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山市两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2.8.8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浙江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通知中,江山市大陈乡的大陈村和凤林镇的南坞村榜上有名。这是继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廿八都镇,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镇——清湖镇和石门镇清漾村之后,我市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

  大陈村位于江山市西北部,据考证,大陈建村时间为明代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大陈古村落现保存完整,村中道路、古民居依旧保持原来的风貌。村落依山而建,呈南北长条状分布,宗祠、文昌阁、仓屋、街道等公共设施都分布在南面,北面则以民居为主。

  其中大陈汪氏宗祠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同治癸亥年(1863)重建。建筑坐西朝东,三进二天井结构。因依山而建,自大门往内,各堂渐次升高,后堂地面与大门前地面高差达2.36米。宗祠内用材讲究,梁柱粗硕,雕刻彩画琳琅满目,富丽堂皇,体现了当时汪氏家族财力十分雄厚。紧邻宗祠北面的文昌阁也颇为大气,是当时族人祭祀祖宗的场所,也是公共活动和教育子弟的地方。大陈村中现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共有43处,绝大部分为清代中晚期所建,比较典型的有汪乃恕旧宅、汪汉滔旧宅和汪燧旧宅。与汪氏宗祠、文昌阁等公共建筑雕梁画栋的风格相比,大陈村古民居用材就显简单,装饰也较质朴,主要以实用为主,体现了汪氏族人节俭持家,不求奢华的秉性。

  凤林镇南坞村位于江山市南部,距市区35公里,与江西省的广丰县、玉山县毗邻。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杨氏79世祖宋御史尹中公始迁南峰(今南坞村),是为南坞建村之初。

  南坞村现有省级文保单位一处(杨氏宗祠),市级文保单位两处(八角井、峡山寺),文物点22处,古民居96处,其中以杨氏宗祠和八角井最为引人注目。杨氏宗祠分内祠、外祠两个祠堂,分别由当年杨氏正房和偏房的后裔所建。杨氏内祠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现存内祠为明万历48年(1619)重建,是江山现存宗祠中最早的。内祠最具特色的是砖式门楼,精雕细刻,惟妙惟肖,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其梁、枋雕刻精美,彩绘独特,体现了明代后期古建筑结构宏伟、豪华精雕之特点。杨氏外祠始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1562——1600),清代乾隆年间重建,而今除半月型池和照壁已毁,其余尚存。现存外祠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进二天井,歇山顶,七开间,呈纵长方形。外祠门楼设计豪华气派,为四柱三层,重檐出挑上翘,各层檐角设斗拱一攒,梁、枋雕鹤、鹿图案,牛腿雕人物,雀替雕花草,精致无比,彩绘精湛。整个建筑体量庞大,格局完整,做工精细。南坞八角井始建年代已无考,传为唐宋遗迹。八角井井水甘甜清冽,冬暖夏凉,终年不绝。南坞古民居大多建于明清年间,以清代为主。房屋依照山坞的地势而建,形成群山围拱、拾级而上的总体格局。建筑风格为青砖红瓦,歇山顶,多有马头墙,一般为穿斗式,两进或三进带天井居多,有的饰牛腿、雀替雕刻,有的用拼花窗格。(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坞杨氏宗祠及八角井
探村衢州江山|南坞古村,800年历史如今古韵依然处处低吟浅唱
浙江国宝|南坞杨氏宗祠
各地杨氏宗祠合集(二)
江山南坞三月三:民俗祭祀留乡愁
《走乡村》:泰顺库村有一个上千年的“唐宋遗风”古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