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人物画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以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为例

指导教师:邓益民 教授

【邓益民,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中国人物画家。陕西·西安 】


赵茁霖(女)研究生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考辩

针对具体的审美对象,内容和形式并不是处在同等地位,它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从属于内容;内容始终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是事物的基本方面;而形式则随着内容的展开而发挥其强有力的表现功能。具体而言,中国画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式和内容是艺术作品的两个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艺术美的两个必备因素。

⑵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价值在于表现内容。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

⑶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内容有反作用,但不能对内容引起质的变化。

二、内容如何决定形式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通俗的讲,“内容”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人们不容易看到。而形式是外在的表现出来的,人们可以看到、听到或者感觉到的,能够从中总结出经验的东西。所以形式可以把内容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内容决定形式是强调艺术创作要立足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和表现对象,强调艺术 “做什么”,或者强调艺术要表达怎样一种感受。它以形式为手段和表达方式,以再现现实生活内容或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为目的,形式为所表现的内容服务,内容是第一位的,是决定性的。

内容是探索形式的依据。艺术虽然重视形式的审美价值,但在中国画创作中,绝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美,对形式技法的探索与创新必须以内容为依据。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

三、创作中内容如何决定形式

图一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局部

《走出巴颜喀拉》是李伯安的创作,此作高1.88米,长121.5米,由10部分组成,共刻画了266个剽悍健壮的、形态各异的藏民形象。全画分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葬戏、赛马、天路10部分,是藏人浩荡的群体形像。1

图二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局部

第一部分:圣山之灵(1.88米×13米,1991--1995年) 左画面是云峦和图腾崇拜物,其中若隐若现3组10个人物,左边有两个妇人,手持轮转经筒躬身行礼的妇人,人物背后还出现一个巨大的金色圆轮和日月组成的红色图腾。更给画面的庄严、肃穆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第二部分:开光大典(1.88×19米,1991--1995年) 画面展示的是一个盛大的宗教活动--开光大典的场景。衣袂飘飘的喇嘛,庄严神圣的气氛,漫天飞舞的旗帜,横贯整个画面气势非凡的长喇叭,虔诚伏地的藏妇,布满经络的皱纹的合十双手,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第三部分:朝圣(1.88×9米,1994年) 画面上,飘飘洒洒的经幡后面,走着一群虔诚的朝圣队伍。队伍中,有扶老携幼者,有以身丈地者,有双手合十者,有默默念诵者,这是一个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第四部分:哈达,画面上,除了一位躬身的老妇外,展示在画面前的是一片赤裸的脊背,这片脊背上每一块肌肉都在扭曲,都在跳动都充满的敬畏、激情、渴望和理解。第五部分:玛尼堆,画面上,4个站立的藏民,在蓝天白云下,神态怡然,甜美适意。整个画面风轻日暖,宁静安谧,人和自然,显得格外和谐与统一。第六部分:劳作(1.88米×4月20日,9米,1997--1998年) 这是一幅反映藏民为生计而劳作的场面。第七部分:歇息,画面上的人物大多都三三两两在聊天说笑,右前景有抱着拥炉侍饮的女人,身旁是提桶打水和做着伙计的人们。第八部分:藏戏,画面上出现了20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的藏戏特有的面具。第九部分:赛马,几位骑士分为四组,一字排开正面向观众奔来。第十部分:天路。2

《走出巴颜喀拉》主要以光影塑造面部,以线刻画衣服、什物,使光影画面与线描结构形成对比、互补和统一(如图一、图二)。长卷以黄河为构思依托,从黄河之源圣山巴颜喀拉画起,一组组苍茫凝重的艺术形象,浩然大气的结构安排,精湛地刻画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使其跻身于经典之列。《走出巴颜喀拉》采用的是水墨大写意的形式(如图三),秉承了中国画艺术中的线描传统,以中锋用笔为主,兼以侧峰、逆峰辅之。以刚劲有力而墨色饱满浓重的短线条首尾相连为厚重,以若麻绳的粗重长线勾勒出人物的头发、衣纹、腰带、马匹的轮廓和经幡、长号、嘛呢石堆等(如图四)。李伯安的人物创作汲取了多种形式的绘画语言,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兼顾时代风貌。

图三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局部

图四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局部

长卷最初创作的内容是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哺育者之一,黄河历来被看做中华民族的象征,画家的思路是:文明的源头--黄河,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标志着一个伟大文明的诞生。在画家的笔下,黄河的精神形象就转换成了巴颜喀拉藏人的形象,对巴颜喀拉人的情状、性格和气度的刻画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在画家创作过程中内容决定了形式,李伯安的绘画以丰富的形式语言表现了多样的事物,使内容有了相应的形式载体,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传达了丰富的感情,使观者不仅获得了视觉上的欣赏满足,还从心理层面得到震撼和愉悦。

四、小结

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形式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对创作者而言,必先 “胸有成竹”,然后才有 “手中之竹”,即意象在先,物象在后,因此,内容决定形式。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潘志新. “内容与形式”关系考辨.[J].前沿.2011,6

[3]蔡醒善. 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J].美术大观.2011,4

[4]丁晓林. 李伯安绘画艺术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4

责编:合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雪域的碑卷长歌——李伯安及其《走出巴颜喀拉》
中国画艺术奇才,一幅作品震撼古今
李伯安人物画作品精选
国画清风雅集:画未完成身先去 天妒英才李伯安 书画艺术收藏
李伯安与他的《走出巴颜喀拉》
视点 | 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高度评价著名画家李伯安及其创作的《走出巴颜喀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