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庆山:愿做红柳装扮黄河口

  本报通讯员 吴文峰  本报记者 赵坤

  “作为一名林草人,有什么事情令你自豪?”笔者问山东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站长杨庆山。

  “自豪的事情很多啦,要说最最自豪的,就是把灌木柽柳培育成了乔木,并广泛推广应用。先让盐碱荒滩变成绿水青山,随后在柽柳林下种植开发肉苁蓉,打造金山银山!”

  见笔者没听明白,皮肤黝黑、脸方口阔的杨庆山憨憨一笑说:“抽空我带你到我们试验站那边看看,保你惊喜。”

  就因这句话,笔者来到了这里。

  盐碱滩上安家

  卧甲路羊口段1号,位于潍坊市寿光北部的盐碱荒滩上。坑洼的机耕路,斑驳的青砖墙,圈着三排低矮的红瓦房,大门口竖着一块“山东省林科所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木牌,试验站四周没有一户人家。

  2000年7月10日,19岁的杨庆山从山东林业学校毕业,一脚踏进这个寂寞的院子,从此便把根扎在这里。

  “我们站1955年开建,占地2000余亩。别看只有七八个人,又身处穷乡僻壤,但使命光荣,肩负着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选育优良树种的重任,欢迎杨同学来我站安家落户!”杨庆山回忆说,这是当时老站长刘德玺对他说的一番话。

  5年后,和他一同前来报到的女同学远走高飞了。他和晚一届到此实习的师妹志同道合,在这里结了婚。那时,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开拖拉机。白天在小树林里劳作,挥汗如雨;夜晚在白炽灯下看书,钻研学问。有时,他想起家乡东平湖的碧波荡漾和母校泰安山的高耸巍峨,也会发一会儿呆:那才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学了林业,就该让荒凉的盐碱地变得绿树成荫。

  此时,林科所已经改成林科院,并在东营市成立分院。部分业务由寿光市扩大到黄河三角洲地区。杨庆山作为“招商引智”的技术人员,不久便融入东营市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中去。2008年,杨庆山考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函授学习。这一年,他和同事们开始对环渤海地区柽柳资源展开详查,每天忙碌不停。在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杨副主任的帮助和带领下,他们两年行车10万公里,寻找柽柳良种。其间儿子出生,他都没顾上买一只催奶的猪蹄。

  柽柳,亦称“三春柳”“红柳”“观音柳”,俗称“红荆条”。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全树耐碱抗旱,是盐碱地指示性植物。通过深入学习,他得知柽柳在古代就很有名气。陆机《诗疏》云∶生水旁,皮赤如绛,枝叶如松。《尔雅翼》云:天之将雨,柽先知之,起气以应;又负霜雪不凋,乃木之圣者也,故字从圣,又名雨师。

  当年,杨庆山到试验站不久,就在附近野地里发现了这种植物。它其貌不扬却十分顽强、条件艰苦却默默坚守,他被这种植物所折服。随后,他们还将其移栽到试验站。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对柽柳的研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此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把灌木丛生的柽柳培育成小乔木,使其更具观赏性,为环渤海盐碱地培育出具有极大生态效益与广阔发展前途的绿化树种,并广泛种植。他们由此喊出口号:“汗水化盐碱,绿色满家园。”

  十年辛苦不寻常。2019年4月,杨庆山代表团队参加全国十佳耐盐碱苗木评选,他们培育的“鲁柽1号”中国柽柳,荣获全国十佳盐碱苗木金奖。与其他耐盐碱树种一起,在全国14个省(区、市)推广,已累计推广近百万亩。

  西征北上育红柳

  “鲁柽1号”以中华柽柳为母本杂交选育。“为了搜集母本,我们一边在山东、天津、河北环渤海地区转悠,再就是沿黄河逆河而上,一直到甘肃、青海、新疆,我们搜集了一大批中华柽柳和干猛柽柳的种质资源。”在东营分院苗圃,杨庆山一边讲解、一边带着笔者在柽柳林里穿行,粉红色的柽柳花摇曳着绿色的回忆。

  2009年10月27日下午,杨庆山走出西安火车站,打车急匆匆去往城南慈恩寺,那里是唐三藏西天取经回来讲经的地方。这次,杨庆山也是为“取经”而来。购票时,杨庆山打听到“柽柳”的具体方位后,风风火火直奔目标。后来去新疆,他偶然听说大雁塔院子里有棵长得像古松一样的柽柳,还得知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有关柽柳的诗句:“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列佳树中。”为此心中一亮,特地利用转车机会,前去探访。

