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山之石|尹后庆《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变革》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对指导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使课程目标更清晰具体化,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这就为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化和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变革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也指明了变革的方向,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也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变革创新的舞台。

课堂改革适应课堂变革的多样化

一是目标多元化。

由课程目标1.0版到三维目标是2.0版,再到核心素养下的3.0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为品格,使得能力和品格形成有机的统一。

二是课堂生活化。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把生活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把语言符号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通。

三是学习主动化。

改变原来课堂静听模式,让教师走出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改变教师内容处理的越精妙,学生参与度就越低的弊端。

四是过程动态化。

常言道:动态就是常态,生成才是关键。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即时生成系列非预期性的变化,以便达到教学目标,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五是策略综合化。

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选取不同策略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使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比如提问、讨论、讲述、角色扮演等等。

六是对象个别化。

教师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现

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堂教学的理论、实践和结果。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使知识的传递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呈现,而是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将课堂由“传授型”方式变为“探究性”方式,将“单一式” 变为“综合性”,将“封闭式”变为“开放式”课堂。

课堂变革多样性的课堂评价

教师通过多样化课堂评价手段、标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所获、有所得。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评价手段,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一步步思考与讨论,进而达到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提升。反之,运用不恰当的评价手段,可以使学生学习热情受到压制,学习动机有所降低,学习兴趣有所弱化,最后使得学生逐渐排斥课堂的参与。

报告PPT精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展望 | 方向、方位、方法: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这样的
马云鹏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变革
关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课堂教学变革
教学变革让课堂更有品质,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变革学习方式的“临门一脚”怎么踢
用好质量监测结果,推进小学数学教研变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