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蛇中熊猫”:莽山原矛头蝮,凭什么一条价值上百万?
userphoto

2022.05.02 广西

关注

莽山原矛头蝮,听着很耳熟不是吗?

    它曾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莽山烙铁头。这样一听是不是就更加熟悉了,作为我国的特有蛇种,关于它的发现和研究历经波折。

    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人分别是陈远辉和赵尔宓。如果不是他们对该蛇的研究和记录,恐怕这种蛇就要成为外籍户口了。为什么会这样?

烙铁头就是莽山原矛头蝮的标志

    上世纪90年代,这种毒蛇并不只有我国出现过,欧美地区也有它的出现。但要知道,这种蛇无论是从原产地还是生活属性上来讲,只有中国才有,而且只存在于湖南省的宜章县。

    很明显,它在国外完全是靠着走私才能完成跨国运输,这种毒蛇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身价不菲,据悉一条莽山原矛头蝮最高报价能达到上百万元。

莽山原矛头蝮有且仅有中国有

    为什么原本的莽山烙铁头被更名为莽山原矛头蝮?陈远辉和赵尔宓两人做出了哪些贡献?如今这种毒蛇的处境究竟如何了?人们是怎样发现这种毒蛇的?本文接下来将从莽山原矛头蝮的发现历史、命名研究、生理特征和物种稀缺性这几个方面来解答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被称作“蛇中熊猫”的它凭什么一条就能值上百万?


莽山“毒王”

    莽山原矛头蝮与其他毒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那夸张的头部,几乎完全三角的头型如同烙铁一般。

    而它身上的花纹通常以黄绿色为主,尾部还有一小段为白色。

    这样的外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显然是在告诉周围的动物或者人,“我非常危险,请不要靠近我”。

白色尾巴辨识度高

    而作为该毒蛇的发现人陈远辉和当地的居民就“有幸”体验到这种蛇毒作用,曾经跟毒蛇打交道的陈远辉就因它被截去了一截手指,如果不及时处理,半小时左右便会致命,可见毒性之大。

陈远辉被截肢后的手

    莽山原矛头蝮体型最大能长至2.2米,重量可达4公斤,在毒蛇家族中算得上是巨型毒蛇了。雄性一般比雌性略小,其色调和纹理非常适合在植被中隐藏。

    这种毒蛇平时并不喜爱活动,昼伏夜出的习性导致它们在白天十分懒惰。

    但当到了夜晚时,它们便会伺机而动,攻击猎物如同闪电一般。

    而它们感知生物的唇坑能够感知到0.001摄氏度的温差变化,因此在它们的感知范围内活动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擅长隐蔽

    湖南省宜昌县的莽山是这种毒蛇的主要栖息地,或者只有这里才有它们的存在。

    莽山烙铁头对生活的环境要求很高,海拔不能超过800~1000米,通常它们在12~14摄氏度下完成3~4个月的蛰伏期,否则过冷的温度便不适合发育生长。

    秋季是这种毒蛇的主要交配季节,冬眠之后雌蛇会开始在6~7月进行产卵,数量在10~21个。

    对于幼蛇的孵化温度来讲,最合适的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莽山为此提供了完美的场地。

莽山五指山风景

    整体来讲,这种蛇因其习性、外形以及活动的时空分布决定了它们很难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那它们又是怎么被陈远辉等人发现的呢?


“百万”毒蛇

    如果不是有当地村民被咬,恐怕陈远辉这辈子都很难发现这种毒蛇的踪影。

    

    上世纪80年代,已经在蛇类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陈远辉是莽山林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的工作除了为当地人提供蛇类防护治疗外,还有莽山生态的研究记录。

陈远辉

    

    但一位受毒蛇咬伤的村民改变了平静的莽山,据村民的描述,咬伤他的蛇应该是一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物种,更像是当地瑶族故事中描述的青蛇。

    陈远辉在完成整个治疗记录后,便决定亲自探寻这种毒蛇的真实性。

    陈远辉为了寻找这种毒蛇前前后后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并且还搭上了自己的半数积蓄。毒蛇在后来确实被找到了,但当时大部分毒蛇都还处于孵化期,为了完成对毒蛇的研究,

