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于“静”的认识

  

关于静

一、从三道看“静”

从母道看,静为道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从常道看,静为常道的表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二、从大、中、小三个天下看“静”

宇宙(大天下):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社会(中天下):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个人身心(小天下):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致虚极,守静笃”。

结论:“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由此可见,在学经站桩中,静为道性,“归根曰静”,守静为道!

当然,从个人身心静的层次来讲,初静,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虚极静笃是层层深入、境界不同的。这种境界不同主要表现在“道”上,是没有止境的;她与孔子(圣人)“大学之道在明(彰显)明德(美德),在亲(通假字“新”)民,在止于(达到)至善(完美的境畀)”是不同的;孔子(圣人)重视德的修为,老圣人强调“尊道贵德”、“抱道建德”,强调道为根,德为本;道为母,德为子;因此,老圣人主张“绝圣弃智”(重道),“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认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孔子(圣人)主张“内圣外王”(修德)。

(个人观点,也许完全是错误的,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祖《道德经》解读
《中庸》注释(七)
系辞十一
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
孔子是“历史”的罪人吗?
《道德经》研习笔记『道经第二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