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悄悄发现,原来不内耗的人,都拒绝了做这件事!

想要停止精神内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起你的大度和善良,不要过度共情。

共情力强,是好事,这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绪。

但绝不能因此越界,将他人的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成为你沉重的枷锁,于人于己,这都是巨大的负担。

在你可承受的范围内,去理解、去帮助他人已经很难得,这是你的善良和教养,但不是你的义务和责任。

当你自身的能量和力量不够时,请记得先保全自己。

你才是这世上你最重要的人。

这不是自私自利,这是先保全自己,为自己负责,也为爱你的家人和朋友负责,他们都希望看到一个健康、快乐的你。

等你有余力了,再去帮助他人,一切都来得及。

以前的我,是不懂这个道理的。

总以为能够共情他人的悲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也会有很多知心的朋友。

我也是很久以后才发现,这样交来的所谓知心的朋友,不过是在榨取我的“情绪价值”而已。

直到有一天,我的能量被吸干,他们会转而去寻找下一个能继续提供情绪价值的对象。

我对他们来说,并不特别。

小时候,我就是母亲的情绪垃圾桶,她把她的怒和哀,传递给我。

让小小的我,早早地学会了共情她的怒和哀。

那时候我只以为,我是在站队,我是唯一能理解母亲,站在母亲那头的人,还为此沾沾自喜。

这样发展到后来,我只要发现母亲不高兴,就会下意识希望能够开解她,帮助她,还会时常怀疑,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才让母亲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母亲的高兴与否,症结并不在我的身上。

而年幼的我,却由于共情能力太强,导致自己过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惹母亲难过了。

有段时间,我也非常讨厌自己的共情能力太强,因为它只会反反复复的伤害我自己。

我想要假装变得冷漠,对他人的情绪事不关己,我以为这样就会好起来。

但我依然很痛苦,因为我的善良和心软,让我没法对他人的情绪视而不见。

再后来,我看了《被讨厌的勇气》,从里面学到一个词,“课题分离”。

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我需要对自己的事和情感负责,别人也需要对他们的事和情感负责。

而我并不需要为他人的事和情感负责。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针对“课题分离”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比如你是一个家族企业老板的儿子,是父母指定的继承人,但是你却选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对家族企业的继承丝毫不感兴趣,你的父母为此大发雷霆,甚至要挟你,如果你现在不回来,就永远不要回来了,甚至要与你断绝亲子关系。

作为儿子,你该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呢?

用“课题分离”的视角来看,要不要发脾气?要不要断绝关系?根本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

过度共情的人,就相当于背负了别人的行囊在负重前行。

正确的做法就是,及时、果断地抛弃这不必要的行囊,轻装上阵,勇往直前。

你要记住,共情能力很好,但永远都不要过度共情他人,不要内耗,先保全你自己,为你的课题负责。

至于他人,要相信他们自救的能力,实在要帮,也一定是在你有多余的精力和金钱后,再去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分的共情,也是一种内耗
课题分离,不要回避自己的责任
情绪分离
别人的情绪主要是别人负责,这也是阿德勒的课题分离。
《被讨厌的勇气》:自由和幸福的密码
一个被忽略的真相:你对父母的“孝顺”,可能根本不是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