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当今社会,在中国,人们解决了温饱小康之后,开始注重养生、养身和养心,正在进入一个“三养”流行的时代;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健康促进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落实老师您关于让更多的人来学用老子道德经,让道德经这部阐述生命秘密的“人体使用手册”传播出去,让更多人跨入好人一生平安工程的行列,就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一定以此为使命努力践行!

老子道德经这部经典的内容,其基本表达格式是:先阐述“天之道”,之后就转入“圣人之道”的描述阐明,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悟道,修道,先“转凡入圣”做“圣人”,然后步入“得道人”。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重点讲大道、讲真理外,老子还重点讲“圣人”。一直讲到第67章,老子给我们指出了成为圣人的阶梯和标准有三条,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这是他本人极为宝贵的修行经验。就是要我们在“行于大道”的征途中,决不要退缩不前,做一个勇猛精进的修行者,为我们指明了修炼方向,为我们提出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大修炼指南,修炼自己的真诚心、精进心、清静心。即“三养”以“养心为上”。

所有的“爱”,都是以“慈”为主要内涵,没有慈就没有爱。而慈的核心是“善”,是“德善”,是“与人为善,慈善为怀,修善为本”。“慈悲”是要用善念和善行打磨出来的。怎样打磨?有这样两只小故事,使我深受感触!

【故事一】

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比。

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

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

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

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

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如果一开始,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真是活该!”其他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

古人云,“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可我就是经常抱着“都是别人的错”的心态,所以很难与身边的人相处。

 

【故事二】

有位妈妈曾经送给孩子这项一生受用不尽的宝物:

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在屋子里走动,总像怕踩到地雷似的,要那样小心谨慎。”

妈妈笑了笑,说:“我们楼下不是也住着一户人家吗?”

女儿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仍觉得在自己家里,本来就应该可以随心所欲,轻松一点才是。妈妈一副认真的表情,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林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太大了,老人家受不了,如果吵醒了他们,就一夜都睡不好了呀!”

女孩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们楼上那家不这么想,他们总把声音弄得震天价响?”

妈妈说:“因为楼上有个三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呀跳呀的,需要运动嘛!”

小女孩一听,嘴撅得更高了:“那活该咱们家受委屈,吃大亏咯!”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笑容中带着坚定:“孩子,能为别人着想,这是人生第一等功夫呀”!

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是慈悲为怀,幸福人生必修的功课。可我就是经常抱着“不愿去主动关心别人,也不愿去虚心请教别人”的习性,所以很难与身边的人相处。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振英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心灵舞者》70
100. 何谓“袭明”?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看古代老子是如何传授《道德经》不愧是圣人啊
道德经研读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出处及意思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