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百幅仿作遗世,苏富比天价竞拍, 他是最受人民欢迎的国画临摹匠


中国嘉德香港2017年秋拍上

张大千的工笔力作《密积金刚》

以3491万港币成交

超低估价近6倍

而在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

其《巨然晴峰图》

以5800万元起拍

9000万元落槌

成交价1.035亿元

截至目前,张大千共有4件作品超亿元大关


张大千《嘉耦图》

2011年5月 香港苏富比 1.9106亿港元成交


张大千《爱痕图》

2010年5月 中国嘉德 1.008亿元成交


【生前就是“领涨股”】


早在2013年艺术品成交额全球排行中

这位画家的作品

就以总计3.206亿美元的成交额

名列全球第三

一直以来,他的作品都常被当作

中国近代书画市场的“领涨股”

 

这位大师早年就享有极大声誉

被西方艺坛称作“东方之笔”

不仅开创泼彩风格,精于工写结合

还将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不过萃花实不相瞒

这个人最大的特点

偏偏在于擅长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临摹

徐悲鸿称他是

“五百年来第一人”

可是坊间亦有人戏称他是

“五百年来造假第一人”

因为他的仿古画作

不仅可以在鉴赏行家面前以假乱真

更有收藏家慕名而来

不求原作,只求一部上乘的仿作

张大千仿赵孟頫山水


【被艺术之神选召的孩子】

 

天时地利,好像为艺术而生

张大千本名正权

出生在四川内江,家里排行老八

惦念未婚妻谢舜华去世

出家为僧,法名大千

 

这个生于十九世纪末书香门第的少年

非但没受到动荡社会环境影响

反而自小跟随姐姐从母习画

据说中学时曾有一次意外被土匪绑票

张大千被迫跟土匪去抢劫

他站在一旁看热闹

有人警告他要动手拿东西,否则犯忌讳

他就在书房里拿了一部《诗学涵英》

土匪训他:'怎么偏偏抢书?“输”是犯忌的。'

他只得换成挂在墙上的四幅《百忍图》


张大千十八岁东渡日本

系统学习了艺术理论

回国后拜李瑞清、曾熙二位先生为师

此后便执迷中国书画

一发不可收拾

26岁的他举办了个人第一场书画展

当时一百幅画作一经展出,就全部售出

虽然年少成名,但他愈练愈勤

有人来访,他就边聊边练习画作

反倒成了一种雅趣

 

他游历四方

雄奇瑰丽处、人头攒动处

都有他的身影

他的一生都在为艺术事业奔走

因心脏病突发离世的他

就在去世两个月前

还亲临台湾国立博物馆 “张大千书画展”

并策划还未完成的《庐山图》特展

张大千仿仇英山水


【临摹是一生的事业】


与许多画家相似

张大千的绘画始于临摹

但这条路他走了一生

从石涛起

八大山人、陈洪绶、徐渭

隋唐宋元明清诸家

被他临摹过的画家不可计数

张大千曾邀请内行人鉴赏画作

黄宾虹、罗振玉、陈半丁、吴湖帆……

他的临摹作品在这些人面前

不仅以假乱真

更能以假胜真

 

在张大千临摹的所有画作中

最能以假乱真的

就是石涛的伪迹

关于伪迹有很多逸事

其中一个故事和藏家陈半丁有关

一次陈半丁邀朋友来到自家

欣赏自己最新收藏的石涛作品

很多名人都慕名而访

待陈半丁将石涛画页拿出

一时间厅里都是赞叹之声

而张大千看了后却笑了起来


原来,他不仅能说出每一页都画了什么

甚至连题款与印章都说得别无二致

陈半丁问张大千,莫非你也收藏过这套册页

张大千直言,这是我画的

然后他当场拿起纸笔

给众宾客画了一幅石涛的画

 

还有一次

美国某著名美术博物馆曾举办一场

中国画家石涛作品特别展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了很多资深名人

张大千到场后

在展厅匆匆浏览便走出来

随即对秘书莞尔一笑,说:

