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古诗词应试策略(原创)

古诗词阅读、理解、鉴赏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筑学生语文能力与文学素养不可或缺之要件,理所当然成了高考必考内容。上海卷对此的考查已大体呈“五固定”模式:即题量固定(共3道);题型固定(依次为填空、选择、简答);考点固定(填空考常识,选择考分析,简答考鉴赏);分值固定(填空1分,选择3分,简答4分,共8分,);题序固定(第14、15和16题)。

综观近年来上海卷对古诗词的考查,笔者在上述“五固定”的基础上,对考题的具体考查特点进一步归类并提出应对策略,分述如下:

一、填空题(第14题):

主要考查相关的名家名篇常识,示例如下: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___(篇名)。

(08年秋考)

②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 (09年秋考)

③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 》。 (11年春考)

④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11年秋考)

考查特点:一考查所涉及的为第一流作家、第一流作品,简言之,或名家或名作。二考查最基本的与所选素材相关的文学知识:或与作者名号相关(例②),或与作者作品相关(例①③),或与作品体裁相关(例④)。三考查内容与语文教材相关(①②③均为高中语文课本内容)。四考查最基本的诗词知识。

应对策略:做到两个了然于胸。一是熟悉教材内容,尤其是对教材中涉及的名家名篇,从姓名字号到篇名用字都要了然于胸;二是熟悉诗词知识,对诗词的区分、别称、分类、体裁、题材等细微知识要了然于胸。

二、选择题(第15题):

主要考查对形式或内容的分析理解。示例如下:

①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09年秋考)

②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0年秋考)

③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11年秋考)

考查特点:从题干上看,三题均为“选错项”。一般而言,“选错项”要比“选正项”难度低,因为“选错”题的选项对多错少(对三错一),有助于更准确的解读文本。而对文本的理解越清楚,越容易找出“错项”。须提醒的是,做这样的题要谨慎使用“排除法”,因为如果一旦首先就把“答案”(错项)排除掉,那就只能在剩下的三个正确的选项中“无错找错”了。

从选项的表述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联为单位从“面”上分析其内容,如示例①中前三项;二是以句或词为单位从“点”上分析其内容,如示例②中的B项和示例③中的A、B项是从句的角度分析;而示例②中的C项则是从词的角度入手分析的。三是从作品整体出发概述其语言的风格特点,示例①②③三题中的D项即是。

从分析的内容看,选项涉及诗词阅读理解中的四个方面:即时空因素(①A;②B;③C),情景关系(①B、②AC;③A),表现手法 (①C、②C、③AB) 和语言特点(①②③D)。

应对策略:拥有三种知识储备。一是须大体准确地把握诗意。二是对选项中的术语概念清晰明了。三是要有较强的迁移延伸能力。分述如下:

理解基本内涵是准确解题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理解的清晰度和解题的准确度成正比。其中既要对诗词的语言特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等熟练地掌握,还须明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等,即所谓的知人论世。既要对课本学过的诗作有清晰的印象,还要对课外的佳作有一定的阅读量。既要熟知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又要了解同一流派的不同作者等等。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渐进积淀的过程。一蹴而就,临时突击,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然,理解也是相对的,尤其是在考场上,再有积淀的考生也不可能对诗作作透彻的解读,而考查原本也无须面面俱到,能知其大略,就能将考题完成到八九不离十了。

熟悉诗词术语是准确解题的关键环节。诗词术语主要指诗词有关层次结构、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一些常用概念,比如起、承、转、合(层次结构),铺垫呼应、对面落笔(艺术手法),清新朴实、豪放婉约(语言风格)等等。对术语的理解,务必要做到准确清晰明了,切忌含混不清,似是而非。比如2011年秋考中选择题(示例③)令不少同学失分主因就是对“比兴”这种表现手法的概念理解不清所致。首联中“明月何皎皎”原本是对实景的描写,这从下句“照我罗床帏”中可明显的看出。它只是为全诗营造一种思亲(思乡)的客观环境,并没有“比兴”之意。而“比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课本中学过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即是,作者用孔雀徘徊不去,喻指(或象征)失偶的恋人流连徘徊不忍离去的凄楚,这里只是“以鸟引人”,即先言“他物”(孔雀)以引出“所咏之物”(焦刘)而已。

