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学生迷惘的心灵点亮一盏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同时,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为处于迷惘境地的学生燃起一盏明亮的心灯,帮助他们明确前行的方向,走出心理困惑,走向健康人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是学校中关注学生最多的人,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坚力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怎样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呢?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确定先进的教育理念
  人的心理发展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点、方法就必将不断变化。班主任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必须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资料,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复杂,在成长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由于竞争压力的增大、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离异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心理异常现象十分突出。而家长和教师往往只关心他们身体健康、智力开发、学习成绩,却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导致不少问题行为的出现,如厌学、逃学、辍学,独立生活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精神空虚,耐挫能力差,一些学生甚至自杀,或敲诈勒索走上犯罪道路。诸多事实证明,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进步、心理的成长、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将会影响其长远乃至一生。因此,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迫在眉睫。
  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外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酿成的。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有专家、学者呼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应“广泛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小学增加心理卫生课”。而现实要求教育的重点应放在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层面上,即“通过有效的技术和充满爱心的心理服务,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获得最充分的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如果不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地学习,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就难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必将滞后。
  2 召开主题班会,有的放矢,实施有效的预防
  对学生问题行为的防范,要有敏锐的意识、洞察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恰当的形式,将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之前,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召开主题班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形式,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新生刚入学,感到周围环境很陌生,留恋母校老师、同学的情绪往往很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时候就可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主题召开班会,引导新生大胆讨论如何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使学生学会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聚”与“散”。
  再如,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许多变化,让他们感到迷惘和困惑,可以“当好自己的青春期医生”为主题,组织学生学习青春期的有关常识,使他们明白:在心理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也称为心理断乳期,其心理发展集中而迅速地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变化,经历许多烦恼,产生心灵的阵痛是必然的。可以向他们推荐美籍华裔作家刘墉的《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之类的一书,让他们在阅读中明白:成长的路上开满鲜花,也布满荆棘;成长要付出毛毛虫破茧成蝶的艰辛;成长要承受蚌病成珠的磨砺,让他们增强迎接“疾风骤雨”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安全度过青春期。
  另外,由于初中生心理方面尚未成熟,篮球赛、文艺演出、拔河比赛等班级活动中的输与赢、成与败,往往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情绪波动。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在比赛之前以“成功与失败”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讨论一下“输了怎么办,赢了怎么对待”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理智地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胜败得失。总之,有效的预防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防患于未然,使教育更具主动性、前瞻性。
  3 关注问题学生,抓住契机,排解心理困扰
  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即使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但还是不可能彻底地杜绝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因此,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给予解决是必须的。
  3.1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问题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曾有一位教师批评一犯错的学生,对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深感不解,认为并没有过分地说他什么,他为何恼羞成怒到那种程度?了解事情的经过后,通过分析发现,正是她所说的“你爸妈是怎样教育你的”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导致不平常的结果。原来这名学生自幼父母双亡,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提到父母,他特别敏感和自卑,导致情绪失控。如果这位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就会避免冲突,也就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要有效地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疏导,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全面了解,这样才有发言权。正如卢梭所言: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3.2 真诚的沟通是抚慰学生受伤心灵的一剂良药
  问题学生往往心理封闭,或消极自卑,或心烦气躁,或垂头丧气,或悲观失望……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真诚的沟通不仅是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还是抚慰学生受伤心灵的一剂良药。
  学生翟某,品学兼优,到了穿短袖衫的时节,她却依旧穿着长袖衫,且愁眉不展,显得有些另类。通过了解,得知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个隐私:胳膊上的汗毛比较黑长,怕同学议论、取笑。她每天如履薄冰,心理负担很重,严重干扰学习。笔者便私下与她进行一次交谈,分析弊端:不协调的着装,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更易引起别人的好奇,隐私也未必能保得住。还列举很多有生理缺陷的名人的事例,最后达成共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情是不必过于追求完美的,君子坦荡荡,别人也就见怪不怪,没什么好奇的了。她换上短袖衫后更加快乐、自信、美丽了。
  学生孔某、侯某,是两位班干部,工作一直不错。自从换了一位严厉的英语老师,并任命他们担任英语小组长后,二人经常挨批评,感觉费力不讨好,还耽误自己学习的时间,便逐渐与老师对立起来,并在班里扬言要辞去英语小组长之职。笔者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分别与他们进行一次谈话,首先肯定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成绩,然后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最后与他们分析:老师的任命是一种信任,要心存感激;工作中遇到困难,甚至两头受气是难免的,要想办法,多沟通,自然会解决;至于耽误学习时间那是肯定的,但是,有付出一定有收获,自己的处事能力、威信、自信心等会在工作中逐步提高起来的,那是很值得的。心头的坚冰融化了,两位小伙子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工作积极主动,游刃有余,经常得到的是老师的赞誉。
  可见,通过耐心的倾听,适时的激励,真诚地与问题学生沟通,有效地疗治他们心灵的疼痛,从而使他们走向健康的人生。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课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位班主任责无旁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点灯人”而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真正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教育功能
让孩子在“赏识”的环境中成长
学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关怀——浅谈高中学生早恋问题(班会课)
问题生或违纪生(双困生)的教育与管理
引领学生思想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