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布拉格之恋》电影原著,昆德拉如何讲述选择之重和逃离之轻? 



听书笔记 


一、小说涉及怎样的历史背景?


小说主要的历史背景是“布拉格之春“事件。1968年初,捷克国内发起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该运动一直持续到8月。在此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在政治方面,当时的捷克领导压制批评和民主,在党内外引起强烈不满。于是,捷克开始了一场改革运动,但在苏联看来,此举有脱离苏联控制的倾向。为了实行统一的'苏联体制',苏联决定对捷进行武装干涉。1968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化改革失败。事件发生后,只有少数西方国家对苏联发出批评,因为在冷战时期,由于核对峙的存在,西方国家无法挑战苏联在中东欧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

二、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中,“轻”与“重“的关系如何?


托马斯的“轻”,最初是一种对他人不必负责任的、轻盈的自由状态。之后,特蕾莎的出现,唤醒了托马斯情感深处的某种东西,那就是“同情”,就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在昆德拉笔下,同情是人类最高的情感。同情心被唤醒,托马斯对特蕾莎展示出保护欲和责任感,这意味着一种“重”的力量,渐渐在他的情感空间占有一席之地,对抗着他原有的放纵自由,最终促使托马斯以婚姻的方式接纳了特蕾莎。在昆德拉看来,所谓的“重”就是对一种基本价值感的守护。在世界纷乱不定的时代,托马斯需要那些使自己的生命具有意义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已经成了托马斯内在的人性品质,成了托起他整个生命的底座。这种价值感,也将托马斯本身塑造为一个勇于承受命运重压的人。“重”,是一种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才有托马斯后来的一系列抉择。


特蕾莎同样是一个追求”轻“的人,只是她的“轻”不同于托马斯,她的“轻”是对灵魂升华的过于理想化的追求。遇见托马斯,让特蕾莎找到了灵魂的依靠,她要把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完整而忠诚地献给托马斯。这种寻找灵与肉完美统一的方式,是一种理想的美好向往,是一种灵魂之”轻“;但落实到与花花公子托马斯的具体交往中时,这种理想的实现之路变得艰难,由此成为一种生命之”重“的体验。为了对抗托马斯的情感不忠,特蕾莎曾绝望地说,既然你把灵与肉分得如此清楚,那么我也要这样。于是有了她的一次出轨行为。她试图也将灵魂与肉体分开,但是,她失败了。后来,她说服托马斯,两人搬到乡下居住,过上了宁静的乡村生活。最终,两人在车祸中去世,完成了向生命之轻的最后转换。


昆德拉以此展示了“轻”与“重”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轻与重在两人身上都发生了转换,且这种转换是不断的,所以理解起来有些费力。其实,我们只要明白,托马斯和特蕾莎两人本来都是自由地过着自己的生活,选择了对方后,生命都因这种选择,由轻转重。

三、小说中的“媚俗“怎么理解?


媚俗原本是迎合世俗的意思。在昆德拉的笔下,媚俗还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 媚俗是对真理的自我标榜。比如,掌权者以民意为说辞,来宣扬他们的一套理念,因此“媚俗”也很快转化为大多数民众的意见表达。


2. 媚俗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小说总结道:“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在捷克,还是在美国,政治人物都在以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为理由,以或强硬或温柔的方式,推行着自己的价值观。


3. 媚俗是一种虚伪的表演。它将真实的苦难和悲剧转化为一场表演,“媚俗”何止是一种政治美学,它就是一种美学暴力,是对美的最无耻的利用。


四、为什么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最能体现昆德拉小说的特质?

首先,是昆德拉小说中强烈的历史意识。他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展示了捷克那一时段的真实社会状况,让我们重新体验了东欧历史中的一个沉重时刻,重新思考命运在历史中的存在方式。

其次,是昆德拉在处理历史问题时,具有独特的态度和立场。此前有关东欧题材的小说,大都是批判性的,与之相比,昆德拉有更丰富的反思能力。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他将反思的维度延伸到了批判者本身。也就是说,他在批判社会的同时,也在反观自身的态度,并审视自己是否也已经站在了暴力的一边。

再次,是昆德拉的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即他对议论的热衷,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极强的思辨性。因此,昆德拉的小说不是用来看故事的,而是用来引起不断的思考。这也是他的作品拥有众多粉丝的一个重要原因。

捷克的历史已就成为过往,但世界依然动荡不安。在那些战火和暴政依然存在的地方,在那些不断爆发难民潮和恐怖袭击的地方,多少生命依然处于威胁之中。在那里,又有多少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正在为自己的命运承受着选择的艰难重压,承受着逃离之轻的同样重压。而正如萨比娜曾反思到的,也许我们不可能完全从“媚俗”中解脱出来,我们都有盲目、随大流的时候,一个时期的潮流也会携带着我们一路狂奔。但只要我们具备自省的能力,只要我们在精神中持守着那种沉甸甸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我们就会从迷失中、从轻浮的状态中脱身,寻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这大概也是昆德拉对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所在。



解读 | 木文

大学老师,现居上海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能承受的否定
还记得。布莱格之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还是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米兰·昆德拉: “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的方式再现。”
再次盯着昆德拉寻找一个答案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