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二三、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

  栖心恪守仁义道德的人,孤单冷落一时;依附曲从权贵势力的人,凄惨悲凉一生。通达事理的人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顾及死后的名誉,宁愿承受一时的寂寞,不要招致永久的凄凉。

  【注解】

  弄权:凭借职位,滥用权力。《汉书刘向传》:“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

  栖守:栖,〈动〉本义鸟类歇息。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居住,寄居。《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有寄托的含义。栖心,犹寄心。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守,〈名〉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说文》:“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动〉遵守,奉行。《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 恪守,恭谨遵守。语本《国语周语中》:“以恪守业则不懈。”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

  寂寞:冷清,孤单。唐李朝威《柳毅传》:“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繆。”另见一六○【注解】

  依阿:曲从附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张铣注:“依阿无心,谓曲从不察。”依附、迎合,指自己缺乏独立人格,凡事都随意附从他人意见。

  权势:见一○八。注解】。指居高位有势力的人。《北齐书元孝友传》:“性无骨鯁,善事权势,为正直者所讥。”

  凄凉:犹凄惨。太平天囯洪仁玕《干王洪宝制》:“(耶穌)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悲凉。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緜邈,览古情凄凉。”

  万古: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明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此喻人的一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见○八四【注解】

  观:〈动〉本义仔细看。《说文》:“观,谛视也。”《广雅释诂一》:“观,视也。”

  物外之物: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汉张衡《归田赋》:“苟纵心於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萧然物外,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语本《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物外之物,泛称世事以外的东西,也就是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即佛都所谓不生不灭的涅般境界。

  思:〈动〉本义思考,想,考虑。《说文》:“思,容也。”《书洪范》:“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

  身后之身:身后,死后。《后汉书孔融传论》:“代终之规,啟机於身后也。” 身后之身,指身死后的名誉。

  取:《说文》:“取,捕取也。”拿。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取数斗归。”招致。唐杜甫《上水遣怀》:“谗毁竟自取。”

  【评语】

  宁愿栖守道德而寂寞一时,宁愿遵从大义而舍生一死,从古至今的例子很多,可以忠肝义胆至死不屈的文天祥为代表。据曾先之《十八史略》说:“张弘范乃命文天祥为书招世杰,天祥曰:‘吾不能忤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固命之,天祥遂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这就是“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的具体表现。达人所以能“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完全在于“仁义”二字,因此文天样在他的《衣带赞》中又说:“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古代的舍身取义。有了这样的追求,生活上也就甘于淡泊了。孔子也在《论语述而》篇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反之,如魏忠贤、严篙、和砷等人,几乎个个都是依仗枚势的佞幸奸臣,他们最后都落得身首异处凄凉万古的悲惨下场,为人处世不慎可乎!用这个道理来考察我们的现代生活,同样的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当年,李大钊、瞿秋白等一代先烈为了伟大的理想,为了美好的追求,舍生成仁,英勇牺牲。对照我们今天的一些人在商品大潮中丢悼原则,丧失理想,而贪污腐化,能不引人深思吗?人类生存世间,要了解最美与最尊贵的人生意义,并不是在外表的衣、食、住、行等等的物质享受。住的是高楼大厦,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终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果以为这种人生才是美满的、尊贵的,那就太可怜了。我们如果把眼光向远处观察一下,便能体会到古今历史上的伟人,他们之所以为人景仰,是因为人格与学识的伟大,并不是因为地位和富贵的关系;要看其人格德行之美,并不是外表形态之美。只是看一个人是否遵守人伦、道德,肯为大众服务,牺牲个人的享受,而有益于人群。古人说:“世上最尊贵的莫过于道,最美善的莫过于德。”由此可知,一个人能遵守道德,人格高尚,一定是为人所尊重、景仰,还有人对他轻视、毁谤吗?反过来说,个人不讲道德。不修品行,趋炎附势,谄媚奸佞,他虽然官高禄厚,衣食豪华,这还能叫做美善吗?我相信这样的人一定被当世人咒骂,遗臭名于后世。所以说不肯修持德行的人,任你是万乘的公侯宰相,甚或是帝王,也还不如一个有道德、有人格的平民。现在拿古人来做证明。古时有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叫做伯夷、叔齐。都是很有道德的人。以之比人,人人都欢喜,是喜欢他们的道德。桀、射、幽、厉,乃无道的人君,以之比人,人人忿怒,乃怒他们的无德。所以,我们想在世间做个好人,必须要有道德。所谓:“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势位之不在乎己。”我们最忧心的是道德不足,不必因为声势不集于我身而怀忧愤。须知道充德备,每个人都钦佩他,‘德高望重’名存千古。这样看起来,是声威与富贵重要呢?还是自身的道德重要呢?便不难明白了。

  【注062】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十集豪》同文。仅前四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文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菜根谭》1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深度好文)
栖守道德,耐得寂寞
菜根谭里的教育(一)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