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应松 巧妙创设学习情境,让高中数学教学绽放魅力之花-

此文发《基础教育参考》2017.5.

  巧妙创设学习情境,让高中数学教学绽放魅力之花-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肖应松       邮编:44500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科学发展领域和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能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创设教学情景,让教学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加深对思维方式的理解和消化,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从数学问题、思维、实践及日常生活四个方面,对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进行相关探索。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提升课堂教学兴趣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类型各式各样的问题,有问题不是一件坏事,问题能够促发人们对事物的思考,激发心中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动力,使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学识,拓展了科学探究方法,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善于使用问题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让学生在问题这种奇妙的氛围中,充满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数学教学质量.
  集合知识是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知识,集合中包含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等主要知识.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成的集体,这些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子集是集合元素中一部分,子集包含于集合之中;补集是一个集合与另一个集合相比,其中包含的部分就是这个集合的补集;交集就是两个集合相同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并集就是两个集合元素的总和组成的集合.教师在讲解集合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图表动态的展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对集合知识的兴趣,合理的引导学生学习集合知识,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探索,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达到学习的效果.
  二、灵活创设思维情景,拓展学生大脑思维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特征,人们通过思维对事物的信息进行加工制作,从而改变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达到其期望的目标.思维具有强大的可塑性,人们根据现实条件对思维方式进行改变,达到事物有利发展的状态,促进目标的达成.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思维情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细胞,培养数学学习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探索数学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培养成熟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智都将得到锻炼和发展.
  例如,数学课本中的“简易逻辑”包含四种命题: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相互之间存在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存在如下三条关系:如果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四种命题的关系很容易混淆,学生不容易记清楚.教师在讲授命题真假关系时,可以创设对立思维的情景,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真则同真,假则同假.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一个逆否关系,否命题和逆命题为一个逆否关系,所以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否命题和逆命题同真同假,其余命题之间不存在相对关系.经过这种对立思维情景的创设,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将命题真假关系的数学知识记清楚.
  三、完善创设实践情景,加强教学操作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强调课本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视的.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完成数学实践,亲身体验数学元素在双手间的游动,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完成数学实践,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绘制图表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步骤,良好的绘图功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学习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白纸、标尺、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先由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标准绘画步骤,学生认真观察,记住要点和易错的地方,随后根据函数要求和教师示范,设计好刻度比例,进行函数图象的绘制.学生在绘制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要适时提醒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绘制任务.教师创设绘制图表的情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函数图象的形成和走向,加深对函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四、切实创设生活情景,将教学融入生活
  我们的生活充满数学,每天都在和数学打交道,同时,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人们对于身边日常的事务比较了解,通过创设实际的生活情境,将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与数学课本知识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务中探索到数学知识,了解到数学知识中存在的规律,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同时拓展数学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数学知识的进步,最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天气预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天在出门之前我们都会习惯性地看看天气预报,再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日程规划和准备相关物品.天气预报其实是气象学家根据天气因素的变化程度,计算出导致天气变化因素在特定时间段出现的机率,根据机率大小,预报气象的变化,如果导致降雨的元素出现机率超过80%,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出现降雨天气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天气预报就会提醒人们带好雨具,做好防雨准备.教师在讲解数学概率知识时,可以将日常人们熟悉的天气预报、彩票等与概率知识相关联的日常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
  总之,高中数学知识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繁杂和枯燥,我们缺少的是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融入情景教学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思维情景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创设实践情景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学会数学又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奥秘,这样一层接着一层,一环紧扣一环,从提问到思维,从实践到生活,在不同的情景中,使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程度,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教学状况创设相应恰当的教学情景,从而促进数学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浅析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反思: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快乐”“高效”
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