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元青花鱼藻纹大梅瓶

元早期青花鱼藻纹梅瓶

一型一品说苏青(一)

元青花大梅瓶

梅瓶是传统名瓷,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元代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呈倒扣的半球。元代梅瓶制作时都带盖,盖成钟形,中有管柱形子口,盖可倒过来当酒杯用,除出土的元代梅瓶见有原配盖外,传世品鲜见带盖。元代梅瓶的口部造型独特,呈渐收梯形,口沿外卷,有别于其他年代,时代特征明显。元代除圆形梅瓶外,还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枢府釉等釉色。

元青花大梅瓶另一侧

这件元青花梅瓶肩部绘缠枝牡丹纹,牡丹叶呈葫芦状,典型的元代画法,主题纹饰为鱼藻纹。

局部图

早期元青花牡丹纹花瓣边缘留白较多,尖部有麦芒状长刺,这种画法,一直到永乐时期还能见到它的影子。叶呈葫芦状,两边朝内下钩,状如犄角,这种牡丹叶的画法一直贯穿整个元代,直到洪武时期才开始出现变化。早期元青花上的钱纹都极为简单,使用双线留白钩出铜钱的轮廓,直到中后期又出现了在钱纹的中心点四周增加四个小点或双点装饰。

主题纹饰鱼藻纹局部图

鱼藻纹起于宋代,是一种常见的瓷器纹饰。鱼'与'余'同音,是'连年有余'的意思。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叶之类花草。元代的鱼藻纹所绘鱼类主要以鳜鱼、鲫鱼、鲤鱼为主,鳜鱼表现尤为凶猛传神。

主题纹饰上下用钱纹和卷草纹隔开,下部饰以莲瓣纹,莲瓣纹内的纹饰为早期纹饰,有别于元中后期。

八大码

同为八大码,同属早期元青花,在这件瓶上的莲瓣纹的内里花纹已经出现了由简到繁的变化,1964年保定出土的那件青花釉里红大罐使用的也是这种花纹,那件大罐按照笔者的分期标准,应该属于元中期青花,早于至正型青花。

这件梅瓶施釉较薄,釉面白中泛青,可见较多爆釉点。使用国产料绘制,发色淡雅,由于淘练不精,青花浓处稍有泛灰。

口沿图

剥釉现象

经过几百年的岁月侵袭,早期元青花的口沿及转角处大多出现虫蛀、蚁咬状的剥釉,这种剥釉状态是由于胎釉收缩率的不同而出现的岁月侵痕。

底图

因胎土淘洗不精,沙底及圈足出现较多的孔隙,给人以胎质疏松之感,实际胎质则极为细腻光滑,抚之有油润之感,胎质干老,胎釉的老化成度自然,无人为做旧痕迹。

显微图

微观显示其釉下气泡疏朗,结晶斑显散其中。使用平等青绘制的青花淡雅,重笔处稍发灰,没有浓重的铁锈斑。没有早期的元青花,就没有苏麻离青料元青花,从介绍早期元青花开始,让大家知道元青花也有童年期,从而了解元青花发展的轨迹。

早期元青花留存本就稀少,梅瓶更为罕见,这件保存完整的早期元青花梅瓶更显珍贵。

一型一品说苏青是笔者希望通过本平台,把自己几十年的元青花研究经验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分享,为了对读者负责,免得误导藏友,坚持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凡举例的民间藏品,必须经过本人上手验证,不道听途说,将第一手资料与大家分享。

友善是沟通的起点,欢迎朋友们多参与评论和交流,在交流中共同进步,成为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十一)
中国瓷器纹饰大全 上
大饱眼福——明宣德瓷器”传统纹饰”欣赏
中国明清瓷器传统纹饰解读(二)
陶瓷纹饰上的16种中国文化
鉴定很有用 青花瓷纹饰大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