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高考志愿填报科学流程及“八个三”挑选法
 

                            浅析高考志愿填报科学流程及“八个三”挑选法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有人说它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是影响一生的一次抉择,也有人说“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更有人形象地比喻说,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单兵应战”,而高考志愿填报则是全家人的“协同作战”。由此可见,填报高考志愿考验着每位考生和家长的智慧和胆略。
    在我省招生院校1700多所其中一本240多,二本460多,三本300来个(含民办60多),专科700多(含民办130多)。要从这众多高校中挑选出那么几所志愿学校来,同时还要使自己的成绩或排位与学校的录取分相匹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七分分数定,三分志愿拼","分数过了线,关键看志愿"。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志愿填报的好,考生就可以凭借较少的分数录取到档次较高的院校,实现分数的最大价值;反之,填的不好,就可能录到档次较低的院校,甚至落选。加之志愿填报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繁琐且系统的大工程,不少家长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困惑,什么样的资料对于考生而言是最有意义的?参考什么样报考信息是最准确的?什么样的志愿填报流程又是最科学的?究竟怎样才能选择和填报一个好的高考志愿?考生和家长对此往往感到很迷茫,觉得没有方向,无从下手。甚至认为"到时候要是能多考几分就好办",其实这是对填报志愿的技巧掌握不足、认识有偏差的表现。要知道,志愿填报,并非只是简单的分数比拼。也不是单纯靠看几本书就能报好那么简单。
    我从2009年孩子高考那年,也是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一年,即开始关注和琢磨志愿填报问题。搜集翻阅大量资料,每年都帮考生报志愿,每年都注意总结经验,从中悟出一些方法门道,有些心得体会。一个好志愿的标准是:即以考生的分数为基础,结合考生兴趣爱好、就业前景等,录取到考生相对满意的院校和专业,分数达到或略高于院校专业调档线。既不浪费分数,也不会因估算院校录取分错误导致落榜。围绕这个标准,我根据多年来经验,首先解析一下志愿填报的科学流程,而后再谈一下用“八个三”挑大学选专业的方式方法。
    一、广搜信息 具体分析
    对于志愿填报入门级别的家长来说,眼下当务之急是要了解掌握志愿填报的有关知识、技巧、原则,以及我省的志愿填报方式,高考招生政策等情况。并广泛搜集以下信息:1. 普通高校的专业介绍;2. 各个专业的优势学校;3. 未来人才市场的供求趋势;4、往年各学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相关数据;5、录取批次的设置、各种招生政策、考生限报专业等;6、就业政策;7、学校的招生章程、院校情况及所在地区的求学成本;8、媒体上对各类学校及专业的报道;9、其他对考生升学就业有影响的信息。而后结合考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发展禀赋、个人规划来具体分析。
    建议家长们在收集这些数据资料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通过官方网站收集;二是多关注志愿填报机构讲座辅导;三是翻阅学校发的资料;四是购买权威辅导书籍自助学习。
    二、准确定位,选好专业
    在收集好志愿填报所需资料信息后,准确的自我定位将是考生和家长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首要前提。自我定位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估算出考生的成绩和排名,看在哪个分数段;2、考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职业能力倾向以及适应度怎样,适合学哪方面的专业,多了解一些专业和职业信息,要结合和关注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方向。以此为考生做一个定位;3、就是结合考生生活习惯等特点,选择好地域;4、就是家庭及自身身体条件。比如考虑自身性别、身高、视力、健康状况,父母职业背景等。因不同层次不同城市大学的学费书费生活费等略有不同,所以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水平;5、就是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继续深造(国内读研、国外读研),还是工作,有无意向院校或者心仪的大学、城市?要通过确立以上这些内容有针对性的来进行自我定位。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所以专业选择问题是很多考生定位自己的重点和难点。本科专业共分13个学科,专业大类为92个,专业数量是506个(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一般而言,高中理科对应: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科对应: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类、历史学、管理学。其中,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文理兼收。考生应大致选出学科方向,按照所学、所用、所爱、所长相统一的原则确定未来要学的专业。按照在本专业上有优势的原则选择学校。按照性价比最大化原则完善志愿。准确定位,赢在提前规划上。
    三、依据分数,海选院校
