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78章:正言若反

亲爱的家人:

您好!谢谢您参与“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 回馈社会网络公益论坛”!谢谢您独一无二的心得分享!谢谢您充满爱与感恩的觉知故事!谢谢您慈悲光明的践行功德!您每月一信中能够温暖社会、温暖人生、撞醒生命、造化生命的分享,是对国家社会的奉爱,是对天地众生的供养!

我们走进十月,十月是新生月。

当我们新生的时候,是我们在收获上天所赐予我们的祝福能量!祝福能量是宇宙意识在包围我们的心智体围墙上打了个洞,使得我们可以超越心智体,体验超常的感恩、和谐、富足的法喜意识存在。祝福能量,专注于人类的融合,将唤醒我们与宇宙整体的连接,让我们与我们的国家、社会大众、父母、天地众生和谐连接。祝福能量的主要功能是:激活生命三层楼中的创造之爱、广大之爱、平衡之爱的恩典区域;关闭大脑感官中恐惧、嫉妒、自卑和白日梦的区域。这个过程最终需要被祝福者进入一个稳定的超常意识状态;需要我们生命三层楼中一层楼的身体层、二层楼的神性层、三层楼的宇宙层进入一个变压转换的超常意识状态,从而带给我们认知和生命的蜕变。

现在,让我们进入【新生月祈祷文】。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

当我们的生命处于新生的状态,我们一定是柔软的、单纯的、抱一的、开放的、人见人爱的觉醒状态;我们一定是活泼泼的、生机勃勃的、让人舒服的自然状态;我们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平等的、慈爱的、淳朴的,同时又是平凡的、和光同尘的、光而不耀的广大状态。

我知道,《道德经》第七十八章重点讲水,老子让我们以水为师,就是以道为师。老子用水来讲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子强调水,是因为水的品质是看得见的有形物体中最近似于道之品质的。

我知道,水的品质是利益万物、心齐不争、凝聚力极强,水最具有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如果遇到阻碍,它就转,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我转。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它却从不彰显自己的功德。

我知道,一个人越是谦恭,越是低调,越是不可战胜的。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并不重要,经历、觉察、担当,这才是重点!人生就是修行,往往成全了别人,也是圆满了自己。为世人、为社会尽力,是作为人最高尚的行为。上苍决定的命运程序,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加以改变,只要坚持思善、行善的大数据累积,因果报应的法则就一定会发挥作用。

我知道,一旦把博爱和利他之心丢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已和欲望的放任,结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生命程序混乱状态。一个人越是大张旗鼓地吹嘘什么,就说明内心越缺少什么。低手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能力,高手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能力,只有默默撑起一片新天地才是硬道理。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对接生命的本源,好运才能不求而自来。

现在,我准备好了,我的生命是上天赋予我的最大恩典,我是自然中所有奇 迹里最大的奇迹!我要展现自己无限的爱与创造力!我要让生命成为和谐社会的 一道美丽风景线!我值得接受来自祖先与父母的祝福!我值得接受上天对我健康、 学习、事业、关系等方面的祝福!无限的幸福充满着我们的家,守护着我们的家! 我值得享受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平安富足!把爱传出去,谢谢!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没有谁能胜它,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弱可胜强,柔可胜刚,天下都知道,但做不到。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耻辱,才称得上国家的君主;承受国家的灾难,才称得上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反面。

本章共六十七个字,主要内容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老子对大自然中最接近大道品质的水致以了最崇高的赞叹;第二部分中,老子向践行水的大道品质而让世界因之更美丽的行道者们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本章的中心点就是讲“柔弱”。柔弱是根据自然规律的特点而采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柔弱是智慧和能力,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本章的第一段共三十九个字,这一段分三个层面来阐述:

s  第一层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s  第二层面,辩证看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s  第三层面,思考:什么东西是最长久的?最有生命力的?最有韧性的?是真正强大的?答案不是刚强,而是柔弱。

第一层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首先,柔弱胜刚强。

水把自己的身段放在最卑下的地位,虽然它看来是卑下的,但老子所要说明的是: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由此推而言之,学道之人就要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都要做到《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中所描述的水之品质,即:一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的利他与不争;二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中的“七善”。水具有凝聚能力和凝聚精神,同时它亦具有均衡分布的能力。水的柔弱,令它可以轻易地被各种容器分割开,但在容器内,水又会凝聚成一个整体,并且均匀地分布着;而不像其他坚硬的东西,它们被分割后,就不能再成为一个整体,更无法均匀分布。这就是说水的柔弱,成就了它强大的凝聚能力和平衡能力,这是其他任何坚硬的物体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因为水的柔弱,它才对万物没有什么伤害,并有利于万物;也正是因为水的凝聚与平衡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形成更大的集体,像江河、湖泊以及大海那样的宽广与博大,而这种宽广与博大更体现出了水的包容性。

