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摄影初学者最常见的5大认知误区!拍摄水平没进步的根源?

最近这几年接触了很多刚开始学习摄影同学,有些同学看了教程、听了课拍摄水平有较大的提升,但有的新手同学一直原地踏步,拍的照片没有太大的进步,很可能在学摄影的过程中有一些认知误区没有解开。很多时候,认识上的误导会严重阻碍摄影水平的进步,思维上没有打开,拍摄照片时就会束手束脚,也许就是摄影水平不能很好提升的根源。

今天我们来聊聊新手最常见学习手机摄影的几个认知上的误区观念,看看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认知误区。

误区1

总认为拍摄手机很重要

拍摄照片的手机,也就是器材了,器材可轻可重,但不是决定照片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手机的拍摄性能肯定比不了几万元的专业相机吧,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用手机拍出了比相机更好的照片,还拿了摄影大奖,甚至摄影高手们拿着手机拍出了电影大片。所以,请一定要放弃对器材的偏见,哪怕咱们用的只是1000块钱的手机,也不妨碍拍出好照片。

现在的手机拍摄性能都在不断提高,在大部分场景中,8千元的和2千元的手机在成像质量上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一般人几乎看不出它们照片的差别。当然,细微的差别肯定有,比如A手机可能有个特殊的虚化模式、B手机有个慢门功能、C手机有个星轨模式等等,各家厂商总得有个自家独有的功能卖点,但总体都大同小异。

如果总认为用了某某品牌手机(或者用了相机)拍的照片就更好,有点天方夜谭了。一张好照片是由好的取景、构图、主题意境等因素决定的,而这些方面,任何摄影器材都左右不了,唯有拍摄照片的人。

误区2

总认为摄影软件/模式很重要

“哇,你的照片拍得真不错,用了什么软件、模式?参数是多少?快说”,每当在照片评论下看到这样的回复就让人哭笑不得,初学摄影的同学们对拍摄软件、模式、参数的认知总是比较混乱,总认为这些东西决定的照片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

用不用拍摄软件?什么时候用拍摄软件、什么模式?是根据拍摄的场景和题材决定的,并非有标准化、固定化的拍摄软件/模式可以搞定一切场景。

普通场景拍摄使用手机自带相机的自动拍摄模式最多,例如日常的随拍、风光、人像、旅行照、美食照等,再说,很多时候拍摄时机转瞬即逝,哪来得及等你打开软件调模式。拍夜景、慢门等场景才会使用专业模式、慢门模式或软件,安卓手机一般都有专业模式或手动模式,可以调快门速度、感光度和白平衡,苹果手机可以用procam软件来调。安卓手机也具备慢门模式,苹果手机可以使用专门的慢门软件slowshutter,用来拍拉丝流水、汽车光轨等场景。

拍摄软件和特殊模式丰富了摄影的玩法,但使用的频率较低,日常的普通场景拍摄最常用的还是自带相机。

还在纠结拍摄模式、参数、软件的同学,大部分都还没有搞明白拍摄模式的作用、参数的作用、软件的使用场景,所以才认为这些东西很重要,实际上,当知道了它们的作用和使用场景后,这个问题就不会存在。

误区3

总认为外接镜头很重要

外接镜头的作用真没那么大,除了微距镜头,如果喜欢手机微距摄影,可以购置微距镜头来玩一玩。至于其他外接镜头,对现在的大部分手机来说作用越来越小。

现在的手机,都是3个摄像头起步了,3个摄像头主要包括:主摄像头(广角)、副摄像头(超广角)、副摄像头(长焦)。所以,外接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就基本上用不着了。

广角镜头,也就是增大了拍摄的画面,手机的主摄像头焦段大概是27mm左右,超广角模式下的焦距能够达到13-17mm,增大了手机拍到的画面范围。在长焦模式下,很多手机支持2倍、3倍、5倍无损变焦,能够拍到更远的景物。所以现在买手机,就买具有超广角模式和长焦模式的手机,非常方便,可以不用外接镜头了。

