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心融资融券操作风险

■ 熊锦秋

有券商透露,6月份做融资融券业务的客户中,有九成客户出现不同幅度的亏损,有些券商每天都有几十个客户被强制平仓。笔者认为,虽然投资者偶尔可以因为杠杆操作放大收益,但当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红利回报甚至还抵不上交易费用,基本就是零和游戏,零和游戏甚至负和游戏再加上杠杆操作,总体来讲只能放大风险而不可能放大收益。

在融资融券业务中,投资者不仅有券商佣金、印花税等支出,更主要的支出其实是融资融券需要支付的利息,各券商融资利率均为清一色的8.60%,融券利率则为8.60%、9.60%、10.60%不等。本来投资者用自己的钱在市场零和博弈,基本就是一赢二平七亏损;而投资者从事两融交易既要承担相当于8.6%年利率的资金成本,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巨大心理负担,加上融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投资者投资更容易慌乱,盈利概率更小,九成投资者出现亏损一点也不奇怪。

在投资者亏损的同时,从事两融业务的券商却赚得盆满钵满,2010年两融业务开闸后,截至2012年已累计为券商贡献收入超过百亿元。据估计,若2013年底两融存量规模能达到2500亿元,则全年融资融券利差和手续费收入贡献约166亿元左右。由此,两融业务中,券商有点像是稳赚不赔的庄家,两融业务做得越大,券商赚得越多,市场投资者的亏损面就越高、亏损幅度越大。

笔者认为,A股市场若维持当前制度体系,两融业务发展越大,对投资者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之前,在股市还不能融资时期,就有投资者通过借贷或融资炒股,不少结局比较悲惨,这绝非写小说杜撰虚构,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如此活生生令人嗟叹的事实。现在,融资杠杆主动送到了投资者面前,笔者建议慎用。

有些大资金、大机构也热衷于融资炒股,比如买入某种融资融券标的股后,将其作为担保物从券商那里融资,然后利用融资进一步操纵拉抬股价,操作方式类似于当年的德隆。笔者认为,大机构、大资金以为利用自己的资金持股优势,就可利用融资杠杆放大操纵收益,纯属一厢情愿。股价拉抬,中小散户逃之夭夭,未必有散户敢于高位接盘,而支付券商的融资利息则是固定的,庄家的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同样逃脱不了融资交易亏损面大、券商固定发财这个宿命。

物理上有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在股市,钱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股市基本制度不变,上市公司这只奶牛不愿多下点奶,投资者要暴利,就只能从对方兜里掏。如果使用两融杠杆,市场还得为券商贡献额外抽成,笔者不相信投资者能够从融资交易中获取额外利润,负和游戏的结果将让投资者亏损面更大,投资者对此应该有清醒认识。  (作者为知名财经评论员)



以上内容来自: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锦秋:渲染“牛市”重来或许又会误导股民加杠杆
证券公司普通账户与信用账户基本区别
融资融券操作技巧之一
河南融资融券开户利息率最低是多少?两融利率5%或以下!
股票投资最新技巧
股票融资的方式有那几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