其次,柔弱、卑下、屈辱反而能保高位,具备坚强的力量。

老子说水的性格是柔弱的,不是停留在字面上,也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老子阐述宣扬的“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

但在现实生活中,强胜弱、刚胜柔是正常的物理现象,在自然界中所谓的“弱肉强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人们习惯于要让自己变得刚强、变得强大,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只是人们从个体对个体之间发生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但从道的层面上看,透过整个自然界的现象去看本质,则会发现弱与强、柔与刚都是自然规律中本来属性的辩证概念。很多人往往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只看到了刚强之有益,而看不到柔弱之有利,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失衡。而认识上的失衡,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失衡,进而导致人人都因为自私自利而争斗不断,从而破坏人类整体的平衡,最终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在葬送他人(物)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

同理,人的精神对于肉体来说是柔弱的,如果我们忽视了精神的作用,什么都是以肉体的满足为重,那么人必然会成为感官、欲望的奴隶!现在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人类过度的吃、喝、玩、乐。当然,人类的精神领域之中,还有柔弱与刚强之分。例如,仁爱与谦下是属于柔弱的,而仇恨与傲慢是属于刚强的;仁爱与谦下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仇恨与傲慢却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古今中外的圣人都提倡水的仁爱精神以及与人为善的和谐精神。

再次,柔弱可以让世界万物秩序井然。

柔弱就像一只无形的宇宙之手一样,实施着巨大的威力,让世界万物秩序井然。一部《道德经》在讲道的智慧,也在说柔的智慧,柔性思维是老子教给我们的重要思维方式。柔有大柔小柔、正柔反柔、强柔弱柔、虚柔实柔、明柔暗柔等多种形式和多种类别。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别的柔具有不同的功能,能够明白它们的区别并巧妙地加以运用,就能发挥出刚所不及、刚所不能的作用。老子的柔性思维一旦成为家庭思维,这个家族一定是家和万事兴的。反过来,一个家庭如果刚性思维占了上风,那么家中必定少不了磕磕碰碰、火花四溅;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如果习惯于“河东狮吼”,那这家也就摊上大事了……道德传家,千万别忘了是传承柔性思维。

第二层面,辩证看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首先,老子通过柔与刚、弱与强之间的对比,阐述了事物相互转化的辩证法。世间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事物本身也在遵循一定规律不断变化发展,盛极必衰,过刚易折。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辩证地来看。

其次,老子所说的柔弱不是人们所理解的软弱无力,而是有韧性、有目标、有方法的柔软和示弱,较之四处树敌、霸气侧漏的“刚强”,显然更为灵活、长久和兼收并蓄。所谓藏锋、守拙、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必将顺势而为,达成目标。

第三层面,老子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要让我们思考,什么东西是最长久的?最有生命力的?最有韧性的?是真正的强大?答案不是刚强,而是柔弱。

首先,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就是说人活着时,肢体是柔弱的,但人死后,肢体就僵硬了,僵硬就是坚强。同样如此,“草木之生也柔脆”,草木在活着时也是柔弱的,死后就很坚强了。柳枝在活着时是柔弱的,杨柳依依,随风摇摆,多么柔弱,多么有弹性,但是如果这根柳树枝已经死了,就不再柔软了,而是变得坚硬。人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大树比小草刚强吧?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被连根拔起,小草却完好无恙。风无形无相,却能够拔屋倒树。因此老子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其次,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就是说老子从自然界中发现了一个最为柔弱的东西——水,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为什么水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水可方可圆,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而柔弱才是真正的强吗?这也是老子在告诉我们,人类若能效法水的不争,就能产生利益万物而谦下的品质,这就是接近道的体用了。

《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说“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是为天下、为国家服务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整体和谐的大道原则下去做,才是以德施为。此时我们知道、看到的人在做,其实就是道在做,此时的“人在做”就是“天在做”。

再次,守柔无为。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在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处在一种循环之中。所以,守住弱,便是守住了发展的生机;有时走向鼎盛,则是走向衰败的转捩( liè )。所以,人一旦强大,万不可轻傲,而更要谦恭自守,甚至要主动自损,以保持持续的生机,这就是守柔无为。守柔无为是一个减法,不是不为,不是删除法,而是把一些不该为的减掉,用老子的话讲就是“不妄为”。既然柔弱是战胜刚强的,那么最好的制胜之道,就是守住柔弱!物极必反,恃强必弱,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光芒,但不要总拿这个光去照别人。有的时候要让自己变得柔和一些,这就是“无为”的含义。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本章所说的“正言若反”,也是老子对《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中那些相反相成言论的高度概括。第二段共二十八个字,分三个层面来表述:

