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大黄
《金匮要略》第22篇第13条: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方: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就是说妇女的小肚子胀满了,鼓起来了,象个土敦子一样,太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肚子这个地方是膀胱和子宫的位置,这个就要结合其它证状来分析判断,才能明确病机。小便微难而不渴。病人解小便有一点点很轻微的不利,不严重,这就说明瘀血不在膀胱,是子宫胀大了,挤压了膀胱,稍有不适。说明瘀血在子宫里面。不管瘀血在膀胱还是在子宫,只要有瘀血,病人就会有发热,口渴心烦的证状,可是现在病人不口渴,从证状看,瘀血肯定有了,理应有发热口渴,但现在口不渴,说明病人不只是瘀血的问题,同时还有体寒水饮重的问题,子宫里面也会有水饮,不只是有瘀血。所以,目前的病理基本清晰了,阴阳俱损,虚劳,才会有子宫瘀血证,体大寒,才会有水饮,所以,现在的病人身体大寒,又有瘀血,又有水饮,此时用药就要谨慎了。
大黄,味苦,性寒。苦能升清降浊,寒能养阴液。甘遂,味苦,性寒,同样是升清降浊,养阴液。这两味苦寒的药物合起来用,并且用量较多,降泻之力就很峻猛了,能把体内的浊血和浊水排泻出来。阿胶,味甘,色赤,即能补气,又能补血,是用来虚劳病的气血补充剂。这个方子,当然是大黄和甘遂先煮好,然后再下阿胶,一次服下去,这个剂量很猛,攻下之力很强,有可能会因为力猛而导致出血,阿胶在这里也能起到一个止血的作用,阿胶可以止血的。
这一条讲的是瘀血证和水饮证合病时的用药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第22篇第14条:妇人经水不利者,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妇人经水不利者。这个经水不利,就是有月经总是排不下来,小肚子会又胀又痛,正如上一条所说,少腹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那么,这一条是说有月经下不来,可能会对小便有些影响,挤压了膀胱了,这时如果没有水饮证,病人就会有发热口渴心烦的证状的,这时也可以用抵当汤来治疗,这个汤方是下严重瘀血的方剂,对于子宫有瘀血而月经不下,同样可以使用,中药的作用部位是广泛的,不是专门作用于某一个部位,肝脏或肠管中有瘀血,同样也可以运用此方。
水蛭,味苦,性寒。苦能降泻,咸属水之味,能软化坚干积,能把坚硬积块化成水。虻虫,味苦,性寒,苦能降泻,寒属水之性,水性柔而坚利(水生冰,冰之性坚而锋利)。桃仁,味苦,甘,苦泻浊瘀,甘生津能润滑。大黄,味苦,性寒,苦能降泻浊瘀,寒为水之性,柔而可软可润,利而破坚硬之积。
抵当汤,用药以苦,甘,寒之性味,具有升清降浊,破瘀攻坚的功能,在中医临床上是一个常用的方剂。抵当汤,用水来煮,五碗水熬成三碗,一次喝一碗,温服,不要喝凉的,喝后很快会有瘀血排出来的。
这一条还是讲的人体瘀血证的治法,以苦寒之性味为主。不管瘀血在某一个地方,都可以应用此方。
《金匮要略》第18篇第4条: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沉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大黄牡丹汤这个方子,大黄,味苦性寒,苦为火性,能降浊燥湿,能泻热排毒,寒能润下,凉血消斑化瘀。牡丹,味辛,苦,微寒。辛能入肺,行气活血消瘀,苦为火性能降浊泻热,寒能润下凉血。桃仁,味甘,苦,甘入脾生津,津入肺而肺得润,能化为肺气。苦为火性能降浊泻瘀,所以桃仁有升阳化气活血化瘀之功。瓜子,就是冬瓜子,味甘,微寒,甘入脾生津,入肺化气,能入肺气,气行而排脓,寒能润下凉血消瘀。芒硝味咸,咸能润下,能软坚散结,凉血消斑化瘀。 这个方子用药特点,苦,甘,辛,咸。辛甘之味化合为肺中阳气,能活血化瘀,苦味降浊排毒排湿,咸寒之味入肾水,能闭藏人体元阳,起凉血化瘀之功。大黄牡丹汤,由于大黄用量较大,有涤荡胃肠之功,为主药,本方服用后有攻下作用,适用于脉沉紧,脓未成的肠痈患者,可以把肠中的痈脓攻出来,通过大便排出来,会有浊血排出来。而对于脓成溃烂脉数的肠痈患者来说,有些不适合了,因为本方力量峻猛,会导致肠管蠕动增强,溃烂处可能会受到更进一步的损伤,同时对患者阳气也会耗损。正所谓,重证取缓治法,轻证可以用急治法。