“这些画中三分之一是我早年的仿作,嘿嘿”


书画鉴赏家、史论家傅申评价张大千

“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

要变石涛就变石涛

要变八大就变八大

要变唐伯虎就变唐伯虎”

石涛原作(左)张大千仿作(右)


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至关重要

不同于西洋画侧重写生

临摹古画是国画修行必经之路

张大千眼中的临摹,是在

“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

但他师古却不拟古

不仅在临摹泼墨的基础上创造了泼彩

还开创了泼写兼施的新风貌

也为作画改善了宣纸的质地


关于泼彩的创作

也有过一段相当风流的轶事

据说张大千在巴黎的时候

跟好友郭有守去看巴黎画廊

一次他们在夜里去看当代艺术家表演

一个裸女将身体涂上颜色

然后在画布上滚

张大千说:“这个我也会啊!”

于是泼彩这门画法就此诞生

石涛原作(左)张大千仿作(右)


石涛原作(左)张大千仿作(右)


后来,他的临摹境界不断提升

将对象转向民间艺术与石窟艺术

1941年开始敦煌之旅

1943年11月返程

为了这次敦煌之行

张大千卖掉不少珍藏的古字画

甚至举债5000两黄金

直到20年后才还清


初到敦煌的三天里

他大致观察了一百多个大小石窟

发现每个石窟中都有精美壁画

于是毅然改变了原定三个月的临摹计划

将计划时间延长至两年

在这期间

他不厌其烦为密如蜂巢的石窟编号

筹钱购置道具

而在临摹过程当中

由于石窟内光线暗淡

张大千在临摹时常一手秉烛或提灯

反复观看数次才画上一笔

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

张大千总计临摹276幅壁画

且完成长达20万字的学术著作

 《敦煌石室记》


关于敦煌一行

外界评价褒贬不一

由于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

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后人往往把前人绘制的壁画用泥土覆盖

再画上新的壁画

这样洞窟内就形成相当多数层壁画的奇观

张大千为了临摹从北魏至清的历朝壁画

不惜将上层墙面剥离

于是对墙体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以至于令后人诟病至今

 

张大千临摹敦煌莫高窟佛像

257窟藻井局部临摹 张大千赴敦煌团队作

左上 张大千,右上 黄文馥

左下  史苇湘 杨同乐,右下 关友惠


329窟藻井临摹 张大千赴敦煌团队作  

左 张大千,中 范文藻 常沙娜,右  史苇湘 杨同乐


不过他的画技

经历几十年临摹的锤炼

的确获得了质的飞跃

后来他每到一地

都用既有技艺与新艺术融合

在仿制的基础上

使作品和景物在宣纸上得到新生

 

有人评价张大千一生画作

30岁以前清新俊逸

50岁进于瑰丽雄奇

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

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

萃花以为,越到后期

越是临摹技艺的反刍


张大千《天女散花》

1935年 36岁作


张大千《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

1947年,48岁作 


张大千《爱痕图》

1968年 69岁作


张大千《谷口人家》

1980年 81岁作


如今他的作品已列入限制出境保护名单内

这位明目张胆的“国画临摹匠”

作品也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萃花觉得,张大千的一生留下

不止一张张浓墨重彩的各样泼洒

还有凝结在画作当中的

对技艺持之以恒的追求


尽管张大千一生对敦煌研究价值颇丰

但其对敦煌墙壁的破坏

为我国文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张大千仿造历代名家画作

技法高明,却也不得光彩

他晚年远走欧美,终身未归故乡

恐怕也怀着对年轻时诸事的反思


历史总是交由后人探寻与评说

是非功过,见诸君智

但无论如何

张大千确是为中国近代艺术史

泼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撇

缓缓晕染开来



撰写 排版 |  画里看人的会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临摹石涛画作,一幅画临摹十几遍,最后几乎与原作分毫不差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国画)
我真希望有一个张大千这样的朋友!|张大千|石涛
张大千一生最富争议的三大“公案”
如何看懂传奇艺术大师张大千?| 少禾看展
五百年来一大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