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曹:引导学生创新学习与初中生语文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此文加急发《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年10月 

引导学生创新学习与初中生语文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谭曹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初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

【摘  要】何谓创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创新学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发现性探索性学习。创新学习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能力。学习兴趣与探究能力是学生创新的动力,有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创新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社会的发展和语文教改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初中语文教学最能胜任这一重任,我们应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学习  学习兴趣   探究能力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1.培养学习兴趣,打开创新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学习知识要有兴趣。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在教学《杨修之死》这一课文时,我抓住课文的重点:杨修为什么会被杀死?我们从杨修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一下子就被课文的内容吸引住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盎然,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回答:就小说而言,杨修是因为凭着他个人的聪明才智,揣度曹操的心事,引起曹操的嫉恨,所以被曹操杀死的。就历史而言,杨修是因为卷入皇室接班人之争被曹操杀死的。有的学生回答:杨修是因为恃才放旷,目中无人,所以才招来杀身之祸的,他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我认为应该学习杨修的才能,但不能像他那样恃才放旷,目中无人,而要对自己的言行有约束。有的学生说,杨修之死让我体会到:有时候在某些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否则可能会“言多必失”或“祸从口出”。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创新打开大门。

        2.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

        语文教学要切实加强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并且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使全班形成一种探究的气氛,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极大的作用。学生在独立的思考中,往往会悟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应以热情的激励来使这种创意不断得到强化,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

        例如,教学《俗世奇人》一课,在讨论“杨七”“杨巴”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时。经过讨论,学生都能理解杨七“奇”在构思的巧妙和技术的纯熟,杨巴的“奇”超越了单纯的手艺人的技巧,“奇”在随机应变,处乱不惊,这是手艺人在旧时代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时局中能够生存立足的必需。对于这一点,学生基本都认同并且没有异议,但有一个学生却能联系到当今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像杨七这类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人,但杨巴的巧于辞令、八面玲珑在现在的社会也仍然是需要的,现社会的生意场、官场需要杨巴的圆滑世故和随机应变。对于他这独到的见解,我给予了肯定。他能由旧时代联想到新社会,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维系创新热情。

        3.提倡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大胆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让学生质疑时,一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全文为何以绣像的下落和得主的前途作为结尾?与本文中心有无关系?我当时也忽视了这个问题,是下课铃声为我解了围,后经查找资料得知,这个问题涉及到封建教育的实质。这还得从三味书屋挂的那幅画谈起,画的内容很简单,书中只有这样一句话:“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但其内涵丰富并具象征意义。“鹿”即“禄”,“伏”即“福”的谐音,“古树”即“长寿”。三味书屋读书,首先要对那画行礼,算是拜孔子,很明显,孔子成了“福”、“禄”、“寿”的代名词。封建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无非就是教育学生“学而优则仕”,读了书就可以做官,做了官,“福”、“禄”、“寿”就会齐得。课文以绣像的下落和得主的前途作为结尾,对这种封建教育无疑是个绝妙的讽刺。

        同时,这又牵涉到一位老师对待学生质疑的态度问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老师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人,但对待学生的质疑,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不可怕失掉教师面子而模棱两可的搪塞过去,打击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一时难以说清的,课后经查找资料、询问同行或认真思考后,再给学生解答,学生反而会更加信任你。

        4.激发想象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主要靠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作文多角度立意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具体体现,教师可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来激发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布置“声音”这一命题作文时,我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确定写作的具体内容。经过想象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甲:我看到“声音”这一词语时,想到的是人的声音,可以写老师的声音、同学的声音、父母的声音等。学生乙:我想到的是事物的声音:如风声、鸟声、琴声等。学生丙:我想到的是不同性质的声音:如温柔的声音、严厉的声音、快乐的声音等。学生丁:我想到的是不同地点的声音:如教室里的声音、马路上的声音、商场里的声音等。学生戊:我想到的是不同时间里的声音——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有适合自己的作文题材,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想象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科学评价,激励创新思维

        课堂上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感到与老师处于平等和谐、与同学处于互助合作的关系时,教学气氛才能生动活泼,从而激起学生潜藏的内在动力。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及学习结果等作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离奇的,甚至错误的想法,教师绝不能予以严厉的批评、指责或讥讽,这将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系统的片段思维,从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客观、公正、热情、诚恳地评价每个学生,以示评价的科学性。在评价中以鼓励为主,表达着教师爱护学生的关切心情和热诚期望,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成功需求,而且密切了师生情谊,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的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信息,努力为他们开阔一个广阔的创新思维领域,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互联网 ”环境下培养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探讨「收藏」
初中生作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试谈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