  此时霜降已至,大多数树木落叶缤纷。默念着“我来了”的杨庆山,当看到翠绿依旧、高大挺拔的柽柳树时,心跳加速,竟有一种张开双臂想拥抱它的冲动:“谁说柽柳属小型灌木?谁说它只能生长在盐碱荒原?”近处一看,树干太粗且已劈开,根本不好搂抱。手扶黝黑的树身,嗅着树叶的清香,看新枝蓬发向上,杨庆山陡生力量。慢慢进入树身的空洞,近距离感受千年古树的心跳。随后,他在根部旁生的枝条上剪下两段,小心翼翼地揣进衣兜。当晚,便踏上返回山东的火车。那几根树枝,经过精心培育,早已成为十几棵柽柳树。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杨庆山和他的同事们多次深入大西北的沙漠荒原、盐碱滩涂进行柽柳标本采集。仅新疆,就去了10余次。到内蒙古的阿拉善、巴彦淖尔,宁夏的石嘴山等地也有不下20次。赴河北黄骅等地,更是不计其数。每次每地,都有难忘的故事发生;每次回来,肤色与思想一起加深。

  2018年9月,杨庆山随省林业厅和山东省林科院的领导到新疆考察。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时,看到远处有一丛绿色摇曳,似乎还有红色相伴。叫停车辆,靠近一看,果然是柽柳。柽柳后面不远的沙丘上插着木牌,红底黄字写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每个字足有两米见方。杨庆山轻轻剪下一段树枝用塑料薄膜缠绕结实,快速放到特制的标本箱里,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木牌旁,端详了很久。经了解,牌子是在此勘探石油的地质队员所立。拍下的照片,杨庆山一直存在手机里。毫无疑问,这是地质队员在为跋涉的人生和孤独的柽柳打气鼓劲。其实,这也是杨庆山十几年扎根盐碱荒滩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真实写照。这一年,山东省林业厅成立了科技创新团队,杨庆山作为“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团队的专家,名列其中,首席专家是他的领导兼导师刘德玺。

  破天荒种出肉苁蓉

  2022年6月8日,山东省林科院网站发出一条成果推介信息:“柽柳林下管花肉苁蓉高效栽培技术”,面向社会征寻合作伙伴,成果转化联系人中写着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杨庆山及其办公电话。

  多年前,杨庆山就了解到,柽柳不仅是能适应干旱沙漠和滨海盐地的优良树种之一,而且是管花肉苁蓉的寄主,其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因此,他在实现“灌木乔化”的同时,引进肉苁蓉种子,经过多次多方实验,终于培育出“沙漠人参”管花肉苁蓉。

  2020年在潍坊滨海新区“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海滨示范林项目区,3000亩柽柳林已初具规模,70余万株“鲁柽1号”亭亭玉立,成为渤海湾南岸一道独特风景。而林下种植的肉苁蓉已获得成功,随手挖开树下的细沙,形状奇特的肉苁蓉便露出真容。测产结果平均亩产达到1362.2公斤,为盐碱地低成本高效可持续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为此,杨庆山把柽柳树下肉苁蓉茁壮成长的照片作为自己微信的封面。

  柽霖科技有限公司的郑经理说:“在杨庆山站长的指导下,滨海区开创了'柽柳+肉苁蓉’的林下种植新模式,鲜品亩产值达1.2万元,深加工后亩产值达5万元以上。”

  付出终有回报。2020年9月,杨庆山获得“齐鲁最美职工”荣誉称号。登台领奖时,评委会给出的授奖词为:“创新求实,坚守盐滩添翠色;矢志不渝,献身柽柳建奇功。”2021年,杨庆山获得“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绿色生态工匠”荣誉称号。2022年5月,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像柳又像柏的“怪柳”|乡土植物
【植趣】柽(chēng)柳不是柳
名为柳实则与柳毫不相干的红柳,看似枝叶纤细却是防风固沙的主力
【散文】白刺上的黑葡萄 / 胡海新(新疆)||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
黄河三角洲: 遍地可见的柽柳如今有了新用途
盐碱地种植什么农作物最适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