s  第一层面,受国之垢与受国之不祥。

s  第二层面,关于正言若反。

s  第三层面,因果循环构成人生。

第一层面,受国之垢与受国之不祥。

关于受国之垢,就是不管是临危受命,还是国家在和平安定时期,都能居安思危,清楚了解国家、社会、人际关系之问题、症结所在,采取正确方针、措施一一加于解决的人,方可谓是国家真正之主。关于“受国之垢”,就是唯有那些为国家忍辱负重的人才称得上“社稷主”。关于“受国之不祥”,就是帮助国家承受危难,挺身而出来保家卫国,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领导者。所谓励精图治的人,就是把治理国家和治理人类自己生命系统的道理交汇融通,即:宇宙是一个开放系统,国家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们在吸收外界物质能量的同时,必然会排出另一些物质与能量,这些被排出的东西,对局部系统来说就称为“污垢”。我们人体也是这样,吃进去的是食物与水,排出来的是屎尿与汗液;吸进去的是空气,呼出来的是废气。社会的正常运行同样如此,新的东西要诞生,旧的东西要淘汰,社会之污垢也会随之产生。而对污垢的正确处理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就像人体的排泄机制一样,排泄正常,身体就健康;排泄不正常,身体就会得病。按一般人的思维模式来看,关注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应该从饮食、锻炼等方面入手,而我们还要从“排泄”方面入手,所以看起来与别人不同,有“反话”之嫌。人们骨子里都有好逸恶劳的习惯,只想享受成果,不想承担责任,而只有那些愿意并能够承担国家责任的人,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只有把和谐身心当成我的责任,和谐家庭作为我的责任,和谐社会当成我的责任时,宇宙爱的能源才会流经您,护佑着您。

第二层面,关于正言若反。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这些句子的结构都是与正言若反类似的相反相成。它们看似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整合性。

第三层面,因果循环构成人生。

《道德经》第十三章所说的“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说的就是人类来到地球这所生命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做实事——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爱”!我们身上发生的各种事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您在想什么做什么,都是因,而有因必生其果;您对所生之果如何应对,又成为因,有因又必有所果……这种因果规律不断循环,构成我们的人生。人生旅途中所有关系中的发生,都是来磨炼我们心志、提高我们心性、让我们的灵魂等级比刚来时更高的契机。根本而言,人生是由看不见的手所主宰,这无形的柔和之手有两只:一只是道,一只是德。道德是宇宙本源中最伟大之物,向一切事物注入生命。相信道与德的伟大存在,不仅能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而且可以消除人的傲慢之恶,带来谦虚之德和善。

综上所述

本段重点讲水,其目的何在?老子让我们以水为师,就是以道为师。老子想用水来讲道,道是宇宙的总本源、总规律,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子强调水,因为水的品质是看得见的有形物体中最近似于道之品质的。

水有七个优秀品质:

一是利益万物。

水是万物生长的源头,人离不开水,人体内百分之七十都是水,离开了水,我们的环境就是沙漠一片。水的品质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里低往哪里流,哪里洼在哪里聚,越深邃越宁静。

二是心齐不争。

水的最大特征是凝聚力极强,如果遇到阻碍,它就转,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我转。水展现出来的就是无争,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朝着共同的方向,汇聚而成江河湖海,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是威力巨大。

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当然水本身也一样展现着其同时兼具黑白两面。如果水没有展现出“黑”的一面,人类看不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您也不会臣服,所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四是博爱广大。

水最具有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嫌贫爱富。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不拘束。

水最大的特征是不僵化,有时细腻,有时粗犷。它因时而变,夏为雨,冬为雪;它因势而变,陡峭为瀑,深而为潭,浩瀚为海;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是透明为镜。

水有浑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人若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则善莫大焉。 

七是公平公正。

水不管置于什么容器,不管是瓷碗还是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总而言之,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之道。

悟道心得

一、不必太强调刚性的建构,柔性的颠覆与瓦解势必会有更大的生长力!水是最柔弱的,也是最坚强、最厉害的,柔能克刚!

二、一个人越是谦恭,越是低调,越是不可战胜。语言的最大限制与诡秘就是它具有两面性,解开这两面性,直入本源,您才能真明白事理。

三、贵族不是有钱,住别墅,会打高尔夫,出入高档会所。贵族应是:低位的、虔诚的、善良的,乐于助人的,是敢于自我牺牲的道德楷模。

四、一个人大张旗鼓地吹嘘什么,就说明内心缺少什么。所以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是对生活通透、谦逊低调、如水一样的人。

五、当您走过的路并没有给您造成什么羁绊时,是因为您过去的思维习惯中,没有负面能量的干扰。

六、低手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能力,高手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能力,默默撑起一片新天地才是硬道理。

七、正言若反,但不一定反言若正,正正反反,能悟、能解、能圆、能方,才是真修。

八、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并不重要,经历,觉察,担当,这才是重点!