现在很多的手机也自带的微距模式,但效果一般,不如质量好但外接微距镜头拍出来的虚化效果好,景深感也不够好,所以拍微距,最好还是有一个外接微距镜头。至于其他外接镜头的作用非常有限,也不是决定照片好坏的重要因素。

误区4

过度排斥后期修图

朋友圈发了张图,总体评论还不错,突然有人来一句:你这照片肯定后期了、P图了!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好像后期修图了就如同对照片犯罪一般,你不该修图,原图才是最好的啊。

通常有这个观念的摄友,往往原图都拍得不够好。后期修图是摄影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后期的作用在于把原图中不足的问题解决掉,比如曝光的问题、色彩的问题、构图的问题等等,如果总是认为照片不应该后期,那说明对照片的问题和不足不够了解,对好照片的审美不足所造成的。另外,修图和P图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是修饰,后者更多是改变、甚至造作。

误区5

过度依赖后期修图

和上一条刚好相反,总是认为好的照片就必要经过后期修图才能得到,哪怕前期拍摄的照片再不好,后期总有方法可以让照片变得更好,这也是对后期修图认知不够造成的。

后期修图很有必要,但后期并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后期解决不了,例如曝光严重不足或曝光严重过度、取景太过杂乱、照片单调等问题,更多是由于前期取景、光线的因素造成,后期能做的毕竟有限。

前期拍摄和后期都很重要,前期需要做好的是照片基本的曝光准确、取景简洁、主题感突出,后期再稍作修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最好能够前后期系统结合起来。

误区6

总喜欢随手拍

很多人认为手机摄影很简单,既然手机摄影很方便,那么就看到什么拍什么吧,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最终就会逐渐变成一位随手乱拍的“摄影达人”,看似拍了很多照片,但能够拿得出手的高质量作品却很少。

根源问题就在于,拍照时没有去思考照片的取景、画面的主题、构图的方式,只是为了拍照而拍摄,画面没有主题和美感,就变成了普通的随手拍。

要想改变这个随手乱拍的习惯,需要在按下快门之前,强迫自己去寻找画面的主题、探索更加独特的视角、画面的构图方式是否新颖等等,并且要多思考如何更好的表现画面的主题。经常这样强迫自己进行练习,才会提升拍摄水平,如果拍到的照片连自己的打动不了,那么如何能够打动别人。

误区7

总认为滤镜很重要

在手机摄影的后期修图中,由于初学者对后期的流程和思路没有搞明白,总认为后期是大部分都是靠滤镜来调色,而不去关注原图照片中的问题,以及要表达的色调和情绪,在后期中随意套滤镜,碰运气式的使用滤镜,比较盲目。

滤镜其实相当于一键调色,很多滤镜的色调比较偏重,如果选择不当,则会让照片的色调看起来不够好,缺乏美感。对于滤镜,一定要慎用,后期的调色需要弄明白思路和原理,合理的运用基础调整工具,例如基本参数、曲线、色调等工具。

另外,在手机的拍摄模式中,也有滤镜选项,在拍照时最好也不要选用滤镜效果,原图尽量保持更多的真实色彩,这样后期的调整空间才会更大一些。

最后

决定一张手机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与器材关系不大,更是无关拍摄软件、模式、参数、外接镜头等,前期拍摄注意找到好的取景角度和构图方式,后期恰到好处的修图处理,才是更得当的。

摄影最重要的是拍摄照片的人和拍摄的想法,这是主观决定因素,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感知光线、视角、场景以及照片的主题,器材、软件这些东西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已,每个人都能用相同的工具,但照片拍出来却有好有坏,所以决定照片好坏的关键还是拍照的人,永远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观察力和拍摄技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机摄影后期:要不天衣无缝,要不天马行空
手机也能拍大片:第九课,如何用手机软件快速修图
句句箴言,手机摄影的21条忠告!
怎么用手机摄影软件Snapseed,给灰白背景的人像照片变成全黑的背景?还有哪些使用技巧?
这张手机拍的“废片”,竟然还能这样后期处理
照片背景乱咋修图?手机摄影软件怎样搞定“高级背景虚化”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