这个方子的使用方法,大黄,牡丹皮,桃仁,瓜子先煮,煮好后再放芒硝,再烧开溶化芒硝即可,一次服下去,这个量很猛,病人喝药后会有脓从大便排出来,如果没脓,可能会有血从大便出,可见此药力之峻猛。《伤寒论》中膀胱瘀血证也会发热,但不是一阵一阵的,也不会出汗的,也没有汗后身冷。所以,这里就是在辨证,把痈脓发热和膀胱瘀血证分辨开来。这个痈脓证的发热是一阵一阵的,会有汗出,汗后会发冷。这就是在辨证,认证准确,用药对证,才能有良好的疗效。其脉沉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现在呢,根据上面的证状和部位,可以确诊为肠痈了。那应该如何用药呢?这里还要进一步来辨证,看是不是脓成了还是没成,用药是不同的。如何来诊断肠痈的脓成与没成呢?要从脉象上来判断。如果病人脉象是沉紧的,沉说明病人气血大亏,紧说明气血亏虚更重,体内寒气太重了。既然体内寒气重,说明痈脓不严重,这个痈脓会发热的,现在脉沉紧,说明没有发热,没有发展到脓已成而破溃的地步,此时可以用攻下的方法把痈脓排出去,如果病人服了药,应该有血从大便拉出来的。那么,这个攻下的药方是什么呢?就是本条文所讲的大黄牡丹汤方。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有肠痈的病人,如果脉是洪数的,说明肠痈已经化脓了,很严重了,病程太久了,发热会消耗人体大量津液,会阳气严重不足,再一攻下就会再一次攻伐津液,会出现阳气虚脱,《伤寒论》中多次强调,凡是有内热证的,都不可以攻下的,此时攻下可能会出现陷胸汤证,病情会更加严重的。那么,脉数,里有热盛的肠痈证,应该如何用药呢?本篇第3条讲的就是,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也就是说,肠痈证,首先要确诊,然后分寒热来治,脉沉紧的是寒证,脓未形成,比较轻,用大黄牡丹汤来治。脉数的肠痈是热证,说明肠痈已经化脓了,比较严重。
这一条讲的是肠痈没有化脓的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第15篇第15条: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酒黄疸,就是长期喝酒导严重贫血身黄的病人。
心中懊侬或热痛,就是心口这个位置很难受,心脏功能不正常了,又说或热痛,实际就是说心口发热又痛,很难受,病机是这样,也可能因人而异没有热痛,但病机是相同的,表现不同而已。那么,为什么会心口热痛呢?有两种原因,一是心中有瘀热,二是胃中有热。心脏病人很多时候在犯胃病的时候会突发心脏病,因为心脏位于胃的上方,心胃相因,当胃功能不正常时就会牵连到心脏,胃不能蠕动了,心脏搏动也会受到影响,人体脏腑是相连协调同步的。所以,这时就要去解决两个问题,心脏和胃。
栀子大黄汤主之。这个方子可以治疗心中热痛或心烦懊侬。
这个方子共四味药,大黄性沉而不浮,大下有形之积,大泻无形之热,能把胃中瘀热和宿食清解掉,让胃肠排空,枳实是理气的,能破结开瘀,泻痞除满,去痰消饮,下一切腐败浊物。豉,就是香豉,能调和脏腑,能扫荡浊瘀,有除旧布新之功能,能升清降浊,升降胃气。栀子,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善清心热,胃热,膀胱热,色红入心,有养心安神作用。四味药共用,化瘀破积,安胃养心,共解心中懊侬疼热之疾。
