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税典武:基于法制思想渗透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发《比较教育研究》226月刊  

基于法制思想渗透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税典武    邮编:444300

     摘要: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工具性、科学性、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培养,也要利用教学平台渗透法制教育。试想:如果只重视知识和情感培养,而不重视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那也是教育的缺限。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的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法制教育    渗透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中校园法制教育由于主要依靠召开法制报告会实施,形式单一,教育内容多远离中小学生生活、学习实际,针对性差,这种只重形式,重劝诫,不重学生实际情况、实际想法,缺乏学生内心共鸣的校园法制教育,很难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实际上也背离着高中校园法制教育的初衷。于是,把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学习的主阵地上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就成为我们走出高中校园普法新路子的必然选择。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既结合学科知识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还能帮助学生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角度小、形式新、老师亲切,教育频率高,互动性强,从理论上说学生易于接受,教育效果也要好于以往。

       一、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法制教育的主要资源分析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蕴藏了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如《包身工》(必修一)可引发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的讨论,《氓》、《孔雀东南飞》(必修二)《祝福》(必修三)可引发关于婚姻家庭中妇女权益保护及遗产继承方面的讨论,《我有一个梦想》(必修二)可引发的对人权平等、种族平等的讨论;可借《西门豹治邺》(选修一)阐发反对封建迷信的法制思想,可借《师说》(必修三)阐发尊师重教、促进实施全民义务教育的法制思想,可借《拿来主义》(必修四)阐发保护国家文物人人有责的法制思想,可借《将进酒》阐发禁止醉酒驾驶的法制思想……尽管这些资源的分布非常零散,内容各异,但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讲,这却是法制教育非常可贵的契机。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策略

       1. 多方向比较作品背景

        高中语文教材中法制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要紧密结合现实社会,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书本世界、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达到教会学生感受,教会学生思考的目标。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必修五),林冲受迫害不得已而落草,黑暗力量过于强大,个人力量相对弱小,这时如果我们还倡导依靠法制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保护自身权益,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将那有理无法讲、有冤无处伸的黑暗封建社会与今天法制健全、民主意识浓厚的现代法理社会进行比对,参照《刑法》,寻求当今社会背景下法制框架内的解决途径,既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又加深学生对宋朝末年封建黑暗统治下官逼民反的梁山好汉悲惨遭际的批判理解。而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我们除了理解马丁·路德·金所倡议的以宪法为武器通过法制的途径和平追求梦想的实现这一思想之外,当然还可以将美国与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比较,以显示出我国在种族平等方面积极的法制建设成效。这样切入,文章不同的时代背景一下子就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更重要的能在学生活跃、开放、多元的思维中培养他们进行法制教育的感受力。

        2.精心设计导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每堂课的重要环节就是导入课堂,它可以抓住学生的关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集中学生的思维与集中力。法制教育渗透到导语中,把教学内容同法制充分整合,引导学生摈弃感性思维,从理性、法制角度出发,看待思考问题,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例如:讲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可以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截取一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视频,同时从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选取南京被侵占的视频,通过再现中外壮烈的战争场面,撞击学生苍白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很自流露出:要报效国家的感叹。
        3.
重新阐释主题,塑造正确的三观
       
因为部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对其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伴随时代的发展,部分价值观可能同时下社会提倡的主流观念相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要结合当下背景,赋予主题新的内涵。就以《荆轲刺秦王》这一文章作为例子。荆轲是燕国派到秦国的使臣,其主要任务就是刺杀秦王。对于此种刺杀暗杀行为,应当如何看待呢?有无违法?应当怎样分析与评价呢?针对上述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引领学生形成一致观点:不可以简单地判定此种行为是否违法,也不可以随意套用当代法律,去评判古人的正确与否。而判定的关键在于是否为正义行为,是否契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若属于正义行为,就要加以肯定;若不属于正义行为,就需要否定。秦国统一六国,社会车轮朝前迈进,这是一种大势所趋,从社会发展方面出发,阻碍社会朝前发展的行为都是与潮流背道而驰的。
       4.
结合教材内容,营造恰当情境
       
老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就是教材。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相关教材,以掌握相关语文学科知识,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法制教育渗透于语文课堂中,就务必要以教材为基础,自然、合理渗透,在讲授具体文体时,可以很自然地拓展至对应的法制法规,如此以来,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相关内容,也不会同语文的教学主要目标脱节。比如:在讲授《陈情表》这一文章时,李密对于祖母的细心赡养、生死不离、切切真情,是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的重要内容。

        三、高中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孩子的成长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体合一
       
给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就是家庭,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就是学校,孩子得到磨炼、谋取生存的地方就是社会。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与这三者脱离。家庭是孩子面对世界的起点,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步入到学校,成为看世界的第二个窗口,最后迈入社会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孩子需要依靠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去明辨是非。而家庭与学校是中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而这两个场所的氛围相对简单,如此以来中学生的思想也较为单纯。思想单纯的学生难以准确辨析复杂事件,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做出缺少理智,甚至威胁到本身与他人生命安全的举动。在打造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机就是中学教育,充分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其所接触的社会层面,方能有效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可以把将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融合到课堂中,特别是充分与语文课堂相结合,与家庭相连,面向社会,从而打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停留于文字上,却是从内心完全理解与懂得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意义。
        2.
法制教育成效需要老师良好的法制修养
       
中学语文课堂能够很好塑造学生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德育、法制教育的核心人物就是语文老师。法制教育渗透于语文课堂,又给语文老师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标准。中学语文老师需要做出表率,主动约束自我言行,认真深入学习法律法规。通常来说,师范院校毕业的语文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更注重培养语文专业素养与教学授课能力,却很少研究同语文教学有关的法律法制的思想,这样以来其也就缺少足够的法律法制知识。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在专研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学习与掌握我国相关法制法规,特别是同中学语文课堂密切相联的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教学拓展至对应的法制法规上。
        3.
语文课堂需要渗透法制教育
       
传统的评价语文学科教学的机制,以及高考的升学压力,这些因素都影响德育法制渗透到语文课堂当中。就重点高中而言同,多方评价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升学率,参与评价的多方则包括家长、学生、领导、社会等。受到这种评价机制的影响,许多老师的教学重点全部落在考试大纲和成绩上,几乎不涉及开展德育法制渗透教育。然而,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特别是语文老师,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需要着重考察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辨表达能力。新型考察重点,即任务驱动型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实际案例,阐明自身观点。所以,语文课堂不可缺少法制教育。

       总的来说,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标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从教育内容到实施途径两方面对于高中校园法制教育模式的变革尝试,是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它强化了师生的法制意识,提升了师生的法律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奕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004):106-107.

  [2]周明燕, 吕玉波.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 求知导刊, 2020(44).

  [3]窦智.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2):1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的语文教学观:简单、有趣、高效
教师月刊采访成都七中的语文老师罗晓晖
“大语文”教学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突出思想品德学科优势,提高中学法制教育实效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参考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