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法器

加法器

加法器,是产生数的和的装置。常用作计算机算术逻辑部件,执行逻辑操作、移位与指令调用。在电子学中,加法器是一种数位电路,其可进行数字的加法计算。在现代的电脑中,加法器存在于算术逻辑单元(ALU)之中。 加法器可以用来表示各种数值,如BCD、加三码,主要的加法器是以二进制作运算。

中文名加法器
作 用产生数的和
类 型一种数位电路
定 义产生数的和的装置
出 入加数和被加数
举 例BCD、加三码

加法器是为了实现加法的。

即是产生数的和的装置。加数和被加数输入,和数与进位输出装置半加器。若加数、被加数与低位的进位数为输入,而和数与进位输出则为全加器。常用作计算机算术逻辑部件,执行逻辑操作、移位与指令调用。

对于1位的二进制加法,相关的有五个的量:1,被加数A,2,被加数B,3,前一位的进位CIN,4,此位二数相加的和S,5,此位二数相加产生的进位COUT。前三个量为输入量,后两个量为输出量,五个量均为1位。

对于32位的二进制加法,相关的也有五个量:1,被加数A(32位),2,被加数B(32位),3,前一位的进位CIN(1位),4,此位二数相加的和S(32位),5,此位二数相加产生的进位COUT(1位)。

要实现32位的二进制加法,一种自然的想法就是将1位的二进制加法重复32次(即逐位进位加法器)。这样做无疑是可行且易行的,但由于每一位的CIN都是由前一位的COUT提供的,所以第2位必须在第1位计算出结果后,才能开始计算;第3位必须在第2位计算出结果后,才能开始计算,等等。而最后的第32位必须在前31位全部计算出结果后,才能开始计算。这样的方法,使得实现32位的二进制加法所需的时间是实现1位的二进制加法的时间的32倍。

可以看出,上法是将32位的加法1位1位串行进行的,要缩短进行的时间,就应设法使上叙进行过程并行化。

逐位进位加法器,在每一位的计算时,都在等待前一位的进位。那么不妨预先考虑进位输入的所有可能,对于二进制加法来说,就是0与1两种可能,并提前计算出若干位针对这两种可能性的结果。等到前一位的进位来到时,可以通过一个双路开关选出输出结果。这就是进位选择加法器的思想。提前计算多少位的数据为宜?同为32位的情况:线形进位选择加法器,方法是分N级,每级计算32/N位;平方根进位选择加法器,考虑到使两个路径(1,提前计算出若干位针对这两种可能性的结果的路径,2,上一位的进位通过前面的结构的路径)的延时达到相等或是近似。方法,或是2345666即第一级相加2位,第二级3位,第三级4位,第四级5位,第五级6位,第六级6位,第七级6位;或是345677即第一级相加3位,第二级4位,第三级5位,第四级6位,第五级7位,第六级7位。

进一步分析加法进行的机制,可以使加法器的结构进一步并行化。

令G = AB,P = A⊕B,则COUT(G,P) = G + PCIN,S(G,P)=P⊕CIN。由此,A,B,CIN,S,COUT五者的关系,变为了G,P,CIN,S,COUT五者的关系。

再定义点运算(·),(G,P)·(G’,P’)=(G + PG’,PP’),可以分解(G 3:2,P3:2) =(G3,P3)·(G2,P2)。点运算服从结合律,但不符合交换律

点运算只与G,P有关而与CIN无关,也就是可以通过只对前面若干位G,P进行点运算计算,就能得到第N位的GN:M,PN:M值,当取M为0时,获得的GN:0,PN:0即可与初使的CIN一起代入COUT(G,P) = G + PCIN,S(G,P)=P⊕CIN,得到此位的COUT,S;而每一位的G,P值又只与该位的A,B值即输入值有关,所以在开始进行运算后,就能并行的得到每一位的G,P值。

以上分析产生了超前进位加法器的思想:三步运算,1,由输入的A,B算出每一位的G,P;2,由各位的G,P算出每一位的GN:0,PN:0;3,由每一位的GN:0,PN:0与CIN算出每一位的COUT,S。其中第1,3步显然是可以并行处理的,计算的主要复杂度集中在了第2步。