    海选院校指的是将考生的高考分数能录取上的相应批次院校从所有的院校中海选出来,以供考生在填报志愿中做选择。这样的学校可能有三四十所、五六十所,或更多。要关注“三条线”:省划批次提档线、学校提档线、专业提档线。
    注意六个问题:一是必须要了解多少分,能被哪些学校录取,排多少名能被哪些学校录取;二是多少分,报哪个学校分数上或者是排名上最合适;三是在选择某一个专业中,要知道哪些学校有这个专业,并且有招生计划;四是在分析考生的分数,能被哪个大学录取的同时,要考虑到这个分数是否能被专业录取;五是如果分数比较特殊,比如说压着省控线,想要录取一本院校,哪些学校和专业,录取可能性把握比较大一些;六是在填报志愿中,提前批是报还是不报。比如说分数很高,就要慎报提前批了。比如说压线或刚过线的话,可以选报相应批次的心仪的有可能录取的一些提前批院校。
    四、结合意向,精选院校
    精选院校专业便是从考生海选出来的院校专业中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从专业和分数两个基本维度考虑,进一步锁定院校和专业。在精选院校方面,一是需要了解想要报的大学往年录取情况,包括录取分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录取人数分布等数据。二是需要了解想要报考某一个大学的专业录取情况,对专业录取分数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认知。三是需要了解想要报的大学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等有关政策。等等通过以上这些情况的了解,来对精选院校进行定位。总之,在精选院校专业时则要考虑到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近五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院校及专业的相关信息。院校的招生计划和章程、高招政策等因素,然后根据平行志愿填报特点来确定几所不同录取分数段的目标院校及其专业。当专业确定后,建议同档次的院校首选专门院校,首选院校主体专业。
    五、综合考虑,科学排序
    在确定好目标院校后,要对所选院校进行科学排序,要综合考虑,搭配好院校专业。平行志愿包含ABCDE五所院校。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的顺序有讲究,前面“冲一冲”的志愿应是心仪的学校,但成绩擦边,稍微努力和特殊情况下,有希望录取。中间“保一保”的志愿要报考与成绩相当的学校,最后“兜底”志愿则是考虑意外情况发生,前边志愿都落选,为确保录取,选择招录成绩偏低的学校。这样排序最大限度减少了落榜的危险。对于平行志愿排序,考生应掌握“八字方针”:“保冲结合,意愿排序”。一方面按冒险、稳妥、保底三层次排序;另一方面把考生最愿意、最想去的学校,放在前面。对于专业排序,建议结合院校分专业规则及专业录取分数,从五个方面考虑来合理确定。第一,要选择你的分数能“够得着”的专业;第二,所选专业是考生喜欢或能够接受,至少是不反对的专业;第三,为便于选择,可将专业按往年录取分数从高到低和按喜爱程度各排一下顺序;第四、各专业之间要拉开梯度,从分数上看,所报相邻两个专业之间最好有一定的分数差距;第五,填写“专业服从调剂”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流程,由于篇幅所限只是写了个大概。从以上步骤不难看出,在高考志愿决策时,首先是选择专业,然后根据专业选择学校,选择在所定的专业上有办学优势的学校,最后才是根据分数在所选的学校群中进行确定学校。要想填报一个好志愿,我总结出用"八个三"填报法挑大学选专业:即以分数为基础,做足"八个位一体"功课,填报一个好志愿.即:三查看.三了解.三结合.三兼顾.三层次.三清楚.三重视.三关注。下面我分别说一下,其实也是对上述流程的重复。
    一是"三查看":就是查看招生章程、查看招生计划、查看院校及专业录取分数。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的法规性文件。这个章程考生一定要读懂吃透(看学校介绍.录取规则.相关要求),从中可知道学校层次,办学类型,分专业规则招生计划及说明,外语考试语种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等。招生计划,从中查看招生计划数、专业说明设置、学制与学费;录取分数,要关注“三条线”,即省划批次提档线、学校提档线、专业提档线。当然不可只关注院校提档分,一般选择学校录取“平均分”作为参考价值意义更大,录取率也高。应当详细了解所报目标院校近几年录取的最低分最高分,尤其是平均分,大小年。当然,一本更要看位次。这“三查看”是挑大学选专业的核心内容,考生分数位次与前三年提档分数位次的比对是核心中的核心。
    二是"三了解":就是了解所选院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冷热专业。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质量。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学校的专业都有相对冷热之分,所以对此要清楚知晓。如考生专业意愿明显,在相同档次的院校中,应首选专门学校,首选其强势专业。但为降低退档风险,还需了解其相对冷门专业。     

    三是"三结合":就是结合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就业前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考生来讲,应把能体现自身优势的专业放在首位考虑,就业是最终目的。所以应考虑你将来的发展规划,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考生应选最感兴趣,能体现自身优势,有发展前景,能挣钱,最好有你人脉关系的行业,这样利于你就业,利于你发展。
