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课堂是课程(教学)实施的主阵地、主要渠道。毫无疑问,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课堂是主攻点或“切入点”。可以说,如何建构新课程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新课程老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教师如何才能建构起新课程有效乃至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呢?我想最关键的是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洗”文本,洗出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容量”为“质量”,让学习更富自由和灵动,变“授受”为“对话”;“创”风格,创出品牌,把创造还给教师;变“解析”为“建构”,让教学更具个性和智慧。具体地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从抓前提、打基础、明方向、抓关键入手。

一、教学设计的前提——准确解读文本,切实用好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的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刘军成同志也多次提出,要求“重组课程,再造课堂”。长期以来,我们听课、检查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发现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一拿到教材,首先去看教参、教师用书,单纯的依赖教参教辅及教师用书,毫无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的构想。实际上,教参教辅及教师用书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何时、何校、何学生群体都适用)的备课法宝。所以,要从教师本人入手,才能解决单纯依赖教参教辅及教师用书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化。

怎样有效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不同于一般的阅读,首先是因为它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具有特定的目的性,也就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而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不仅自己要读懂,还要考虑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读懂;其次是因为有较强的重构性,需要教师从导读(引领)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教学的再加工,再创造,也就是要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所以,教师有效解读文本要做到“四个必须”、“抓住四点”、“四个钻研”、“三个轮次”。“四个必须”:即必须熟悉整套教材,从宏观上把握;必须反复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的的内涵要旨;必须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去解剖文本,既能深入文本感知具体内容,理解语言要素,又能跳出文本,进行整体设计,;必须明了文本中有什么或缺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抓住四点”:即抓住文本的关键点,品出意蕴,读“深”意;抓住文本的矛盾点,追根溯源,控“清”因;抓住文本的精彩点,品味欣赏,究“妙”味;抓住文本的含蓄点,由表及里,寻“真”意。经过“三个轮次”:即“第一轮”以读者的身份初读,达到从“有疑”到“无疑”方可;“第二轮”以作者的身份去体察研读,达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有悟”的程度;“第三轮”以学生的身份再读,达到从“有悟”到“有用”的境界。进行“四个钻研”:即钻研主旨、钻研结构、钻研字词、钻研方法。只有这样在有效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学设计。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深入领会刘军成同志研究提炼的“三四四”教学模式。

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指向教学内容的认定,文本解读要重视把握文本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解读文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性的用好文本。

二、教学设计的基石——认真分析学情,把握真实状态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刘军成同志多年前就提出“研究 研修 研习其创新,学校 教师 学生同成长”。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必须专注学生的“学”,必须准确地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其主动发展。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高质量的学情分析对新课程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学情分析,不仅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更包括学生对特定学科学习的期望、对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等等。同时,还要把学情分析的结果作为设计教学、建构有效课堂的基石,做到“教学预设由学情开始,教学过程依学情展开,教学反思从学情切入”。

分析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疑问,用学生的问题引导教学设计,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生成课堂真正的精彩!

三、教学设计的方向——注重取舍整合,确立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高效的课堂教学从目标设计开始。这是因为教学目标是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可以为执教者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科学评价教学效果提供基本依据,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怎样科学确立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从实现“三维一体”的整体目标出发,坚持“四条原则”即全面具体与重点突出相统一、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统一、学生自主提出与教师反省揣摩相结合、预设目标与非预设目标相结合;经历“三个过程”,即“一明”:明析学段目标,并具体把握;“二挖”: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找寻适合的个性目标;“三整”:对目标因素取舍整合、突出核心目标。

这样一个小步骤,就让我们理解了什么叫目标的整合:学生理解了“圆晕”的意思,体现了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了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注重从整体出发,又要注重细化目标,努力使目标具体明确、层次分明、便于操作,同时还需进行整合、形成核心目标,从而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四、教学设计的关键——构思教学流程,层层推进教学

实施流程的设计,是指教师在解读文本、分析学情、确立目标的基础上,构思教学展开的基本环节,以层层推进教学、有效达到目标。教学流程的设计,一要根据对文本的细读和宏观把握,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来谋划教学思路,为教学寻找到一个有效支点二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需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性质和任务,既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又要注重指导性、操作性。

教学流程的设计,除了要注重从传统的程序化设计转向现在的人性化板块设计,注重根据不同的性质与任务体现设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外,还应注重研究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和不同体裁、不同课题的课文的教学流程,努力使教学设计更切合教学实际,更具指导性的操作性。

能够像上述这样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自觉进行生态创生模式教育实践研究,认真精心的对教学进行设计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勤奋的有思想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也一定会是高效而精彩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成就一节好课?
名师授业丨黄厚江:学习任务群如何真正进课堂
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的研究
159期【正道探索】教师文本解读成果的课堂转化
现代教学设计的走向
研课叙事‖一路走来 得失相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