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我是一个失败者吗?

        案例:我是一个失败者吗?


   案例概述: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失败者,而来咨询的小凡,却对辅导老师说自己是个失败者。小凡是个内敛稳重,看上去较诚恳、认真的男孩,他高一时成绩不错,爱好广泛,喜欢打篮球和看小说,同学们对他评价是大方乐观。到了高二,他被抽调到省级实验班后,几乎成绩都是末数,压力特别大,而且老师管得较严,常只表扬成绩前列的同学,他不能融入新的班集体中,感觉很压抑,非常怀念高一那段日子,成绩也一路下滑,他开始想逃避,装病不想上学,被班主任带到咨询老师这儿来了。

   “我特别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了,脑筋变得特别死,看到别人飞快作作业,感到自己特没用,都不好意思问同学题了……”倾述中的小凡,焦虑、失落、无可奈何,对未来一脸茫然,完全对自己失去信心,人生也失去了方向。

   辅导老师问过小凡从前的同学,在他们眼中,小凡是个很用功的人,成绩不错,和同学的关系也较好,对自己自信满满。那他现在怎么变了呢?

    再一次咨询时,交流直接从成绩开始的,经过交流分析,小凡意识到,他虽然在班上的排名落后,但是年级排名并没有变,说明他与以前相比,并不是考得差,只是正常水平发挥罢了,小凡迷失在自我的排名的世界中,加上遇到人际的挫折,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怀疑老师与同学是否会瞧不起自己,他变得自我概念十分迷乱,这同时也阻碍他自身能力的发展与表现。

    在这个时候,任何一点负面的信息,他都觉得是针对他,当他觉得别人不能接纳他的时候,实质是,是他自己不能接纳自己。认清了这点,辅导老师只需要帮助小凡重新认识自己,建立起健康的、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且能够接纳自己。

    辅导时,老师主要是消除小凡不合理的认知,合理的定位需要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所处的情况,对比自己过去所处的班级与现在班级有什么不同,如:总体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方式、自己在班上的实际位置等。小凡对自我评价过低,习惯于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与自己进行比较,心态失去平衡,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辅导老师建议小凡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并在这基础上与同学进行对比,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适合这个班级的学习,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可借鉴,自己哪些科目存在问题等等。

    同时,辅导老师还鼓励小凡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以此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还可以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这对恢复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同时,辅导老师还要求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给予小凡适度的鼓励关注。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小凡的学习生活渐走向正轨,与不开心的生活说再见了。

 

心得感受:

    读这个案例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熟悉的案例中,还有那么些看似深刻却十分浅显的心理名词――自我意识、自我的迷失、自我概念、同一性危机。

   一向都很自我,欣赏着自己的同时,也蔑视着自己,常常叹自己,为什么在自我个性箍成的木桶间,会夹杂那片短短的木板?一直期盼着,自己能够克服自身那些人性的劣根性,突破自我的局限,消除那份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悲观,达到期盼的自信自尊的平台。人生已走过太多的弯路,趟过太多的沟坎,孤独前行的路上,一直在不停地调整着,自勉着,跋涉着,许多道理,心里很明白,但却在行动中,无法跨越心中的那道沟坎。

    时常会有焦虑与孤独的悲伤,时常会有失落茫然的泪光,这正是案例分析中所说的“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无法达到和谐统一的认知,对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我无法拥有一份安定平和的心理状态呢?

    许久以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否认自己,明明也相信自己有别人无法触及的优点,却不敢相信;明明常在内心叩问灵魂的向往,却不肯赞同;梦想是如此遥远,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我只能一步步拖着疲惫的身躯前行。

   不能放弃,放弃就会掉入生命的绝崖。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爱别人,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常常在深夜梦回,扪心自问:你爱自己吗?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吗?你明确自己真正的需要吗?

     是的,我是深爱并欣赏着自己的,我也是一直追随着梦想前行的,既然如此,又哪来的那么多的忧郁与感伤呢?

    完善自我,是份痛苦的历程,那脱皮的痛楚,会延续生命的每天,浴火重生吧,相信自己,坚强地走下去,就不会给生命留下悔恨……

 

     在我们观察世界和自身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一组过滤器来完成的。……我所谈论的过滤器本质上并非真的是视觉上的东西;它们实质上是内在的、精神的、情感的、言语的、可知的。通过它们,我们给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指派、赋予了价值与意义。某些物质流入,某些物质被筛选出,但是全都受到了影响。我们的过滤器不仅能够作用于我们“所见”的东西,还包括我们的“所听”和“所想”。

                ――(美)F.C.麦格劳:<重塑自我>

     人们得以形成和保留积极自我观念的一种方式是只寻找关于他们的有利信息。然而,让自己完全脱离消极反馈是不可能的。完全忘记自已在某些领域缺乏能力的个体也会让自己在那个领域不断地经历失败。一个更为适度、更具适应性的策略是更加有力地接近积极的自我信息。照这样,个体所接受到的反馈谅是积极的,而对于消极反馈而言,尽管个体没有积极地寻求他们,但个体也能不时地得到这些反馈。

                ――(美)乔纳森.布朗:《自我》

 

 

心理学上自我意识是如何定义的?自我意识混乱又是指什么呢?

所谓的自我意识,简单一点的理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表现为处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

所谓自我意识的混乱,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因而不能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高中阶段是自欺欺人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呢?

在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与其它年龄所不同的特点,主要有六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但仍有反抗性。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的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3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已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

4自我评价成熟。高中生能够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行为的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5有较强的自尊心。高中生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不少高中生的道德意识已开始进入内化的水平了。

自我意识的混乱主要表现是什么?

自我意识混乱的人的心理体验常伴随着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容易与现实产生碰撞,从而造成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前提是有恰当的自我评价,高中生能够理性地评价自己吗?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行为。具体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

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青年初期――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虽然个体在童年就开始产生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价,但那时的自我评价多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少其内在性。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高中生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才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趋深刻。

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是人们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自我认识与自我态度的统一。

 

能通过什么方法达到自确的自我评价?

可以通过活动、榜样、举例等多种手段,帮助自己正确地分析自我,对成功与失败做出正确的归因,合理地把这些原因归于内部或者外部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可控的或不可控的因素等,纠正自我知觉的归因偏向,防止不健康心理形成。

还可以通过“同伴评价”,学会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一方面看到他人的一些特点,然后将这些特点迁移到自己身上,从而认识了自身与他人的一些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工作案例:积极心理学在特殊新生适应辅导中的运用
第三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6 最平凡的细节最动人
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