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巴斯纪念回顾影展:七部电影,一生已尽
今年七月份,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因癌症在巴黎去世,魂归真主,享年76岁。阿巴斯的一生留下了近40部作品,九月份中国电影资料馆选取了其中7部代表作,作了一次阿巴斯电影的纪念影展。
 
导演阿巴斯

阿巴斯1940年出生于德黑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童年时期的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画画是他当时排解孤独的唯一途径。所以,阿巴斯凭借绘画这门手艺最终被德黑兰美术学院录取。边工作边上学的他花费了13年才完成了大学学业。

20世纪60年代,伊朗的电视行业刚刚兴起。刚出校门的阿巴斯又一次凭借其绘画的能力加入了这个新兴的创意产业,为多家公司制作书籍封面、广告画等平面广告。在这段时间内,阿巴斯撰写和拍摄了150多部广告片。这段经历让大巴斯对摄影技术和影像语言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其后来成为电影大师奠定了基础。
 
阿巴斯纪念回顾展,七部电影票根

1969年,阿巴斯加入了“伊朗青少年智力发展研究中心”(Kanun),成为该部门聘请的第一位导演。因为该机构的教育背景,所以阿巴斯早期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儿童教育功能。比如其处女作,10分钟短片《面包与小巷》(1969),自此标志着“伊朗电影新浪潮”的开端。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孩子的世界依然是阿巴斯最重要的创作主题。比如电影《过客》(1974)、《婚礼服》(1976)、《报告》(1977)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影像风格都比较一致,主角一般都是孩子,且一般采用非职业演员。
 
《过客》海报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国家政体从君主立宪制转变成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伊朗的电影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严苛的政治和宗教审查让以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电影人开始“戴着镣铐跳舞”,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于伊朗电影的新道路,被视为“伊朗电影第二次新浪潮”。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是第二次新浪潮的起点,也是阿巴斯第一部引起世界关注的电影。其故事和电影语言都异常的简单。故事无非只是一个少年试图把作业本还给同学而已;在电影语言上也多是简单的长镜头。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海报

在电影中,阿巴斯特意让小男孩一直奔跑在之字形的山坡上,路的尽头是树,树的尽头是另一面山坡,另一面山坡的尽头则是朋友的村庄,而究竟何处才是我朋友的家,却不得而知。这个小男孩就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下,一直往返地奔跑于山坡的两面。

穿插其中的是喋喋不休的大人,他们并不关心一个孩子的奔跑和决心,甚至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思考和行动的权利。小男孩哭泣、无助、奔跑、茫然,但他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把同桌的作业本还回去,以免同桌被老师开除。这种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对比是直击人心的。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之字形的路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为伊朗电影创作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启了伊朗儿童电影的序幕。这对于当时保守的伊朗政府监管下的伊朗电影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些“童言无忌”的电影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社会问题的反讽。

在此之后,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的《小鞋子》《天堂的颜色》,贾法·潘纳希导演的《谁能带我回家》《白气球》等儿童电影先后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得奖或受到好评,让“儿童题材”成为伊朗电影的一个重要标签。
 
《生生长流》海报

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地震波及《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取景地,而电影中的小男孩的家也位于地震区域。所以阿巴斯在驱车前往地震灾区寻找小男孩的途中,萌发了拍摄《生生长流》(1991)的想法。

这部电影记录了阿巴斯行走在地震灾区的旅途,所到之处尽是一片狼藉的废墟,然而村民们不仅没有沉溺与悲痛不能自拔,反而积极地投身于新家园的建设中。这让阿巴斯感到异常震撼,感叹生命力的伟大。
 
《生生长流》剧照

虽然电影的最后,阿巴斯还是没有如愿找到电影中的小男孩,但是这一过程中记录下的一切却显得无比珍贵。在灾区深处,一对地震五天后便结婚的年轻夫妇让阿巴斯又产生了一部新电影的想法。这也就是随后而来的《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
 
《橄榄树下的情人》海报

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延续了上一部电影中对地震灾区场景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剧组来此地拍摄一部关于震后五天便结婚的青年夫妇的电影的故事。在此背景下,电影又添加了一个青年对女孩不懈追求的故事。
 
《橄榄树下的情人》剧照

这三部电影,层层叠叠,在描述现实的同时又虚构了故事,而在虚构的电影中又一次加入了真实的叙事。可谓是一环套一环,虚构之上又有虚构,现实之中还有现实,成为电影史上非常特殊的一种创作手法,大大地拓宽了电影本身的维度。