    四是"三兼顾"学校、专业、城市。志愿填报可分为学校选择与专业选择两个方面,选学校要兼顾选专业,选专业同时也要兼顾选学校,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一本学校权衡可多一点;二本以下专业权衡可多一点。极端的做法都不可取。但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绩的竞争力总是有限的,若对院校提出较高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层次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层次为代价。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承受能力自己定夺,但必须是在能被录取的大前提下做出上述调整的。特别是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发生冲突并威胁到录取与否时,无论是什么专业,能被录取就是上策。总之,如何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做出取舍,或找一个最佳结合点,这就看考生的实力、意愿,填报志愿的技巧了。在选择志愿时,不妨按照一本“首选学校、次选专业、兼顾城市”; 二本以下“首选专业、次选学校、兼顾城市”的原则,综合协调平衡学校、专业、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也可按院校学术实力40%、专业50%,城市10%左右来合理填报志愿。大城市工作机会和工资确实高于普通一般城市,但房价物价也高,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所以考生要对将来在哪类城市发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所考虑,不可盲目随众。建议将来你想在哪里发展,在学校专业档次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可优先考虑哪里的学校,因为你的人脉关系在那里。
    五是"三层次"冒险、稳健、保底层次。平行志愿,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DE 5个学校,所选志愿必须定位准确、按冒险、稳健、保底三个层次选择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分数、身体条件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填报2-3个热门的院校,填报2-3个冷门的院校。一旦热门的院校投不出去,还有冷门的保底。既不要把志愿都集中在同一档的院校上,又不能单纯为保持梯度,选不感兴趣的学校专业。统筹兼顾,做好取舍,筛出和自己分数理想相匹配的各个层次院校。
    六是"三清楚":就是搞清楚平行志愿的投档原理;清楚三种不同的分专业规则;清楚如何规避风险。平行志愿,是指一个考生可填报五个并列学校。投档时按院校要求确定调档数。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也就是“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第1步:将同一科类未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并按排序名次先后顺序逐个投档。比如最高分是700,则先投700的考生,再投699的考生,……以此类推。第2步:轮到某一考生投档时,计算机按ABCDE学校顺序检索,对应院校调档数未满,就进行投档。如考分够A,就投档到A,如不够,则看B,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第3步:院校根据录取规则进行审档,决定是否录取及录取的专业。档案一旦投出,无论是否录取,该生投档即结束。如因考生所报院校提档分过高无法投出,本次投档也自行结束。虽然平行志愿可以报5个学校,但最多只有1个起作用,报不好甚至一个都不起作用。为防止档案投不出去或退档或高分低就等风险。要合理搭配院校梯度填报志愿。要重点关注报考院校招生章程中“进档考生专业安排规则”,一般分三种情况:专业级差法、专业优先法、分数优先法。要知道同一考生在不同的专业录取规则下,相同的专业排序最终录取的专业将会不同。应针对不同的分专业规则,有的放矢的合理填报专业。
    七是"三重视":首尾学校、首尾专业、服从调剂。在平行志愿排序中,考生都把最想上的学校、冲的学校放在了A位置,考生都希望被A学校录取。最后一个学校务必保住底。都希望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针对不同的分专业规则,要采取不同的选专业策略。专业要拉开梯度,冷热互补,并且要有1个可接受的冷门专业保底,这样总比上调剂专业好.为增加录取概率,降低退档风险,务必填写服从调剂。     
    八是"三关注":提前批、征集志愿、招生政策。提前批等于多了一次机会,看是否适合自己。征集志愿又给了一次机会,应好好把握。招生政策年年有新视点,应关注了解。
    十二年寒窗苦读,来之不易的高考分数,承载着考生和家长的太多希冀,志愿填报,责任重大。最后千万不要因为志愿填报出现纰漏疏忽,而留下终生遗憾。需指出的是,人们对一本二本志愿填报往往重视,而忽视对三本专科的选择,其实三本和专科的志愿填报也有好多讲究。若要选好一个好三本和好专科,同样需要花费心思认真研究。总之,无论一本二本,还是三本专科,同一批次大学之间也有档次之分,每个大学的专业又有冷热就业难易之别。志愿填报有风险,需要技巧、智慧和策略,但只要科学填报就可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提高录取概率,挑一个理想大学理想专业,报一个好志愿。由于篇幅所限就写到这里,如有不同观点,敬请与我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志愿填报中查询分数所对应的全部专业录取分数及排位
高考仅剩40天,家长可别小看第一志愿人数
高考生如何利用高考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增加录取率?
志愿填报,考生如何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高考百科 ∣ 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你搞懂了么?
志愿填报准备期:这5大方面你都准备好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