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手造·济宁好礼丨锔瓷:瓷片上“穿针引线” 补缺为美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悦豪 邢德蕊 济宁报道

“锔盆、锔碗、锯大缸……”曾几何时,锔瓷手艺人挑着箱式小柜一边吆喝,一边走遍大街小巷,将沿途人家中破碎的碗碟修复如初,对于老一辈人来说,“锔瓷”有着特殊的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这项古老的技艺几乎失传。

在济宁市鱼台县冯楼村,有位85后“守”艺人,痴迷于在碎瓷片上“穿针引线”,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修复时光”,让一件又一件瓷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就是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技艺传承人冯宝文。

打破家中碗碟 只为“找茬”

穿过摆满陶艺器具的院落,推门而入,冯宝文正坐在靠窗的方桌前,拿着毛刷轻扫碎瓷片。端详片刻后,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碎瓷片损坏处对好,沿着瓷器外壁轻轻揉搓,用手指轻弹几下,清脆悦耳的声音立刻传了出来,此时,“重归于好”的瓷杯几乎看不到裂纹在哪里。

冯宝文正用刷子清扫碎瓷表面上的残瓷颗粒

“要让修好的瓷器不漏水,找碴可得仔细点,必须严丝合缝。”冯宝文熟练地将对好的瓷杯用绳子缠绕箍紧后,锔瓷的第一步工作才算完成。

别看他现在一气呵成,学艺时可没少吃苦头。起初,冯宝文一直从事陶艺工作,26岁那年,父母亲卖废品时,他无意间瞥见了一把四爷爷遗留下的金刚钻,从那时起,学习锔艺的种子便在他心里种下了。冯宝文一度想要拜师学艺,但却苦于找不到锔瓷艺人,无奈之下他便翻阅资料,把自家的盘子、碗摔碎了练习。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瓷片上“穿针引线” 慢工出细活

将桌上的小台灯拉倒眼前,打开电钻开关,伴随着嗡嗡的声音,冯宝文眼前的瓷杯上立刻出来了一个小孔。“'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个钻头的硬度必须得够大。”冯宝文告诉记者,破碎程度、锔钉间距、瓷器的厚度、打孔时的手法等都必须根据面前的器物进行量身定做,以保证锔钉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冯宝文正用传统金刚钻给瓷器打孔

如果将金刚钻比作“针”,锔钉就是修补的“线”,为每个经手的作品做锔钉是冯宝文的一项必备工作,这也是最能体现锔艺人手艺的一项步骤。

冯宝文正在制作锔钉

工作台上,锤子、剪刀、垫台、锉刀等工具齐全,日积月累下,打磨锔钉的金属垫台一角已经被锉刀磨出了一个窝,放上剪下的菱形铜片,细细地打磨,一个个柳叶形状的锔钉便已经做好。“锔艺有'粗活’和'细活’之分,我现在做的这个就是'细活’。”冯宝文介绍,锔钉的好坏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在制作过程中必须要沉下心来,修复瓷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极其有耐心。

精雕细琢 修复时光

让损坏的器物在修复成功的同时又能赋予其美感,就好像锔艺人在与当时制作器物的工匠隔空对话,与他们共同创作,这也是冯宝文乐在其中的一大原因。

冯宝文给瓷器安装锔钉

“过去锔瓷都是注重实用性,现在大家生活好了,找我来修复物件的客户更多的是想留个念想。”冯宝文告诉记者,日常做陶艺或锔瓷时,他会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并给大家进行讲解,渐渐地,网友们也会将自家损坏的物品拍照发来进行交流,这些物品大多是家人遗留下来的,也许价格没有那么昂贵,但对于所有者来讲,却是一份思念。

冯宝文的锔瓷作品

尽管入行不算太久,但这位年轻锔匠经手的作品已经有几百件了,在“匠陶锔”工作室的照片墙上,挂着部分冯宝文已经修复完成的作品,“现在有空我就取下来看看,也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冯宝文腼腆一笑,告诉记者,听到对方给予反馈道谢时,他感觉自己坚持做锔瓷也算是值了。

谈话间,冯宝文手中的锔瓷作品已经完成。煮一壶清茶,慢慢将茶水倒入,带着残缺之美的茶杯一滴不漏。带着“一定要帮我修好”“一定要继续做下去”的嘱咐,冯宝文再次投身于自己的小天地中,让一件件器具“新生”,让一个个遗憾“重圆”,让一份份念想得以延续。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锔瓷】知道揽瓷器活儿为什么一定要用金刚钻吗?
锔瓷与金缮的现代重生
中国锔瓷手艺,修补也是一种情怀。
二十二种民间老技艺,有些已经行将消逝……23
“浩然堂”的器物精神
元青花有多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