迁移延伸能力是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任何学习不可能是对所学知识的翻版、复制,而是能利用所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考试在某种意义上言,就是对课堂所学及其延伸的考查,就是利用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来解答相关或相似的问题。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有调动相关所学知识的能力。面对试题的有关问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动脑筋,快速搜索以前所学中与眼前试题里或相关或相似的知识,一旦能找到眼前试题与曾经所学蛛丝马迹的关联,既可在心理上使自己稳住阵脚获得镇定,又往往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比如,2009年秋考中选择题(示例①),本质上考的其实是对“早兴”的理解,诗里的“兴”不是“兴旺”,而是“起来”的意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上起来到田地里开始清理杂草,平整田埂,一直到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再扛着锄头回家)中的“兴”即此意。还有成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亦同。明乎此,就不难看出选项B中的“描绘清晨兴旺之景”错误,应为“描绘清晨起来所见之景”。

三、简答题(第16题):

考查对重点词句的评鉴赏析,示例如下:

①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08年秋考)

②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09年秋考)

③“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0年秋考)

④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11年秋考)

考查特点:从上述示例看,简答题涉及了词语锤炼(示例①)、细节描写(示例②④)和化用典故(示例③)三个方面。上述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指向一个中心环节:思想情感(表情达意)的把握。由此足见,诗词的评鉴赏析很大程度上需要对诗词思想情感的把握,可以说扣住了思想情感就抓住了评鉴赏析诗词的“牛鼻子”。

应对策略:紧扣一个中心环节(思想情感)。问题首先是,我们怎样将题干中的诸如“词语锤炼”、“细节描写”和“典故化用”等与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呢?略述如下:

词语锤炼,不只是选择适合的字眼,而是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或炼意或炼景或炼情,而这“三炼”无不与思想情感有关。炼意重在体现言简意丰,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之所以优于“推”,主要在于“敲”不只有动作,还有声音,与上联的“鸟宿池边树”共同营造出以动衬静,空谷传音的意境,内涵丰厚,令人回味。炼景则侧重于选择生动形象的词来写景状物,而写景从来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中必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若为炼景,只要描述出景的特点,并揭示出景中之情即可。所以上述示例①的答案即为:“‘雪’隐喻了白发(肖像也是一种景),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至于炼情本来就是对情感用词的恰切遴选,与思想情感有关自不待言。

细节描写,往往指细小的动作或细微的表情描写。实际上,不管是动作还是表情,都是通过外在的表现折射内在的思想、情感。所以,对有关细节的描写的考题,我们要善于顺藤摸瓜,挖掘出动作或表情背后的所思所想所感。这里就要求学生能走出课本,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积累体验,“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为诗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对生活的艺术反映,是作者对生活等的观察、体验、感受、思考的结果,即使是古人,在许多方面和我们现代人有相似之处。在理解诗意时,如能设身处地调动自己的类似体验感受,对准确把握诗词内涵往往至关重要。利用一定的生活积淀,适时调动生活体验,许多相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如2009年秋考中的第16题(示例②),“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新脱冬衣体乍轻)。”其中的“‘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现的是古今相同的生活常识;而“‘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则是一种人人皆有的生活体验。可以说,解题时如果能做如是的联想调动,问题的解决就不在话下了。

化用典故,是指作者灵活的、将相关典故不露痕迹的融汇于作品中。这实则是一种更高明的引用。同理,引用也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完成类似问题一般而言应把握两点,一是明了典故的出处和原意;二是结合语境,揭示化用意图。值得提醒的是,类似典故,很可能是已学内容,须要学生及时展开联想,调动所学。如2010年秋考第16题(示例③)中的“不羡日夕佳”,就化用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饮酒》中的诗句,“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典故原意),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语境之意)”。

总之,我们应明白一个道理:评鉴赏析实质上就是让考生阐述作者是怎样借用某种技巧或手法来巧妙的表达丰厚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的。因为,一切文学样式,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正所谓,一切形式(手法技巧)都是为表达内容(思想情感)服务的。所以,紧扣思想情感这个中心环节来完成简答题,没错。

语文新思维原创(本文首发于 《学生导报》2011年9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诗词中考考点分析
中考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
[转载]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教案
名师视点 | 抓住5个信息点,轻松突破高考诗歌情感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评价作者和作品的观点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