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事生非的物理学之争——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无事生非的物理学之争——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李泽健

2018-6-30

 

说出来全世界可能都没有几个人相信,哲学上争论了几千年、物理学上争论了近百年都没有说清的许多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而是我们无事生非自讨苦吃自己创造出来的问题,就像是在争论孙悟空到底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学历一样。

顽固的思维定势

许多人可能都知道人有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定势也可以说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人们也都知道人的思维定势很难改变,但是人们对思维定势到底有多难改变缺少一种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们举个例子,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出思维定势是多么地顽固和可怕。

好像有一种说法,说男人每天大概要说八千多句话,女人会说一万多句。说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再简单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应该说没有一点点难度。但是,如果你试着把话倒过来说看看会怎样?别说几千句、一万句了,只说一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让你倒着理解一段文章的意思,或者倒着唱一首你最熟悉的歌,你都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件根本无法完成的工作。

哲学上、物理学上的许多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它们完全是由于我们习惯性的表达方式而引起的,是由我们习惯性的提问题方式而“创造”出来的。比如说,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真理?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等等。

习惯性的问题

从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教我们:这是眼睛、耳朵、鼻子,这是爸爸、妈妈等等,自打我们记事起,周围所有的事物几乎都有名字,即使有个别的叫不上名字的,也都还被我们冠了一个类名,比如:不知名的树、不知名的花或无名草等等,最次,我们都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名字“事物”在等着它,我们会把它叫做“事物”。

你能想出来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事物的名字是你自己起的并为周围或者世界上许多人所知晓的吗?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自己孩子的名字,而其它大多数的人可能想不出来对吧?几乎没有是吧?在我们的一生中,很少有给事物命名的机会,特别是给复杂事物命名的机会。或者即使有这类机会,但是由于起名只是为了给自己看而不是跟别人交流或者不需要向别人做出解释等等,以至于也没有真正体会到给事物命名的复杂性,不知道命名的过程中会存在的哪些奥妙。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给自己电脑上的“文件夹”或者“文档”命名,但是我们却很少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名字或者这样的名字是否很合适等等。

我们不习惯给事物起名,我们习惯的是问事物的名字。见到一个不熟悉的事物,我们想到的绝对不会是给它起一个名字,而是会问:“这是什么?”听到一个不熟悉的名字,比如说“真理”,我们想到的绝对不会是“真理”是某个人给某种认识对象所起的一个名字,而是会问:“什么是真理?”

由于自打出生起我们所知道到的每一种事物几乎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也习惯了“什么是真理”此类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以为世界上原本就存在着此类事物。比如说,我们以为世界上原本就存在着“真理”,原本就存在着“物质”等等,所以我们会为了到底什么是“真理”或者什么是“物质”等等争论不休,所以我们才会认为自己的认识才是最正确的。我们几乎不会倒着想问题了,不会从命名的角度反过来思考问题,而只会“认死理”,只会跟争论的另一方死磕到底。

无聊的争论

前面我们说过,事物不是自己生来就有名字的,名字都是我们后来给起的。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自身叫做“真理”或者是“物质”的东西,是我们把某种认识对象叫做了“真理”,是我们把某种认识对象叫做了“物质”。“真理”和“物质”都是我们给某种认识对象所起的名字。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必要为“什么是物质”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吗?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必要为“什么是真理”而斗得死去活来吗?道理非常简单,只是大家为不同的对象起了同一个名字而已,你把你家的孩子叫做“真理”,我把我家的孩子叫做“真理”,然后,双方为了谁家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真理”争论不休。我说你家的孩子不是“真理”,你说我家的孩子不是“真理”,这样的问题有争论的必要吗?

物理学上一直为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争论不休,争论了近百年现在才得出一个大家勉强能够接受的结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物理学上的这个争论其实非常可笑,要知道世界上没有自身叫做“粒子”或者是“波”的东西,光本身根本就没有是“粒子”或者是“波”这样的问题,研究光本身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纯属无稽之谈!“粒子”或“波”是我们对一些已知的认识对象的命名。我们要研究的不是光本身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而是要研究,描述光时,我们是用描述“粒子”的方法合适,还是用描述“波”的方法合适,或者是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更合适,我们现在所说的“波粒二象性”其实就是把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来描述光的,如果这些方法都还不能完美描述光的性质,我们就要发明其它的方法去描述,到时候我们还会给它起一个与“波粒二象性”不同的另外的一个名字,而不是争论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或者是波粒二象性!

指鹿为马为什么是错误的

如果说“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物质”或者“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这些问题都是命名的问题,争论这些问题是无聊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说赵高的“指鹿为马”是错误的呢?赵高给自己牵的那个东西叫做马难道不可以吗?不就是个名字的问题吗?有什么对错呢?其实,人们都还以为赵高的错在于他牵的就是鹿而不是马,以为鹿就只能叫鹿而不能叫马,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赵高的错在于他把原来大家都叫鹿的东西叫成了马,他的错在于他的叫法不符合大家原来的约定。

如果说“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还有争论的价值的话,那就是能帮助大家了解我们原来究竟是把什么东西叫做了“真理”,能够帮助大家搞清楚你现在所说的“真理”究竟是不是我们原来所约定的那个真理。你说自己没有犯罪并不等于就没有犯罪,有没有犯罪不是你说了算,是法律说了算,是原来的那种规定说了算!

 

 

相关文章:

第一章

1、异象

2、山雨欲来(一)——人类认识史上最大的浩劫即将来临

3、山雨欲来(二)——人类认识史上最大的浩劫即将来临

4、山雨欲来(三)——科学乱象

5、山雨欲来(四)——哲学已死

6、山雨欲来(五)——盲目的人工智能

7、山雨欲来(六)——创新学隔靴搔痒

8、山雨欲来(六)——古老的魔咒显灵

第二章

1、语言分析——人类认识过程中降妖除魔的大杀器

2、理解三种世界,掐住哲学的七寸(一)

3、理解三种世界,掐住哲学的七寸(二)

4、人类认识混乱的根源——颠倒了认识的前提与结论

5、打开人类认识大门的钥匙——规定认识的起点(一)

6、永远无法统一的认识论

7、什么是定义

8、寻找认识起点的意义

9、感觉不是认识的起点

10感觉现象时认识的起点

11感觉现象是没有任何含义的

第三章

1、事物的定义必然是循环的或者是矛盾的

2、感觉现象的区分

3、人是如何知道自己有眼睛的

4、无事生非的哲学和物理学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时代颠覆传统思维-眼界,决定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从尼采到霍金:认识即解释,真理并不存在
怎样思考
《道德经》有多厉害,第一段就能作为当今科学研究的总纲领
逻辑分析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