因为这三部电影都在伊朗北部寇科拍摄,所以又被寇科三部曲,国内影迷一般习惯称之为乡村三部曲。在拍摄乡村三部曲的过程中,地震灾区人民的表现让阿巴斯对生命产生了思索,他由此创作了电影《随风而逝》和《樱桃的滋味》,这是是阿巴斯对生命本质的一次影像探索。
 
《随风而逝》海报

《随风而逝》讲述了一群人以工程师的名义来到一个小山村,实则为了拍摄一个葬礼的仪式。为此,所有人都在村子中等待那个垂死老人慢慢死去。最终老人死去,但他们却意兴阑珊地离开了村庄。

整部电影文艺又优美,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崇高礼赞。虽然整部电影并没有对生命的意义做出明确的诠释,甚至表达出生命只是无穷无尽的无意义而已,但是生命依旧值得被尊重。无所事事时,就走向美丽的大自然吧,去感受风吹麦浪的美好,一切言语都随风而逝。
 
《随风而逝》剧照,风吹麦浪

《樱桃的滋味》则延续了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并把阿巴斯对生命的态度以及人道主义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获得了第5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让阿巴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电影讲述了一个决心自杀的男人开着车寻找一个帮忙埋葬自己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他先后遇到了刚入伍的新兵、工地上的流浪者、神学院学生以及一个自然博物馆的教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生命的意义和美好被不断提及。其中最精彩的当属老教授的那段关于自己自杀经历的独白,樱桃的滋味如此美好,又如何敢着急赴死呢?
 
《樱桃的滋味》海报

阿巴斯不仅在电影题材和表达主题上不断拓展和探索,其在影像语言上也在不断尝试。2002年的电影《十段生命的律动》便是阿巴斯电影语言上的一次极端尝试,整部电影只用了两个机位,全程只是汽车内部不同两个人的对话。虽然他们对话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家庭到婚姻,从女权到宗教,几乎无所不含,但整部电影在叙事手法上的极端化让人难以接受。
 
《十段生命的律动》海报

这里稍提一句,基本所有中文网站关于这部电影的剧情简介都暗示了女主角是一个出租车司机。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理解。首先,IMDB上的简介只提及了“A Female Driver”;而且从剧情上看,出租车明显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乘客不给钱、不告知目的地等。所以,电影的对象其实是一辆私家车,这才能合理解释所有问题。希望再次观看这部电影的影迷留意。
 
《十段生命的律动》剧照,私家车女司机

在阿巴斯不断在国外斩获各个大奖的同时,伊朗国内却对阿巴斯的电影褒贬不一。有一些伊朗文化人士认为阿巴斯的电影展示了伊朗贫穷、迂腐的一面,只是为了满足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所以,阿巴斯的很多电影反而不能在伊朗国内上映。这与国内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早期作品所面临的批评和困境简直如出一辙。

所以,中后期的阿巴斯开始尝试与欧洲的电影公司合作。这让阿巴斯有更多的机会在欧洲工作和生活,并以国外环境为背景拍摄电影,比如《原样复制》(2010)和《如沐爱河》(2012)
 
《原样复制》海报

前者是典型的欧洲小资电影,从哲学和艺术的角度探讨了夫妻关系和身份的认同感,并通过一次妙趣横生的影像实验展示出来,女主角朱丽叶·比诺什也凭借此片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后者则由法国投资、日本拍摄,以日本文化为背景,全部演员都是日本人,讲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都市奇谈。电影中,行进汽车中的对话,嘈杂的背景音,开放式的结尾,都是阿巴斯的电影美学。
 
《如沐爱河》海报

这两部电影在题材方面是阿巴斯新的尝试,但在电影创作手法方面依旧是阿巴斯惯用的手法。 他电影的重点不在于故事,而在文本。虽然这两部电影都弱化了其伊斯兰文化的属性,但电影中依旧是阿巴斯永恒的人文主义关怀。

最后,悼念阿巴斯总是躲不过两句掷地有声的话。

一句来自戈达尔: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

一句来自黑泽明:萨蒂亚吉特·雷伊去世后的空白,终于被阿巴斯所填补。

两位电影大师,又以另两位电影大师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阿巴斯的赞美和佩服之情。其中分量,不言而喻。
阿巴斯与黑泽明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转载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随风而逝》:阿巴斯的三点人生哲学
有人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他。
阿巴斯:一只狼在放哨
阿巴斯:平凡而动人
伊朗电影导演盘点之阿巴斯
阿巴斯已逝,但《橄榄树下的情人》那个长镜头值得铭记1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