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妙果老师:向死而生,浴火重生
生命本身就包含有死亡的种子,死亡本身也包含有生命的种子,了悟死亡是为了更有意义的活着。
下面我们把《向死而生,浴火重生》的有关警世名言发送大家并共勉:
 
乔布斯为何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
很多时候,尽管生命依然在进行新陈代谢,但我们并没有活着,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活着。只是在死亡的刹那或经过死亡体验后,才开始有了真正的生命。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终将有死时,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而积极去筹划人生;才会把此生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洪流中去,发挥生命最大的价值,为人类留下实践美丽人生的足迹。
 
乔布斯一生颠覆了四大行业:用IMAC颠覆了电脑,用PIXAR颠覆了电影,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这四大颠覆,各自都开创了一个时代。
他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功?因为17岁时,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我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于是,他决定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如此才有了震惊世界的四大颠覆。
所以乔布斯说:“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的发明!”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生而必死,人的此生此世,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更宁愿朝闻夕死,也不辜负此生。
 
人在世俗里很容易陷入眼前的世界中。而面对死亡,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
向死而生,即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地提醒我们:好好珍惜生命,不是不知所终的混日子,也不是只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谈论生死?面对生死最深刻的领悟应该来自哪里?
似乎在谈论生死时,很多人都能轻松面对,高谈阔论。但此时的轻松,不是因为领悟得多透,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经历过生死。
如果想真正悟到生死的真谛,还是多看看那些经历过生死的人的想法和做法吧!
 
琼瑶老师说,如果有一天死亡来临,这也是上苍给的恩宠,我会坦然走在大道上,优雅的走向天堂。
她在给儿子和儿媳的长文中嘱咐,无论以后生什么重病,自己都不手术、不急救、不插管,只要没痛苦地死去就好。你们无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躯壳,让我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
生如火花,尽力发光发热;死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这份从容,正是琼瑶老师对生命旅程的态度。
 
如果必须离开,至少选择最好的告别。
死亡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与疾病共存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亲人们将强行挽留生命视为孝道。然而,徒劳的过度救治、一味地延续失去尊严的生命,病人只能在更加痛苦的过程中离开世界。
 
巴金老师曾插着呼吸机,在病床上熬了整整6年。
他想放弃生不如死的治疗,可他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或靠机器,只要活着就好。
但他自己却说:长寿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
 
一位道信老师的母亲也曾插着呼吸机,母亲用痛苦的表情在呐喊:“我不要呼吸机!”
经过和医生及家属的商讨,子女决定接母亲回家。当拔掉呼吸机时,母亲痛苦的表情逐渐安详下来。回家后,她的各项指标逐渐显示正常,子女马上向医生报告。医生建议:要不再把你母亲送到医院里吧!
就在这时,母亲安详的灵魂,带着回家后的幸福、带着庄严,挥手向子女告别,走下了这一趟的生命旅行……
 
教育亏欠了我们一堂重要的死亡课。
传统教育不断向我们灌输怎样活得坚忍不拔、力争第一的处事哲学,由于人们对死亡话题的讳莫如深,仿佛只要不谈论死亡它就不会发生,不去招惹死神他就将永不降临似的。
 
很多人害怕死亡,是因为认为死亡是不幸的,终结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很多人至死都在惧怕的忐忑不安中仓皇离世,在悲凉惶恐中草草落幕。
死亡像一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正如惧怕这利刃一般。
其实死亡是一门重要的哲学课。哲学死亡是把对死亡的恐惧变成对生命的尊重。临终的病人对生命的尊严有着前所未有的渴望,哲学死亡需要使者,将即将离去的灵魂引领到一个安宁的地方。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演绎着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神话。
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重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
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
这是比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的意志,这更是对人间生命大爱的祝福!
 
【赵妙果于2018年6月17日第137天】作者授权代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学用】向死而生,浴火重生
医谈 | 向死而生 北大人民医院医学专家面对死亡的哲学思考
悼念我的父亲
朴素主义哲学思想‘生与死的哲学’
通过子女八字断父母寿限秘籍大公开
推荐 | 那些谈论生命与死亡的8本优质图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