九、一旦把博爱和利他之心丢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已和欲望的放任,结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生命程序混乱状态。

十、生命健康、成功富有能够长久的属于您,是因为您把吃亏吃苦、包容博爱的道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付诸了实践。

十一、我们心中的思维以及基于思维的行为,就是种子,它必然结出相应的果实。遵循这个因果法则,磨炼心志,提高心性,就可扭转与生俱来的命运程序。

十二、上苍决定的命运程序,可以用自己爱的力量加以改变,坚持思善、行善的大数据累积,因果报应法则就会发挥作用。

十三、有人做坏事未见恶报,那是因运势尚佳侥幸逃逸;有人做好事未见善报,那是因一时的气运不济未见成效。但随着状况的修正,最终大家各得其所,都会进入他们应有的境遇。

十四、性格不止决定您的健康,还会决定命运。利人利己必事半功倍,心细气柔必成大事、福佑人生。

十五、人生就是修行,往往成全了别人,也是圆满了自己。“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我的责任”,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十六、一个人心怀诡诈、得意洋洋时,其实早就注定会遭遇重大挫折。因为他欺骗不了老天的眼。

十七、人生只能被利益,不能被利用,因为利益是感恩法喜的意识存在,利用则往往是机关算尽的心机枉费。

十八、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对接生命的本源,好运将不求而自来。

十九、人生中也有白昼黑夜、悲欢离合,如果逃避它,它会在生命中形成强大的负能量。当某一天您的能量不够时,它会一下子把您压垮!此生不压,来生压。

二十、有时候您必须跳出窗外,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长出翅膀。空等不行,要在行动中炼就自己。

二十一、为世人、为社会尽力,是作为人最高尚的行为。

安平泰祝福

现在,我们进入“和谐社会我的责任,和谐企业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 任,和谐身心我的责任”的安平泰祝福!请您把“觉知”放在身体的中央,请您冥想:您身体的中央有一个圆圆的安 平泰图腾——安平泰图腾分有三个圆组成,最外面是紫色的圆,中间是蓝色的圆, 最里面是金色的圆。

当您不断把领悟《道德经》根本真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之时,不断清理内 心压力、焦虑、伤害、痛苦、污染等意识和潜意识的负荷之时,您心中安平泰图 腾的紫色之光不断地扩大。紫色之光代表创造之爱,紫色之光不断地滋润着您全 身各系统、各脏腑器官、各细胞的每一个角落,您的身体充满了丰盛、自由、圆 满的能量流经。

当您不断践行《道德经》根本真言之时,您心中安平泰图腾的蓝色之光不断 地扩大。蓝色之光代表广大之爱,蓝色之光能够像大海一样净化混浊的,成为让 人心安的、和谐的,成为沉静的、流畅的、喜悦的、感恩的、成为环境的高能量 联接状态!当个人天性亮化,爱流向我们,快乐流向我们,丰盛流向我们,恩典 流向我们。

当您把“和谐社会我的责任,和谐企业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和谐身心我的责任”落地之时,当您知行合一、得道抱一之时,您心中安平泰图腾的金色光芒不断扩大。金色的光芒代表着平衡之爱,金色的光芒不断地扩大,金色 的光芒怀抱着您的家庭、您的企业、您的团队、您周围的世界。当您邀请更多的 人来学用《道德经》共建好人一生平安工程,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在、圆满、爱的 存在,金色的光芒将不断地扩大,金色的光芒覆盖全世界。

全世界需要和平,全世界需要静心!现在,让我们点上心香一炷,再次来祝 愿:敬畏自然,世界和平,社会祥和,众生吉祥!

回家之路,践行“三千万”

亲爱的家人,谢谢您参与回家之路的“三千万”!

第一,千万要每月读《道德经》100 遍!生命需要宇宙规律的智慧引路。

第二,千万要每天做《道德经养生》!身体是宇宙能量的接收神器。

第三,千万要把爱传出去!“一心为公、忠心为民、整体和谐”才是生命最高的意义和价值。

践行“三千万”,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 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五年来看的时候, 那就是身体、格局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水岭;等到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 十年后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

再次谢谢您的功德分享!

愿新生月的金色之光将洒向您的是大吉祥、大自在!祝福大家持续跟随《道德经》智慧的指引,成长为既绽放又落地的生活英雄! 谢谢您,我爱您!

赵妙果

二零一七年十月一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内心的刚强与欲望(连载258)
老子道德观 ——贵柔
“老子”为何要“无为”?道德经第四十三章给出了答案
第四十三章:悟道“穿墙越屋”
《道德经》全文(翻译 ) --8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