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建华:多角度创设物理实验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此文发《基础教育课程》 2019年4月

多角度创设物理实验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初级中学     谭建华      邮编:444324

      摘要:随着新课程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当前初中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源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门知识探究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多角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情境创设   思维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物理情境,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科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手脑结合并用,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透过物理现象了解其本质,并且在认识阶段上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趣味情境,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物理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学生也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因此,物理的实验教学应备受重视。另实验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探究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学生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而趣味性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1.引入新课时,设计趣味实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引课可以起到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因此,在引入新课时,采用趣味性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也能让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采用覆杯实验的引入。将灌满水的玻璃杯被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倒过来后水依然没漏出来。学生看到此现象后兴奋不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而在学习弹力这一节时,可以采用比赛法引入,即拉健身弹簧引入。让两个学生分别拉健身弹簧,比谁的力气更大,课堂气氛甚是活跃,学生学习这一节的兴趣很浓,课堂教学进展也非常顺利。

    2.课后引入兴趣组社团等,组织学生动手自制小发明、小制作等

在课后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者社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或者自制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一方面可以再一次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再者可以锻炼学生协作合作,独立创新的能力。在实验前查阅资料还能让学生学会把已有的信息进行统筹筛选。小制作的成品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满足感成就感。对接下来的物理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比如,自制“走马灯”实验。在我们学习了密度这一概念时,在学习了有关于气体密度随温度变化这一知识点后,我们在社团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走马灯的原理,并提供了如纸质一次性水杯、细线、蜡烛等简易的器材,让学生来小组合作完成“走马灯”。由于学生之前准备工作做的足够好,再加上理论知识已经基本掌握,“走马灯”的制作非常顺利。

  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在设计初中物理实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通过实验从多层次、多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验,促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因此,要想借助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物理教材中的实验和方法,也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打破常规,对某个具体问题仔细研究其多种解决方法。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创新思维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物理实验,为他们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
  在学习《测量盐水密度》这一知识点时,一般要借助物理实验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盐水密度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在具体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先称出空烧杯的净重,之后再把盐水倒进去称出总重量。尽管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能够行得通的,但是在把盐水倒入烧杯之后需要将其倒人量筒中测量其体积,此时,烧杯底端会有一些残留的盐水,无法完全倒干净,所以测量出来的体积是要小于其在烧杯中的体积的,盐水的密度会出现误差。尽管测量数据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通过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奥秘的实验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个实验如何做。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没有时间来分析和研究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是依据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和结论。长此以往,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在理解问题时也多是从表象来观察,思维的独立性大大下降,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光速和声速》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在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之后才听到打雷声呢?物理教材中为什么又说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充分地讨论,而教师主要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再讲解日常现象与教材知识的异同点:因为光速要远比声速快,即使它们同时出现,人们接收到这些讯号的时间也会不一样。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了这一问题。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质疑教材权威,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拓展实验空间,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原理,还要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方法展开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全局意识,明确实验目标,让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对信息进行正确取舍,并且能够积极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扩展实验来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压强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选用一个塑料瓶,在瓶子的不同位置打三个高低不同的小孔,并仔细观察装满水后发生的现象,进而让学生对瓶子中液体受到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课外扩展实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并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从学生的学情人手,制订合理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打破思维的束缚,积极拓展自己的物理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浩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8X).
  [2] 周文芳. 对农村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考[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11X):21-22.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论文】潘书朋:做中学:学习方式变革的启航(2019.12)
【优秀成果】课例探索凸显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超好的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普通教师岗位强化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