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事,发生于夏代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鸣条(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一说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之西)。当时夏桀无道,国内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于是,商汤决定兴兵伐夏。《尚书·序》载汤「与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这是商汤向士兵们发表的征伐夏桀的誓师辞。汤历数了夏桀的罪恶,说明伐桀是执行天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汤要求军士们努力执行天的命令。他亲自率师西征,夏、商二军在鸣条之野发生一场战斗,夏桀战败而出逃,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简介

鸣条之战
  夏朝末年,夏王桀暴虐无道,民众怨恨。以汤为首的商族在夏的东方崛起,对内任贤,对外友好,国力日盛,积极进行灭夏准备。但夏在东部地区有许多依附于夏的小国阻碍着对夏的征讨。商汤决定采取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策略。汤首先发兵攻灭近临葛(今河南宁陵北),保障了商都南毫(今河南商丘东南)的安全。接着,集中兵力先后攻灭了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 、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国。商汤停止向夏纳贡。夏王桀梁率军至有仍氏居地(今山东济宁东南)会盟攻商,但无人响应,陷于孤立。汤乘机誓师伐夏,率战车 70辆,敢死士6000人攻桀。初战获胜,继与桀决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大败夏军。桀逃至三卷(Zong宗,今山东定陶东北),汤率军乘胜追击,克三觳,桀又逃奔南巢氏 (今安徽巢湖北岸)。汤占夏地,建立商朝,定都西毫(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灭亡。

历史背景

夏桀与商汤
  夏朝延续了400多年,到夏桀姒履癸统治时,已是危机四伏。他宠信王后妺喜,重用嬖臣,残杀忠臣关龙逄,并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通鉴外纪》记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夏桀把自己比作太阳,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要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

  在夏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商汤继位后,将部族统治中心迁到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并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计划。

战前准备

鸣条之战
  在与夏朝决战之前,商汤做了很多战前的工作,主要有:

  刺探军情:商汤首先派遣伊尹充当间谍,进入夏都斟鄩,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状况。

  翦除夏朝羽翼:当时夏王朝总体力量仍然大于商部落。商汤采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的方法,削弱夏朝实力。他把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北),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继而又集中兵力逐次灭亡了韦(即豕韦,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顾(即鼓,今河南省范县东南),最后攻灭了实力较强的昆吾(今河南省许昌市)。

  选择战机:当商汤停止向夏桀纳贡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立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则视情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不久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商汤再次停止向夏桀的贡奉。这次桀的指挥完全失灵,九夷之师不起,有緍氏公开反抗。商汤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于是果断下令起兵。

战争解析

商汤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合符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在这场革故鼎新的变革中,鸣条之战是其关键的一着。

  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强盛起来,由夏的属国演变为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商汤即位并迁徙部族统治中心到亳地(今河南商丘)后,即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大计。当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这表明夏的统治风雨飘摇,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商汤的灭夏战略方针,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他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元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具体地说,他实施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创造性开展“用间”活动。为了彻底察明夏桀的内部情况,商汤大胆派遣伊尹数次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做到知彼知己,然后有针对性实施自己的战略方针。
商汤灭夏
  第二,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翦除夏桀羽翼,完成对其战略包围。当时夏王朝总体力量仍然大于商部族。在这种情况下,商汤不马上正面进攻夏王朝,而采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的正确方针,为最后决战创造条件。他把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这不仅翦除了夏桀的一个羽翼,也还大大提高了政治威望。继而他又集中兵力逐次灭亡了韦、顾,并攻灭夏桀最后一个支柱,即实力较强的昆吾。这样商汤就完成了对夏桀的战略包围,打通了最后灭桀的道路。

  第三,正确选择和把握决战时机。在完成对夏桀的战略包围后,商汤对最后决战仍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几经试探和权衡方才作出决定。俗话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立国近400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临灭亡之时,但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当商汤停止向夏桀纳贡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视情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稳住夏桀,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商汤乃再行停止向夏桀的贡奉。这次,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了,九夷之师不起,有緍氏公开反抗。只有到此时,商汤方才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于是果断下令起兵。

  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战前他隆重举行了誓师活动,一一历举夏桀破坏生产,残酷盘剥压迫民众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

  战前誓师后,商汤简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队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微寿县南),不久病死在那里,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的统治王朝——商建立了起来。

意义及影响


  鸣条之战被列入《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以暴力形式推翻没落王朝的战争,后人将这种战争称为“汤武革命”。《易·革·彖辞》记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鸣条之战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中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战役之鸣条之战
商汤灭夏
《大商王朝》之二:商汤革命
商代重大战事
鸣条之战(商灭夏之决战)
二分钟看战争:夏朝灭亡的鸣条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