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坛女汉纸艳压肌肉男

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超体》再次证明,主打女性的动作片大有可为

2014 年 7月,一部名为《超体》的好莱坞影片上映。此前媒体并不看好该片,不仅因为编导是被广泛认为“江郎才尽”的吕克·贝松,还因为这是一部有着完全不靠谱科学背景的女性动作片。虽说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在漫威系列中塑造的“黑寡妇”形象深入人心,但主力担纲一个全新的女动作英雄,还是让人心里没底。
可事实胜于雄辩:《超体》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短短几周内,北美总票房眼看就要过亿了。相对于其约 4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这个成绩已足够亮眼。最关键的是,《超体》再次证明,主打女性的动作片大有可为。联系近年来《饥饿游戏》系列的火爆,女性动作片——至少在票房成绩上——有“艳压”传统肌肉男动作片的趋势。

《超体》海报

《异形》开启女性动作片潮流
如果时间倒退四十年,情形则完全不同。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好莱坞基本没有女性题材的动作片,更不用提完全作为主角的女动作英雄了。影史头一号女动作英雄,当推 1979年《异形》中由西格尼·韦弗扮演的瑞普利。比那更早的,在偏向动作的类型片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是 007系列中的“邦女郎”们。但无论她们在电影中属于正反哪一方,其功用都是依附并从属于男性角色;从表现手法来说,编导设置邦女郎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取悦男性观众。且不说那些设定成邦德“后宫”的性感型邦女郎,即使是强悍、骁勇如《雷霆杀机》中的“五月天”(MayDay),也不过是为了烘托邦德的男性魅力,最终还是为了满足男性观众的征服欲。

影史头一号女动作英雄,当推 1979 年《异形》中由西格尼·韦弗扮演的瑞普利

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所谓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与思潮的冲击,好莱坞动作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发生悄然的变化。与第一波思潮不同,六七十年代的女权主义更强调宽泛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其中就包括文化形象。电影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自然对此比较敏感。
有趣的是,女性动作英雄的银幕之路,不是采取正面强攻,而走的是从边缘浸染中心的路线。具体而言,女动作英雄的崛起,先是从相对于主流好莱坞比较边缘化的B级片领域开始的。比如说,黑人剥削片(Blaxploitation)中,逐渐出现强悍的女性主角,不少有直接的动作戏份。而在一些惊悚或恐怖片中,也多有最后幸存的女性角色奋起反击的情节,典型的如1972 年的《杀人不分左右》(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和 1978 年的《我唾弃你的坟墓》(ISpit on YourGrave)。这些类型片中动作戏份大增的女性角色,虽然未必都是主角,但已经开始成为银幕表现的重点。
更有意思的是,学界对这一时期类型片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权主义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黑人剥削片与 B级恐怖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还是充满了含糊或者说混合的视角:一方面,女性角色的确表现得比过往更强大,甚至直接充当动作戏的主力;但另一方面,从角色类型来看,这些女性还多是以男权优势体制下受害者的形象出现;更让女权及人权人士不舒服的是,这一时期类型片对女性角色的表现过程,还充斥着大量取悦男性观众的视角,比如总是脱不了与“性”关联的对女体的展现。
这种多少残留着男性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法,即使到了《异形》中,还留有痕迹。比如影片最后瑞普利躲进宇航服的段落,特写镜头在女主角片缕覆盖的性感地带滞留,即使从对应影片隐含的性主题角度来说,也显得过于恶趣味了些。
不过,瑞普利与之前女性动作角色相比,还是有本质的变化。首先,从角色定位来说,瑞普利和飞船上其他男性成员一样,承担分工不同但对等的社会职能,不存在对男性的依附或从属关系;其次,编导没有设置该角色与其他男性角色之间的浪漫关系,在影片后半段,瑞普利基本上是“一个人在战斗”,而非作为男性主角的助手;最后,影片多次暗示,瑞普利之所以能活到最后,与其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心息息相关。如此一来,身为女性的瑞普利,不仅超越男性同侪成为最终的英雄,而且宣扬的是女性特质的胜利。而这些,都是女权主义追求的境界;因此,瑞普利被广泛奉为女动作英雄的最经典代表,也就毫不奇怪了。
可是,如要细究的话,《异形》并不完全符合女性动作片的定义。就影片类型划分而言,它更多是一部恐怖片。与以往 B级杀戮片不同的是,《异形》中以外星生物替代了男性杀手,瑞普利这个角色在片中还是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多少是沿袭了过往类型片中“最后的女性”从被追杀到反击的套路。瑞普利真正成为完全的女动作英雄,还得感谢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异形2》。
不同于第一集时的被动,尽管瑞普利重返异形战场的初始决定仍是身不由已,但在与异形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她多半是主动出击,以远比其他人类角色更为冷静果敢的方式,来应对死亡威胁。同时,与片中另一位女性角色(陆战队中的女汉子机枪手)不同,这一集中的瑞普利虽然比前一集有更多的动作戏份,但依然不是走与男性角色拼肌肉的路线。恰恰相反,卡梅隆是以一个女性独有的特质,来定义瑞普利的英雄行为,这种特质就是母性。瑞普利的强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基地上唯一的幸存女孩,激发了母性天生的保护欲望。更有意思的是,卡梅隆还设计了异形女皇这个角色,它与瑞普利之间的决斗,也就有了两位母亲为保卫各自后代而战的意味,从而让“女性动作”的特色更为纯粹。

