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苦为乐,才能苦尽甘来 ——读刘基的《苦斋记》

以苦为乐,才能苦尽甘来

              ——读刘基的《苦斋记》

苦与乐,是一对矛盾。常人一般多厌苦而耽乐,而不知道苦乐相互倚伏、乐从苦出的道理。刘基的《苦斋记》则用很简短的文字把苦乐生、乐从苦出,以苦为乐,才能苦尽甘来的道理。

《苦斋记》的作者章溢与宋濂、刘基等同为明初“四先生”之一。他在元末,以幕府布衣而率义军多次讨平地方寇盗,政府论功行赏,要给他一个“浙东都元帅府佥事”的小官。他说:“我带的乡兵在战争中肝脑涂地,现在让我一个人独取功名,如何忍心!”坚辞不受,并且把部队交给儿子之后,便在匡山结庐隐居起来。他把这个茅草搭成的房屋叫做“苦斋”,其含义则由刘基此文和盘托出。

     刘基此文首先简要交代了“苦斋”的所在,突出其环境之苦:房屋只有十二楹,盖的又是茅草,建在山顶上,周围悬崖峭壁,只有北风为友,白云作伴,极写其内外环境的凄清幽苦。接着写北风下之自然界“不能甘而善苦”的动植物均味苦而有益于人,为下文要阐述的苦乐观大道理蓄势作铺垫。作者列举了匡山之中种种味苦的植物,从“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杖(dì地)、亭历、苦参、钧夭之草,地黄、游冬、葳、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到“竹之笋”,它们“族布而罗生”,味道都很苦。总之,在这里,从草木本身到花蕊果实,无一不苦,甚至野蜂采花酿的蜜和山谷中的小鱼也都味苦难食。但是这些性苦的动植物并不以生在这种环境为苦,而是“乐生”于此,由它们中产生的苦蜜,初食觉得很苦,难以下咽,时间长了则觉得更加甜蜜,并且还能消除积热,解除烦渴;那山谷水中的小鱼也能帮人醒酒。作者写这些,都是为章溢“乐居苦地”,不以为苦作的铺垫。

山居远离尘世,往来跋涉艰苦,人家都不想去,惟章溢“乐游”;山居缺吃少穿,生活清苦,但章溢却开荒种地,以吃苦果为乐,以游山玩水为乐。是何道理?原来,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苦乐观。“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这段话,可以说是千古不刊之论,今天仍未失去它的光彩。作为例证,所举“膏粱之子”只知享乐而不能吃苦的例子,大有警世的作用:“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茬,虽欲效野夫贱隶踞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今天那些脑满肠肥的贪官污吏、奸商黑霸以及“富二代”们,不妨仔细咀嚼一番,看是否能在苦味后面有一点什么回味?后面引用前贤的名言和历史的典故称:“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只有以苦为乐,才能苦尽甘来的道理,足以发人深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裕了的社会,人们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苦与乐,其结果是极为可忧与可怕的。但愿人们都能像刘基一样“闻而悟之”,则国家、民族幸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竹窗随笔》以苦为乐
以苦为乐,因为苦,我们才知道要珍惜;因为苦,我们才知道要修心。所以能够知道修心的人,才会拥有佛的境界。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以苦为乐
以苦为乐 yingxiuanxiang原创
人以为苦,己以为乐
“苦其心志”在中医里面的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