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碳纤维应用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3股有望受益

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联盟26日成立,聚焦前沿材料技术攻坚和应用,破解碳纤维中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局面。该联盟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联合产业链相关方发起,旨在把Z/F与产业界、顶层设计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搭建终端应用牵引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

海通证券认为,碳纤维还具有耐高温、导电性较好、X射线透过性及电磁波遮蔽性良好等特性。因为以上优良特性,它逐步成为发展航天、航空和军事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新材料,同时也被视为民用工业更新换代的基础材料。根据中国碳纤维网,随着日后技术提高,碳纤维生产成本的下降,下游的碳纤维产品应用将从高端领域慢慢普及至中高端,带来应用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将从2016年的不到80,000吨,到2020年为止预计增长至超过110,000吨,每年增速在10%左右(在下游需求量稳定的情况下)。 我国在大丝束碳纤维生产领域尚处于空白阶段。在小丝束生产领域,在中国实现技术突破同时,国外碳纤维巨头不断加大降价打压力度,目前国内具备1000吨以上碳纤维产能的企业不足十家,且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据光威复材招股说明书,2016年中国碳纤维需求达到2.13万吨,2016年国内碳纤维产能达到1.8万吨,而产量仅为4600吨。2017年9月上市的光复威材是A股市场上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碳纤维生产的企业,其他相关企业有中简科技、恒神股份、中复神鹰等。2016年光威复材销售毛利率达60.97%,中简科技销售毛利率达到67.94%。

太平洋证券认为,2017年12月7日,吉林化纤与国兴材料签署《碳纤维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国兴材料将其持有的18%吉林精功股权转让给公司并加强在碳纤维产业的生产、研发、信息、投资等方面与公司的合作。吉林精功主要从事 24K、48K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的研发、生产、销售。2017年12月20日,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1.2万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一期2000吨生产线正式开车投产。同时,二期2000吨生产线于12月20日当天开始启动建设。公司在碳纤维产业链持续布局,后续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中信建投认为,2017年9月21日,康得新大股东康得集团与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将在荣成市建设康德碳谷,规划碳纤维产能6.6万吨,预期2023年建成投产,上市公司占康德碳谷注册资本的14%。此前,大股东旗下的中安信投资逾50亿元建设5100吨碳纤维产能,其中1700吨已经投产;康得复材投资30亿元建设150万件碳纤维复合材料产能,其中30万件已经批量供货,规划产能预期在2018-2019年满产。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上海石化取得技术突破,再谈大丝束碳纤维!
国产“大丝束”开启碳纤维产业新蓝海,或将带动千亿级复合材料市场规模
国产“黑黄金”:这样东西 全球90%产能来自中国
中石化:碳纤维——另一个聚宝盆
【行业分析】高性能纤维及产业发展现状
光威复材全面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