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万历云龙纹雕漆盘谈明代漆器

图一

图二

    我国古代漆器的产生,从目前发现最早的河姆渡漆木碗算起,距今已有了六、七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岁月中,漆器工艺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发展,秦汉时期的繁盛,明清时期的辉煌,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明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长达2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以皇家御用的官办作坊生产的漆器为主线,漆器工艺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黄成所著《髹漆录》的记载和现有实物的印证,明代漆器工艺依其技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雕漆、填漆、光素漆、彩绘漆、描金漆、戗金漆、雕填漆、镶嵌漆等多种形式。其中遗留至今数量最多的是雕漆。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一件明万历云龙纹雕漆盘(图一)。这件雕漆盘高2.4厘米,口径21.4厘米。器物朱色沉着,盘中雕饰凸起的云龙纹,浅而细密的万字锦地,衬托着蛟龙腾飞。盘内壁四开光缠枝花卉纹,外壁一周缠枝花卉纹。盘底髹黑漆,有疏朗的短裂纹,俗称“蛇腹断”。沿圈足有“大明万历巳丑年制”八字直书填金单行刻款(图二),巳丑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
    这件雕漆盘所使用的工艺在雕漆工艺中属于“剔红”的范畴。雕漆器以品种来分,有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等。所谓剔红,《髹漆录》解释为“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剔红是用笼罩漆调银朱,在漆器胎骨上层层积累到一个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花纹的做法。从剔红花纹刀口的断面上,有时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数(但不容易数得精确)。高濂《燕闲清赏笺》中称明永乐年间著名的果园厂作品是“漆朱三十六遍为足”,实际上这不见得是定法。明清剔红有肉薄不及此数的,也有多到五六十道甚至百道以上的。另外,每道漆层的厚薄,各器也有出入。因此古代剔红实物的漆层厚薄很不一致。明代雕漆,尤其是明早期的雕漆,花纹丰腴饱满,漆层薄了是雕不出来的。剔红漆色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自然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品。至于刀工的精粗优劣,差别就更大了。

图三

图四

    明代早中晚各时期的雕漆作品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明早期主要指永乐至宣德这一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雕漆器胎体均比较厚重、敦实,器物造型趋于扁矮,而且形体不大。从现存实物来看,主要器型为盘和盒,其次是匣,间有盖碗、盏托(如图三的明宣德剔红云龙纹托)、尊、几等。由于永乐时征召元代浙江嘉兴雕漆名工张成之子张德刚入果园厂主持和监督漆器生产,因而在永乐、宣德时期多保持了元代雕漆藏锋清晰、圆润浑厚的朴实风格,可谓刀痕不露,磨工较重,且漆层肥厚,纹饰层次感强。装饰纹样仍以花卉、山水人物为主,与元代雕漆器题材差异不大。其中纯花卉题材多以茶花、牡丹、玉兰、水仙、菊花、梅花、秋葵、灵芝为主,不论何种花卉图案,均表现为枝叶肥大,花叶疏密相间,空隙均匀,均以黄漆为地,不刻锦纹。山水人物题材多雕刻在盘内和蔗段式盒盖面,常在中心部位开光,内刻山水人物,开光外雕花卉一周。所见题材有携琴访友、东篱采菊、五老图、对弈图(如图四的明永乐剔红对弈图椭圆盘)等,图案下雕刻锦地,仍采用元代雕漆常用的天、地、水三种不同锦地,使画面层次清晰。除了花卉、山水人物等装饰纹样外,还出现了以花卉、禽鸟、龙螭等组合而成的复合纹样,常见有孔雀、龙、凤戏牡丹、螭穿灵芝、茶花绶带鸟等。云龙纹图案也开始在明初漆器中大量出现,云纹为如意头状;龙的躯体较粗壮,肢爪有力,细颈似蛇,须发整束自后向前飘扬,自两角间穿过遮住额头,闭口,如意鼻。

