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工艺3:其实哥窑有好几种

关于哥窑的窑址和特征,网络很多文章讲述,看上去都很权威,但看多了发现,一直没有统一的、唯一的说法,越看越迷茫不定,或者凭直觉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观点。

最多的说法是:龙泉哥窑。明代文献《春风堂随笔》和《浙江通志》还有“哥窑,浅白断纹,号'白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这是人人皆知的哥窑传说。明代的《七修类稿续稿》也提到了章氏兄弟,并说“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碎’”。但它的“纹浅白、多断纹、号称'百圾碎’”的特征与故宫的“紫口铁足、釉面金丝铁线、聚沫攒珠”很大的不同。

龙泉哥窑

故宫的说法是:哥窑至今未发现窑址。故宫将清宫旧藏的哥窑统称为“传世哥窑”,进行化学分析,与龙泉哥窑及其他出土的类似瓷片对比,发现特征和成分相差很大,故宫专家未认可传世哥窑源自龙泉,传世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是一个谜。

传世哥窑与龙泉哥窑成分差异

故宫 传世哥窑 青釉贯耳瓶

还有一种说法:哥窑产于杭州老虎洞窑。杭州市老虎洞窑考古发掘的瓷片标本、修复品,以及元代墓葬和元大都遗址出土的瓷器和瓷片都称为哥窑型。因为按照传世哥窑特征和成分看,虽然近似,但还不能被所有专家认同是一类,即使故宫专家也没达成统一认定,所以杭州老虎洞这个窑址未被官宣认可。

杭州老虎洞窑瓷片

《中国陶瓷史》也认为这些哥窑早晚有别,产地不一。最早记载哥窑的文献是元代的《至正直记》,所以还有观点认为哥窑出现于元代,不是更早的宋代。故宫2017年进行了一次哥窑展,在前言中也慎重的称汝官哥钧定为“五大名窑”,没有用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

给大家说个方法论——确定瓷器,一般需要明确三个关键要素:实物、窑址、文献

比如秘色瓷,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1987山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发现了秘色瓷实物并配有物帐碑这一重要文献说明;2016年底,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得到考古专家一致确认。“秘色瓷”这个窑系被明确完整的确认了。

对故宫传世哥窑认定的几种观点分歧就是因为根据实物(可以看到和检测出明显特征)明显不同,上述三个要素不完整、无法说服考古专家一致地确认无疑,没有发现有说服力的文献,专家认为并没找到与清宫旧藏的哥窑器物完全一致的窑址及瓷片。

其实专家们对哥窑早有清晰的说法,只是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知识比较稀碎而已。这就是“知识碎片化”的弊端吧。我的体会,知识可以碎片化,学习知识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得到的知识内容还得是要有系统化的。马上按专家的说法系统化一下哥窑的各种称呼——专家对哥窑的说法其实就是四种,给“哥窑”前面加上一个定语来区分:传世哥窑、哥窑型、龙泉哥窑、仿哥釉:

故宫 传世哥窑 青釉鱼耳炉

哥窑型瓷片

南宋 龙泉青釉八方杯

南宋 龙泉 黑胎青瓷残片

明成化 仿哥釉贯耳瓜棱瓶

清雍正 仿哥釉瓜棱胆式瓶

顺便说一句,曾经在网上看到文章说哥窑的“金丝铁线”是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而成的,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传世哥窑的故宫专家们听了不知道会不会吐血。这是现在仿烧哥窑的方法。其实,哥窑的开片就是因为在烧制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形成的裂纹(记住啊,是出窑后降温遇冷形成的,在窑里面烧制时还没有开片),刚烧成时应该只有少部分开片,陆续要经过一两年不断轻轻开出粗细裂纹,刚出窑时还没有“金丝铁线”,因为时间长了,粗纹里进了灰尘,细纹里没进入灰尘,只是裂纹边缘氧化变黄。用故宫专家的原话来说“这个问题不用争论,我们做了化验,粗纹里就是脏东西,其他什么都没有!”——果断记住这个知识点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哥窑散论之四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一文看懂“哥窑”(3)
借“哥窑小论”以阐述古陶瓷的学习之路
哥窑解析
解开哥窑之谜
杭州老虎洞窑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