    陈远辉自己掏钱购买设备完成毒蛇的孵化、饲养工作。

凡事亲历亲为的陈远辉

    因为这件事,陈远辉和自己的妻子差点闹掰。好在妻子最后还是谅解了陈远辉的养蛇行为,并在他背后进行默默的支持。

    毒蛇完成基本的孵化工作后,陈远辉确实意识到这种毒蛇不简单,至少此前没有它的相关记录。

    在90年代初期,这种毒蛇由于个体稀缺,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也曾出现在各种交易市场上。

    据悉莽山原矛头蝮的交易价格达到了每公斤7000元以上,最夸张的是,曾经有人找到陈远辉出100万的高价收购这种毒蛇。

    很明显,出于各方面的考虑,陈远辉并没有接受这样的交易。由此,莽山原矛头蝮的“蛇中大熊猫”称号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一条价值上百万

    高价、稀有、毒性强,是莽山原矛头蝮最明显的标签。可即便是这样,这种毒蛇在国外还是得到了不少研究。


“丢失”的研究

    在后来的调查中,陈远辉只留下少量个体进行研究,剩余的幼蛇在完成基本的孵化后便放归山林了,陈远辉被截掉的手指也是在放归的时候被意外咬伤。

    很显然想要完成毒蛇的研究并不容易,陈远辉本身主修的项目并不是蛇类研究。

    后来陈远辉带着毒蛇拜访了我国当时著名的爬行动物研究专家赵尔宓院士。

赵尔宓院士

    经过一番研究,莽山发现的这种毒蛇确实是一个新物种,基于发现地点和命名标准,这种毒蛇起初被命名为“莽山烙铁头”(Trimeresurus mangshanensis)。

    但在后来的研究中,这种毒蛇被归类在竹叶青属中,同时为了纪念赵尔宓院士在爬虫界的贡献,莽山烙铁头被更名为“莽山原矛头蝮”,学术名被更名为(Zhaoermia mangshanensis)。

竹叶青属是蝰蛇科的一属共51种

    之前我们聊到国外的莽山原矛头蝮也有相关的研究,实际上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有了这种毒蛇的非法交易。

    但是我国和国际组织对这种毒蛇的归纳和保护是在96年之后,因此早期的毒蛇因各种交易被传播到国外。

    事实上这对初期的毒蛇研究工作打击十分明显,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中看到许多关于莽山原矛头蝮的科学研究都来自于国外,而陈远辉和赵尔宓两人作为我国的重要研究人员却很少出现在这些学术研究名单中。

    关于他们所做的贡献大部分只有发现记录和少量研究,以及赵尔宓院士对毒蛇头骨的研究。

蛇的头骨

    很多都有相关毒蛇的培育报告,这在我国此前的记录中是完全没有的。很明显,这种损失对我国学术界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的莽山早已被划分在了自然保护区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种毒蛇的栖息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莽山的自然环境。

    由于我国缺乏对莽山原矛头蝮的孵育研究,因此人工繁殖工作进展并不多,再加之这种毒蛇对生长的环境要求十分高,一旦离开原生环境将很难进行有效地繁殖。

人工养殖莽山原矛头蝮幼蛇

    而对陈远辉来讲,哪怕被咬伤数十次他也毫不在乎,他是莽山的守护人,也是毒蛇的看护人。

    像莽山原矛头蝮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现今为数不多的毒蛇几乎已经是科研内容的全部。

    

    不难看出,一个被发现的有效新物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波折,而在此之前人们也不会知道它们经历了什么,故事是否精彩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关注程度。

发表于陕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莽山烙铁头蛇——缅怀动物学家赵尔宓先生/王海燕/不能遗忘的科学家04/20191004
莽山烙铁头
湖南的蛇
毒蛇中的“烂肉王”,强者不以毒性论英雄,毒性不强破坏力却十足
人称天朝国家宝藏毒蛇——莽山烙铁头,深山当中的菜花小青龙
重庆一只小猫叼着小毒蛇回家,可能本意是向人邀功,反咬伤女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