图五

    所谓明代中期指的是从正统到正德这六朝近百年的时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倾轧激烈,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漆器工艺水平也有所下降。这一时期雕漆器的立体造型逐渐增多,如新出现的扁壶、高足碗、梅瓶、提梁匣(如图五的明中期剔红花鸟纹提梁盒)等;圆形盘明显减少,长方形盘、匣增多。雕漆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结合也大大加强。装饰纹样仍以花鸟、人物居多,常见有鸳鸯戏水、鸟鸣枝头等,生活气息浓厚。缠枝、折枝和小朵花取代了明早期大朵花满铺的装饰风格,使图案布局更为疏朗清新。花鸟题材满铺锦地,形成了锦上添花的新风格。山水人物多为取材于历史故事的文会图、五老过关图、滕王阁图等,也有表现现实生活的牧牛图、婴戏图等。这一时期的云龙纹的云纹多为长条形流云纹,龙发一般分成小绺,稀疏地自双角后部向前或向后倒飘,龙爪呈轮状,显得遒劲有力。明中期雕漆器工艺技法上的变化表现为漆层减薄,层次感不强,有些作品纹饰与锦地的漆层厚度几乎相等,雕工上虽仍保留着早期雕漆的磨退,但已掩盖不住刀锋快利、磨工不细的痕迹。
    明代晚期雕漆主要是指明嘉靖以后百余年的漆器,以嘉靖、万历两朝漆器为代表。经过明中期近百年的缓慢发展,嘉靖、万历时期的漆器生产又得以发展,官办作坊的漆器再度繁荣,也留下了不少传世佳品。嘉靖时期的器型虽仍以盘、盒居多,但形制多种多样,突破以往的陈规而面目一新。圆形捧盒最为流行,兼有方形和八角形,新形制有银锭式、方胜式、海棠式、梅花式、寿字形、鱼形等,变化殊多,新颖别致;盘的形制除以往的圆、方、长、倭角、葵瓣等外,还新出现了梅花式、菊瓣式、应顶式、椭圆形等。万历时期的器型较嘉靖时变化不大,最具特征的器型为长方倭角盒,其盖、器四角均内凹成倭角状,随形圈足。明晚期雕漆作品纹饰以表现歌功颂德、宗教神话、吉祥如意内容为主要题材。嘉靖漆器纹饰中以象征长生不老的松树最为常见,多以松树掩映这仙山楼阁,间以瘦竹、灵芝、寿桃等吉祥物。口衔灵芝、瑞草展翅飞翔的仙鹤图案也广为流行,龙凤图案明显增多,并将吉庆内容和为皇室歌功颂德相结合,把吉祥文字与龙凤图案结合在一起,所反映出的主题皆为祈求吉祥太平、江山永固。还有一种别开生面的图案是用枝干和松竹梅蟠组成“福”、“禄”、“寿”等吉祥文字,与其他图案组织在一起。除此之外,也有少量例如龙舟竞渡、货郎图等反映民间习俗的新题材纹样,表现出朴素自然的民间艺术风格。明晚期的云龙纹特征与前期基本相同,细小处略有差异。嘉靖时龙的胡须分两绺较长,颊部及上唇出现刺状饰物:万历龙眉多作“山”字形,上唇、下颌的短髭作正反“个”字形,两绺胡须,颊部饰刺状物,本文开头介绍的万历云龙纹雕漆盘上的龙纹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龙纹特征。从总体风格上看,嘉靖、万历时期的漆器形成了崇尚繁缛、细腻、工巧华丽的新特点,构图较中期更为缜密繁复。到万历时就更加严谨工致,花纹和锦地皆愈加精微,明早期时庄重拙朴、简洁大方的风格已荡然无存。这一时期的雕漆技法在承袭明中期变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刀工快利,不施磨工,以棱线清楚不力成为雕漆的主流风格。嘉靖时的雕漆工艺以刀工琐碎粗砺和精雕细刻两种情况并存;万历时较嘉靖刀工陡直深峻,纤细整齐,运刀如笔,显示出锋棱之美。
    明代漆器款识主要为纪年款,表明漆器的制作年代分为两类,一种是书以当时帝王年号,称纪年款;另一种是在年号外加以干支,称干支纪年款。刻款漆器以永乐、宣德、嘉靖、万历四朝官办作坊的作品为多。本文开头提到的万历云龙纹雕漆盘的刻款就是典型的万历漆器款识,在器底上部边缘从右至左横刻“大明万历巳丑年制”八字楷书填金纪年款(图二),字迹工整、纤秀。
  漆器表面出现的漆裂断纹也是流传至今的古代漆器中常见的,气候变化、木质胎骨及漆层不断涨缩都会导致漆器表面出现裂纹。清末人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明确指出漆器上的断纹主要有牛毛断和蛇腹断两种。牛毛断多见于年代久远的漆器,其纹如发,细密而碎,多裂于坚硬漆器的表面,是经风蚀逐渐产生的,人工很难仿制;蛇腹断是在明代漆器上常可见到的,多见于漆层较薄的器里器底等处,断纹较长,颇似蛇腹下纹。题图所见的万历云龙纹雕漆盘的盘底裂纹就是典型的“蛇腹断”。这种断纹是可以仿制的,所以不能只凭蛇腹断判定漆器的新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雕漆的发展
明代漆器的特点
近期拍卖漆器精选
清朝不同年代龙纹漆器(图)
御制剔红
道在器中-雕漆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