“超性别化”的趋势
进入 1990年代,当所谓第三波女权主义思潮开始注重种族与性别权利的交融时,好莱坞女性动作片,则是沿着七八十年代既有的轨道前进,只不过速度过快了些,这一时期的女动作英雄们,有时难免过火,形成比较夸张的印象。与七八十年代对女性动作题材的探索时期相比,九十年代好莱坞的女动作英雄们,卸去了人文思考的负担,变得更向纯粹的“打星”靠拢。
当然,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在 1991 年的时候,《末路狂花》还多少承载着对与女性相关社会与文化话题的思索。相对于前作《异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该片中对女性题材的推进,显得更为主动而激进;从结局来看,甚至有些决绝。也许塞尔玛与露易丝在行为上不如其他女动作英雄们霸气外露,但其思想之激进以及给观众的冲击力,则是比后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年上映的另外两部电影,则更代表九十年代女性动作片的主流。卡梅隆执导的《异形 2》,虽说仍以施瓦辛格扮演的 T-800为主体英雄,但莎拉·康纳这个女性角色也很抢镜。卡梅隆在这个角色身上,赋予了和《异形2》中瑞普利一样的母性光辉;但让康纳相比第一集更为显著的不同,在于其肉身体能的强悍,被塑造成简直和机器人不相上下。
强调女性化身为特殊武器这一点,在《堕落花》(La FemmeNikita)中更为明显。尽管该片的剧情架构,依旧可以看到六七十年代以女性为受害者的B级片痕迹,但重心已从展现女性受害的男性视角,转换到凸显女性超越男性的战斗技能上。该片编导吕克·贝松,在这一时期后续作品中,不断强化这个模式,到了《第五元素》中,女性形态的丽露,直接化身为拯救世界的终极武器。
这种“超性别化”的趋势,在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魔鬼女大兵》(G.I.Jane)中,也比较明显。其中女主角通过海军陆战队各种魔鬼训练的经历,既是对兵营这种传统男权体制的挑战,也是逐渐褪去女性特质、变成“超级战士”的过程。影片主演黛米·摩尔的光头军装造型,还一度引起女权人士的不满:当女性特质被磨至最少时,还能算“女”动作英雄么?
上述三部作品,多少还有拓展女性动作题材及表现力度的野心。九十年代还有一类以女性为主角的动作片,不追求什么深度,单单追求继承传统动作片的常规套路,只不过转换一下主角性别而已。比如说主打女牛仔题材的《致命快感》(TheQuick and the Dead),就是直接在一般西部片模式中嵌入女性角色。
到这份上,女性动作片看似更成熟了,实际上在同时也把路给走死了:当女动作英雄们变得和男动作英雄们毫无区别时,也就失去了具有独特吸引力的辨识度。所以,尽管《割喉岛》等片从纯粹动作片的角度看质素上乘,市场反应却很一般。到了九十年代末,女动作英雄们有了迟暮的感觉。

《魔鬼女大兵》里,女主角通过海军陆战队各种魔鬼训练的经历,既是对兵营这种传统男权体制的挑战,也是逐渐褪去女性特质、变成“超级战士”的过程

《魔鬼女大兵》海报

千禧年后的女性英雄们
也许是吸取了前一个时代的经验教训,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女性动作片反而繁荣昌盛起来,而且显得比以往更多元化。不过,一个总的潮流是“去深刻化”;不仅是像九十年代那般不在乎对应现实的题材思考,而且是部分解构整个二十世纪女权主义鼓吹的那些追求。当然,也有部分重建,但到目前为止,成效还有待检验。具体而言,新世纪的女性动作英雄们,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花拳绣腿型。 《霹雳娇娃》系列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近期的还可算上《美少女特攻队》。虽说后者在叙事模式上耍了些花头,但这一类型总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不再追求女主角们真实的身手,而是依赖特效等辅助手段来达成动作效果。表面看来,无论是动作还是人设,这些影片都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尤其是人设,颇有女权主义者最反感的“花瓶”嫌疑。可微妙的是,影片呈现的效果,可以隐约感觉到编导有意调侃的态度。其实,是对九十年代后期走火入魔的“去性别化”女动作英雄的一种反弹。