第2步的并行化,也就是实现GN:0,PN:0的点运算分解的并行化。

设一个n位的加法器的第i位输入为ai、bi、ci,输出si和ci+1,其中ci是低位来的进位,ci+1(i=n-1,n-2,…,1,0)是向高位的进位,c0是整个加法器的进位输入,而cn是整个加法器的进位输出。则和

si=aiii+ibii+iici+aibici ,(1)进位ci+1=aibi+aici+bici ,(2)

gi=aibi, (3)

pi=ai+bi, (4)

则 ci+1= gi+pici, (5)

只要aibi=1,就会产生向i+1位的进位,称g为进位产生函数;同样,只要ai+bi=1,就会把ci传递到i+1位,所以称p为进位传递函数。把式(5)展开,得到:ci+1= gi+ pigi-1+pipi-1gi-2+…+ pipi-1…p1g0+ pipi-1…p0c0(6) 。

随着位数的增加式(6)会加长,但总保持三个逻辑级的深度,因此形成进位的延迟是与位数无关的常数。一旦进位(c1~cn-1)算出以后,和也就可由式(1)得出。

使用上述公式来并行产生所有进位加法器就是超前进位加法器。产生gi和pi需要一级门延迟,ci 需要两级,si需要两级,总共需要五级门延迟。与串联加法器(一般要2n级门延迟)相比,(特别是n比较大的时候)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延迟时间大大缩短了。

直接使用式(6)形成的电路是不规则的,并且需要长线驱动,需要大驱动信号和大扇入门。当位数较多时,这种实现方式不太现实。

可以改进超前进位电路,使其具有规则性。对于一个n位(n>4)的加法器,按4位一组的形式对其分组,组内实行超前进位,组间也实行超前进位。相应地超前进位逻辑需要分级,级的数目L=Log4(n)。如图1所示,第m(0~n-1)位的g,p可以表示为:g4k+j=a4k+jb4k+j,p4k+j=a4k+j+b4k+j;k为(m/4)的,代表组的位置;j为余数,代表该位在该组中的位置。各个4位CLA的组进位产生函数G4k+3, 4k = g4k+3 + p4k+3 g4k+2 + p4k+3p4k+2g4k+1 +p4k+3p4k+2p4k+1g4k ;组进位传递函数P4k+3, 4k = p4k+3 p4k+2 p4k+1 p4k ;组进位C4k+4 = G4k+3, 4k + P4k+3, 4k c4k。

每个4位的CLA模块分别计算各组内每一位的p、 g和组间的P、G,第二级LACG(look ahead carry generator)根据各组(包含第一级LACG逻辑)的P、G和c0计算出各组间的进位C4k+4 ,同样,第三级LACG则根据第二级的P、G和c0计算出向高4组的进位C16k+16,依此类推。计算出的所有组进位都要送回各个4位的CLA模块,并行算出每一位的和。

改造后,CLA的延时包括:用式(3)和式(4)产生pi和gi的1级门延时;用超前进位电路产生所有进位的2(2L-1)级门延时;用 (1) 式计算si的2级门延时。于是总的延时为 :

Delay(CLA adder)=1+4Log4(n) (7)

与简单的串联加法器相比,超前进位加法器需要较多的逻辑电路来产生进位位。但它的延迟时间的数量级为log4(n)。当n较大时,速度的改进是很明显的。

以单位元的加法器来说,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半加器全加器半加器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输入可以标识为 A、B 或 X、Y,输出通常标识为合 S 和进制 C。A 和 B 经 XOR 运算后即为 S,经 AND 运算后即为 C。

全加器引入了进制值的输入,以计算较大的数。为区分全加器的两个进制线,在输入端的记作 Ci 或 Cin,在输出端的则记作 Co 或 Cout。半加器简写为 H.A.,全加器简写为 F.A.。

半加器半加器电路半加器有两个二进制的输入,其将输入的值相加,并输出结果到和(Sum)和进制(Carry)。半加器虽能产生进制值,但半加器本身并不能处理进制值。

全加器全加器三个二进制的输入,其中一个是进制值的输入,所以全加器可以处理进制值。全加器可以用两个半加器组合而成。

注意,进制输出端的最末个OR闸,也可用XOR闸来代替,且无需更改其余的部分。因为 OR 闸和 XOR 闸只有当输入皆为 1 时才有差别,而这个可能性已不存在。

逻辑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信号的翻转活动,它通过将电路逻辑功能尽可能的分解、优化, 减少逻辑深度,减少信号假翻转,从而使翻转活动最小,减小电路功耗

gsi=ai⊙bi ,则式(1)可以改写为si= gsi⊙ci ,先考察第一组CLA

s0=gs0⊙c0 (8)

s1=gs1⊙c1=gs1⊙(g0+p0c0) (9)

s2=gs2⊙c2=gs2⊙(g1+p1g0+p1p0c0) (10)

s3=gs3⊙c3=gs3⊙(g2+p2g1+p2p1g0+p2p1p0c0)(11)

