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吾家四十年

9月10日,镇江摄影人华允庆坐高铁来到北京,下车就直奔位于798的民生美术馆,在“我和我的祖国——摄影、短视频优秀作品展”中,他和女儿连续四十年的合影正在展出,四十年的时光变迁,以家庭合影这一最朴素的摄影形式凝固下来,到场观众纷纷驻足合影。


连续40年父女俩同一位置合影,这是华允庆的特殊家庭档案。连绵的照片如电影快进,记录了女儿成长、父亲渐老的光阴,也在不经意间留下了40年来的的吉光片羽。

 

第一张照片起于偶然。华允庆回忆,1980年8月26日女儿生日那天,一家三口去朋友家做客。恰巧华允庆带着相机,就在附近的金山公园,妻子以镇江名胜金山寺和山下塔影湖为背景,为父女俩留下了第一张合影。这张黑白照上,1岁的女儿还没有华允庆大腿高。


1981年又是女儿生日,华允庆一家又去同一位朋友家做客,又拍了张照片。两张照片放一起,华允庆感慨:“孩子就这么一年,长这么大了,后来我就动念要一年拍一张合影。

 

一年年就这么拍下去,照片上最显著的变化,是父女俩渐渐一般高,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又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而华允庆最大的感受是“我老了”。

 

时光在华允庆眼角雕凿了痕迹,也在色彩越来越丰富的照片上留下了印记。

1991年前,华允庆上照时多穿工作服,后来着装变化才多了起来。当然,女孩子衣着的变化就更多了。不过,物质生活的丰富有个过程。改革开放之初要买时髦服装,还得去京沪等大城市。“第一你看不到,第二也买不起,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能买的衣服才越来越多,现在满大街都是服装店。我女儿也喜欢给我买,说要把爸爸打扮得年轻点。”华允庆幸福地回忆道。

     

从黑白照到彩照,从底片到数码照,摄影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华允庆说,改革开放之初,照相机是家庭的“大件”,拍照也是很郑重的事,一卷36张的胶卷常常两三个月才照完。“那时一卷胶卷大概3元,拍好了冲印出来,就是十多块钱成本,我那时工资也就30多块钱。

 

作为摄影爱好者,华允庆手中相机换了七八次。拍第一张父女合照,用的是国产海鸥120胶片机。用了两代胶片机后,2002年前后华允庆换成了卡片机,“当时像素才300万,现在都是3000万了。”华允庆有张当年买存储卡的发票,两张8G的CF卡花了近千元,如今一张64G的存储卡只需百余元。

 
 

2006年,华允庆成为镇江市第18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今年当地已有了70多人,“这十多年间一下多了这么多,是因为人们生活变好了,才有机会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摄影也走入千家万户,手机一拿、人人能拍。

 
 

不起眼的拍摄背景,也处处记录下了时代的进步。拍下第一张照片时,金山公园还只是镇江市区的边缘,如今已是坐落于繁华都市中心的城市公园。1980年时,塔影湖周边杂草丛生,显得颇为荒凉;父女俩落脚的土堤,1987年整修为石质堤岸,1992年改造为石桥。此后,环湖步道建设逐渐完善,绿化也渐富层次感,远山近景更有韵味。“早年水很浑浊,现在越来越重视环保,湖水水质也越来越好,现在是我们镇江的备用水源地。”华允庆说。

 
 

更美的公园,更好的生活。最初来拍照,华允庆骑自行车一前一后载着妻女,沿砂石路到公园;后来改骑“重庆80”摩托车,轮子下也铺上了柏油。“镇江最初出现奥拓车时,我跟妻子说,等以后条件好了也要买辆奥拓。”华允庆笑言,如今开上了更好的汽车,“现在看不上奥拓,那时已经觉得很了不得了”。

  

改革开放之初“了不得”的物质生活,今人看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像金山公园周边的福利房,1980年代在镇江算是“高档”小区,“如今看缺乏配套,但那时大家都趋之若鹜,觉得这是很好的房子。”那时朋友家的孩子到华家里玩,惊叹道:“哎呀,华叔叔家真好,还有厕所呢。”华允庆说,其实那就是个蹲坑,但对许多还住筒子楼、用公共厕所的人家来说,已经是“了不得”了。

 
 

国家的进步,来源于每个人的幸福感,个体身上也体现国家的发展。2008年合影时,华允庆特地穿上印有国旗和祥云图案的运动衫。那年的北京奥运,被很多人看作中国站上世界舞台中心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出生迟一些的年轻人,会觉得很多事情本该如此。”华允庆说,其实国家发展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力”,“比如以往规划一个小区每百户配70个车位,当时认为应该够了,现在大家都有怨言,认为规划太没有眼光。其实站在当时考虑,已经相当超前了,但还是赶不上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时代飞速发展,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是亲情。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女儿说,每每看到和父亲一起的合影,都还觉得自己没长大。连续的合照,成为家庭感情的重要纽带。

 

严格来说,40张照片有一张并非“合影”。1998年,女儿赴日做交换生没法赶回。华允庆就让女儿在日本拍照寄回,与自己去金山公园拍的单人照细心剪裁拼贴到一起,“有人说这是张‘假照片’,也有很多摄影爱好者说这张比其他都有意义,两个人在两个国度用照片的形式连在一起。


那时出国留学可是“高大上”的事,“就算是出国旅游一趟都是件大事,现在太普遍了。”华允庆说,如今他也去过很多国家,深刻感到中国发展成就、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输于其他国家,“对我来说,走得越远、走的国家越多,就越爱国、越感到中国好。

图:华允庆提供
作者:陈月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女连续35年在同一地点合影
还记得镇江的“编年体”父女合影吗?今年,他们的第40张照片来了!(视频)
中华魅力城:华东之二·江苏234镇江金山公园
江苏父女连续35年同一地点合影
【享·生活】父女连续35年同地点拍照留影
一八九五年的镇江金山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