《霹雳娇娃》海报

《霹雳娇娃》不追求女主角们真实的身手,而是依赖特效等辅助手段来达成动作效果

视觉噱头型。 代表作为《生化危机》与《黑夜传说》两大系列,或许还可加上《古墓丽影》系列。这一类型的特点是通过动作戏份来强调主角的女性特质,说白了,就是从服装造型等各方面凸显女性英雄们耍动作的不同感觉。这是对九十年代吉娜·戴维斯那种“女性特色不明显”动作类型的一种修正,不过,也仅此而已。论桥段与套路,这一类型还是经典男性动作片的模子。
发扬光大型。 将传统类型片的套路杂糅一下,混出自成一体的新风格,再套入既致敬传统,又有鲜明时代个性的女性角色,这便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两部《杀死比尔》。这两部作品中,借鉴甚至戏仿的类型片有一大把,但最终呈现的,还是独属于昆汀自己的风格。而“新娘”这个角色,既有日本《修罗雪姬》系列的影子,又有《异形2》母性无敌的余辉,不过更多的,还是昆汀赋予该角色的特殊性格与气质,迥异于所有其他女动作英雄,可谓独此一家。从对传统类型片的改造与融合的角度来看,《选美俏卧底》(MissCongenality)系列也可勉强归为此类,只是其致敬发扬的类型片范围,要比《杀死比尔》窄得多。

《杀死比尔》海报

真实打女型。 这是“超性别化”女动作英雄在新世纪的延续,相比九十年代的同类,更注重对演员真实身手的展现,以求更接近纪录片的风格。最典型的如索德伯格执导的《致胜一击》(Haywire),主演吉娜·卡拉诺本身就是混合格斗选手,可谓最本色的演出。以特技替身出道的佐伊·贝尔(Zo?Bell)主演的《摧毁》(Raze),也可算同一类型。这一类女动作英雄最实至名归,但此类电影的受众也最窄。
超能战士型。近十年来,漫画改编电影有愈演愈火爆的趋势。实际上,以女性为主角的超能型电影也拍了不少,如查理兹·塞隆主演的《魔力女战士》、哈里·贝莉演的《猫女》等。不过,这些作品大多票房失败了,不是因为观众无法接受超能女英雄,而是因为电影内容实在太空洞了,人物形象根本没立起来。接下来盖尔·加朵版的“神奇女侠”能否打破这个魔咒,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来自于[http://www.hdkehuan.com/最新科幻电影,魔幻电影,如果您喜欢本站,请推荐给您的朋友,谢谢您的支持!

《致胜一击》主演吉娜·卡拉诺本身就是混合格斗选手,可谓最本色的演出

青少年偶像型。 这是目前风头最劲的一类女动作英雄,大热的《饥饿游戏》系列,新晋《分歧者》系列,都属此类,其中尤以《饥饿游戏》系列的女主角卡特妮丝最具典型性。由青少年小说改编而来的这些角色,多生活在一个虚构的时空里,对应中文语境的“架空”概念。这些女动作英雄,一般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成长的同时,除了面对外在敌人,此类角色多半还背负某些先验的使命,因而又有战胜自己的一面。与其说这一类角色代表了新世代所认同的女权潮流,不如说她们反射的是青少年成长期的期盼、焦虑与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情绪或将随风飘散,或会沉淀为社会阅历,曾经的偶像,也会变得子虚乌有起来。因此,这一类女动作英雄们,其实最不靠谱。

《饥饿游戏》海报

目前风头最劲的一类女动作英雄,便是以《饥饿游戏》系列女主角卡特妮丝为代表的青少年偶像型

从《异形》到《超体》,好莱坞银幕上的女汉纸们,林林总总,愈见发散的迹象。像《超体》本身,就是一味娱乐,似乎什么类型都能沾上点,但又什么都不是。也许,这是件好事;也许,银幕上的女动作英雄们,如同银幕下的女性观众一般,本该就参差多态。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新奇效应,对影迷来说,其实是种幸福。

 

#食人虫#应该是国产第一步#科幻#怪兽恐怖电影吧,支持一下!!未来时代,人类对于蛋白质的需求巨大,导致全球进入人工蛋白质飞速发展时期。一位狂热的外国基因科学家Jams在研究一种能提供大量高质量、低成本营养蛋白的“超级昆虫”...http://t.cn/RPsKYBw

2014-08-28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女性超级英雄要不要性感美丽?
【神奇女侠】中二女神成长记
当过兵、会格斗、爱飙车,选美冠军是怎样变成神奇女侠的?
星火燎原:女权主义的凯歌
仇男、蠢斗、改肤色,女权毁掉了女权电影
终于等来女英雄拯救世界的一天!《神奇女侠》与好莱坞女英雄I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