因为g, p的值只有“00”、“01”、“11”这三种组合,结合布尔代数性质A⊙0=、A⊙1=A可知,s3的值最终可以归结为3个表达式:gs3, 3和(gs3⊙c0),同样,s2值的3个表达式为gs2, 2和(gs2⊙c0),s1为gs1, 1和(gs1⊙c0)。于是式(8)至式(11)就可以化为

s0=c0(gs0)+ 0 (0) (12)

s1=c0(gs1⊙p0)+0(gs1⊙g0) (13)

s2=c0(gs2⊙(g1+p1p0))+ 0 (gs2⊙(g1+p1g0))(14)

s3=c0(gs3⊙(g2+p2g1+p2p1p0))

+0(gs3⊙(g2+p2g1+p2p1g0)) (15)

其他组,如s4~s7、s8~s11等,情况和s0~s3一样。

逻辑改造后,在进位产生逻辑上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翻转,减少了节点开关活动率,并且可以重复利用g,p积之和的相同部分,达到路径平衡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消除假翻转(glitch),同时与门或门的最大扇入都减少了一个,较大程度地减小了功耗

逻辑改造后,电路也应该相应地进行优化设计,因为如果用普通的门电路来实现式(12)~(15)的逻辑,晶体管数目(面积)会增加。另外,在电路级也可以采用减少节点翻转和寄生电容的方法来降低功耗

式(12)~(15)中多处要用到同或门,设计中,我们用基于旁路的静态逻辑实现产生gs的同或门,如图2。旁路逻辑通过由附加管形成的旁路,可以把“串并交错”的电路结构简化为单一的串或者并的形式。它的电路和版图都有很好的规整性,并且可以减小寄生电容。是两种同或门N块版图不同部分的比较,(b)是基于旁路逻辑实现的,与(a)相比,少了一条金属连线和两个金属接触,使版图变得十分规整,扩散区不会被隔断。在拓扑上,两条分支用公共的漏区,达到最少的接触孔和金属互连,比“串并”和“并串”的晶体管配置方式规整,且寄生电容小。

加法电路上的延迟值

旁路逻辑不能实现传输门,因而不能用传输门实现同或和异或,但是容易证明,三态门在速度和功耗方面都比传输门优越。参照传输门的结合方式,我们用两个三态反相器和一个反相器实现了同或门。

实现了式(13)括号内的两个同或逻辑,平均只需要1级门延时,而用普通门实现的“与非或与非”形式的同或门需要2级或3级门延时。由上面的同或门设计得到启发,根据形如式(13)的逻辑,设计了一个10管单元utiandor2。

该单元电路实现s=c0CK+0CKN,只要把式(12)~(15)中的括号部分从CK和CKN输入输出就相应得到了s0~ s3 。仅当CKN=时,电路(a)两边均是三态反相器,构成图5(b)的同或门,两个反相器交替导通,s=c0⊙CK ;当CKN=CK(发生几率比较大),左边P管和右边N管,或者左边N管和右边P管交替导通,输出s=CK,从而屏蔽了c0的变化。考察第一组4位CLA中的进位产生逻辑最复杂的s3,参考式(15),当g2,g1,g0均为0,p2,p1,p0均为1时,s3= gs3⊙c0,显然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即低位各位都不产生进位,但可以传递进位时,直接把c0传至高位与gs同或即可产生和。c0在各位和生成逻辑的最后一级才加入,可以消除过早加入带来的不必要的翻转。左右两块交替导通,只存在下拉或上拉延时,有类似动态电路延迟小的优点。仅用了10个晶体管,比常规门实现的积之和节省8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编程逻辑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verilog全加器和乘法器设计
【精品博文】32位超前进位加法器的设计
字符三角形
c 插入排序算法
多活动安排问题(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