础》。她在分享中说:

我在退伍军人事务局已经工作四年了。具体的工作很繁琐,我主要负责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协调扶持退役军人和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创业。一般而言,退役士兵回来后,按要求在一个月内要开展适应性培训,主要目的是尽快与社会接轨,熟悉就业政策,尽快就业。但目前退役士兵回来后在就业创业方面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近几年现场调查很多退役士兵无就业意愿。二是即使推荐就业,要求必须是收入高而工作性质轻闲的。三是少数退役士兵参加招聘会还要家人陪同,报名都由家长代办。

面对以上情况,我原来一直想不通,心里总是生烦恼。因为我觉得当过兵的人素质都应该非常高,应该带着感恩之心走向社会,像雷锋一样在不顾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带着我执与偏见,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常常起情绪,搞得单位里时常气氛紧张,甚至还因为我的态度不好被投诉过两次。后来,有缘跟随大家学用道德经智慧的实修实证的过程里,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心一变,语言和行为也跟着变,用刘局的话说“越变越温和了”。

在实修过程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问道心得》中的两段话:“修炼就是要调和自己的心,内心若不调和,说出来的话就会伤人;言行举止若不和谐,身体细胞也就不和谐。”“人的福德不够,就看不到自己有问题,就会把所有的怨恨推到别人身上,而看别人不顺眼;其实,自己也不舒服。每怨恨别人一次,自己的生命线就萎缩一次;越怨人,自己心里越难过,导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原来问题在我自己,自己的身心不和谐,所以才看别人有问题。

如果按照原来的情况发展下去,我的人生“不是生病就是招祸。”幸亏我遇到了《道德经》,结缘了《问道心得》。自此之后,我不再看不惯任何人。《问道心得》还说“生命是什么?就是受:忍受、接受、享受。忍受的功能是消耗,接受的功能是平衡,享受的功能是生长。看看自己在哪个境界呢?”我原来连忍受都做不到,而现在我开始接受了。当我接受了他人的观念与做法,发现心里不再徒生烦恼和埋怨了。在工作关系中,我的笑容多了,别人给我的笑容也多了。真是“自己变了,自己生活的世界就变了。自己身心和谐了,家庭、事业、社会,也就逐渐和谐了。”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付诸行动,那么这个人间就是美好的人间。


现在,这样子的感人故事在我们单位里每天都有发生。老师们用自己真实的做到诠释了这样一段话:“一切遇到都是最好的老师,只为让我们觉知自己,放下执著;每个发生都是修行的契机,只为让我们圆满自己,回归正道……不是'四和’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四和’——每个人都需要在'四和’中理顺与社会、与事业、与亲人以及与自己身心的关系。”我们只有理顺了自己身心的关系,首先做到身心和谐,才能正己化人、推己及人,从而实现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社会和谐!


特别说明:

上述文字、图片、内容中如涉及或有可能涉及他人权益保护的,请马上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审核,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予以纠正。

道德经学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之五十九
企业长久不衰的法宝:以德立企、以德和企、以德兴企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三)
最好的关系是和谐(德然养生法)
《镶名诗中隐窍诀》(系列之二百一十八)
国学心得:道德决定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