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萌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此文发《中国教师》2017年11月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李家湖小学        肖萌        邮编:443000

        摘要:对于语文这一科目的学习,教师往往注重成绩的提升而忽略学生的内在兴趣 。微课的出现打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运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这个忙碌而又紧张的时代中,人们逐渐对简短、快捷、高效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越来越感兴趣。现代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涌现出一系列的微事物。例如:微小说、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微课程、微型学习等新的方式。那么,什么是微课?“微课 ”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短小精悍,时间控制在1O分钟以内,营造资源“小环境”,优美的音效,炫动的画面,生动直观,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教师创设的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才情。微课的出现,如一缕春风,给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带来蓬勃的绿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课堂变得更丰富灵活。微课,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能让微课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呢?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快速集中,往往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他的思想还在操场的游戏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创设有效的语文情境,先声夺人,一出场就要抓住学生,点燃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积极主动探究新知。这是一堂课的关键,可以从设计导入开始,让学生向而往之 。微课的出现,运用大量的图片,声情并茂,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习直观化,学习的开始免去了教师唇耕舌耘的说教,借鉴了好莱坞大片中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比如在学习《花钟》一课的开始,教师就链接了一段微课视频:伴随着轻灵悦耳的音乐,熹微的晨光中大片大片的牵牛花次第开放,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颤微微地,形成一片浅紫色的辉煌在这浅紫的晖光中,学生立即安静下来,满脸都是被这小小花感染的震撼,那弱小的生命展现 的博大的生命奇迹,让学生迅速收敛心神,深深沉浸在课堂中,想了解牵牛花的欲望瞬间点燃。短短的五分钟的微课,给了学生期待,为后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语文的学习博大精深,很多内容并不是语言能够表述清楚的,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体会、各抒己见,一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见解表达出来。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学无止境的内涵;在微课的帮助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用微课的形式展示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景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微课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纯文字讲解,这样只会让学习者感觉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是很高。应根据内容的需要,加入与其内容相符的图片等元素,以此增强了微课的生动性。多与学习者互动,使学习者从接受者渐变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方式转变为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  

      二、利用微课,弥补语文教材资源的缺陷,解决疑难问题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始终带给学生惬意、温馨和灵动,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感悟。但由于教材设计有时候与学生的阅历相去甚远,给学生理解课文造成很大障碍,微课,却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如在学习《葡萄沟 》时,学生没有去过新疆,对新疆的异域风情兴致盎然,特别是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不理解但又非常感兴趣。课本没有插图,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就制作了一段 “葡萄干制作过程 ”的微课: “厂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制作流程清晰再加之同步解说,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终于明白了葡萄干的制作工艺。有的学生发散思维特别强,还提出问题: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能做好吃的葡萄干?投石问路,激起千层涟漪,学生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爆发出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微课,简单高效,弥补了语文教材资源的不足,打造了自己品牌的高效课堂。再比如《夹竹桃》一文写的是夹竹桃,但是课文第三自然段竟无一个字提及夹竹桃,有的学生认为这一自然段可以删除。有的学生认为这一自然段不能删除,到底这一自然段能不能删除,有何作用?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微课,把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制成课件,通过学生读后小组交流,让学生明白:第三自然段中写了季羡林家中的14种花,一年之中,花开花落,万紫千红,开得很热闹的景象。而第四自然段写了夹竹桃花与前面讲的14种花相比,它的花期更长,韧性更加可贵。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终于弄清了作者为什么要写院子里的14种花的原因,是为了更加衬托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因此,这一自然段不可删除。就这样,利用微课,教师及时地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 、利用微课,打破了语文学习的时空限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民进入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学习也悄然出现。学习进入微课时代,微课,碎片化学习,一次学习一点儿, 只学最主要的,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 (手机或 i Pad),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微课的这项功能,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使语文的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形式变得更灵活多样,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有手机和电脑也已屡见不鲜,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知识点做成微课,让学生下载,学生可以及时复习和巩固,实现了在家学习的有效性。但对于有学习能力的,教师可以特别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题目,供学生自主探究。比如在“如何修改病句”的专项练习中,由于病句的类型较多,修改的方法也不是千篇一律,学生很难在一节课中掌握得非常熟练。教师就把病句的类型以及修改方法做成微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方法比简单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由于微课的时间短小知识集中,符合小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教师把当年中考中出现的修改病句的题目做成微课,让有兴趣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提前备战中考。微课,实现了学习的随时随地,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四、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微课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它是一种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更为小学生所喜欢,学生兴趣特浓,能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比如学习《渔歌子》一文时,我们可以利用视频展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郁郁葱葱的西塞山,振翅飞翔的白鹭,尽情盛开的桃花,肥美悠闲的鳜鱼,戴笠披蓑的渔翁,诗中的动景和静景,近景和远景,都能以流动的视频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再加上优美的配乐把学生带到了令人陶醉的渔翁垂钓的情景之中了。教师通过微课,让学生在得到了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理解了诗词的不同意境。微课,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手段,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语文教学的春天。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 爱 ’才是最好的老师。”微课,激活了语文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由听“文”生厌到由衷热爱,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目前,学生的写作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学生拿到题目以后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不生动。大家知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空洞无物,闭门造车写出来的文章怎么生动呢?而微课教学则很好地弥补了学生生活的空白,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感受与写作的欲望。指导学生写《老师不在课堂的时候》前,我播放了事先录制好的几段老师不在场的情景让学生看,学生通过看视频观察到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学生们有的走下座位讲话有的在讲台前拿起书本当话筒唱歌,还有的睡觉,老师不在场,教室里真是闹翻了天 。这样学生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习作的欲望有了,写起作文来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味道 。  

微课设计集图像、声音、文字、光彩、颜色、视听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清晰、生动的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由色彩、形象、声音等混合构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开辟了全方位立体的思维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进学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强、鉴赏能力的提高 。  

     六、利用微课, 鼓励学生努力探索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探索精神与创造力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必须进行鼓励、肯定、尊重 ,不歧视他们的创造性。微课形象生动,再加上教师的旁征博引 ,会更增加说服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求知欲。例如:在讲解《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展示太阳、星空的辨别方向,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有没有什么辨别方向的方法?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一定要表扬与肯定 。  

      总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实施,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提升了课堂效率,使微课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但对微课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和迷茫,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更多一份耐心和毅力,永远保持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的激情。微课,会让每一节语文课都精彩迭出,异彩纷呈,妙趣横生,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添彩。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反思'什么的,如何写?(老师们看过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驱动式学习活动实施
习作赛课育桃李 品质课堂绽芬芳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2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总结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