这一条讲的是心胃同病的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13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半个,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话又说回来呀,这个病人肚子很胀,按上去有痛感,这个是消化系统炎证病变造成的,用大柴胡汤主要是清热解毒,排肝瘀,舒肝气,攻大便的成分太少,这个药喝下去之后,可能大便还是下不来。所以,就有了喝药之后,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说明大便还是没下来。怎么办呢?不能让它在胃肠停太久呀,否则的话,浊气进入血循环,人的神经会发生错乱的,所以呢,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个大承气汤,大黄和厚补是温性的,能够让胃肠蠕动起来,枳实和芒硝是寒性的,它们可以控制大肠,不让大肠热起来,这样大便才能滑利,湿润。如果大肠热起来的话,大便会干结,肛门会肿胀,就不利于排便了。这个大承气汤不光是能通行大便,它还有别的功能,大黄能下肝中的瘀血,芒硝还能消化人体内部的各种肿瘤,各种结石。所以,大承气汤在中医临床中有不可小视的重要性。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胁下偏痛,发热。我们看,张仲景又说了,这个消化系统疾病,它的根本原因是肝病,按西医说法,是有肝炎,因为西医认为,红,肿,热,痛,就是炎证。那么,现在病人胁下肝区疼痛,又连及肝区旁边也痛,身上又在发热,这是很严重的肝炎了。其脉弦紧。有肝炎的病人,这属少阳证,脉是弦的,弦脉就是脉跳比常脉有力,又来的急促。这里说紧弦,就是脉跳力量很大,紧,就是急迫,力度大。这种脉象是里热的脉象,属少阳证。此寒也。我刚才说了,这个脉象代表里热,怎么又要说是寒呢?病人在发热,这个热来自肝脏。肝脏中的热能被消耗,往外散发出去了,那肝脏本身不是会热能不足,从本质上来说,肝本身却寒了。所以,我们看待疾病,要透过现象去看它的本质。就象感冒一样,病人发烧,但会怕冷,本质是寒的。如果你看他发烧,就去用凉药,那就会坏事情的。治病,必求于本。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这里,张仲景说要下之,攻下,是攻下大便吗?不是,这里他要攻下的是肝中的瘀血,因热毒而产生的瘀血。因为,他说有胁下偏痛的感觉,这个肝脏肿大很严重了,疼痛已经面积扩大了。治疗肝病,各种重证,张仲景喜欢用大黄,并不是用它行大便,而是下瘀血,这也是治疗肝病的重要方法。茵陈蒿汤用大黄,就是用它排肝中热毒的意思。那么,怎样来攻人体里面的瘀血呢?用药是要用温药。因为温药能通经活血,驱寒止痛,它能把人体腠理打开,瘀血通过腠理这个大通道才能走出来。腠理,就是从皮肤毛孔一直到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之间的通道。大黄有下瘀血的功能,能把肝中瘀毒排出来,它善长于治疗各种重危证,所以民间说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现代人喜欢补药,不知道病人一般不宜补,而宜泻。大黄下瘀血,附子(炮),细辛,温经行血脉,散寒而祛痛,同时把人体腠理打开,给肝中瘀血开一条道路,让它出来。大黄附子汤,是下肝中瘀毒,消解肝脾肿大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解说之大黄牡丹汤
解读《经方实验录》(九):肠痈(上)
大黄牡丹皮汤方证
读经典活用经方:大黄牡丹汤(腹腔炎性包块、脓疡性疾病等)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3)——阳明里热夹瘀之抵当丸等方证
五、下瘀血汤类方--01下瘀血汤/02桃核承气汤/03大黄牡丹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