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成弘道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曲阜孔庙鸟瞰。孔庙,是祭祀我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在世界上众多祭祀孔子的庙堂中,曲阜孔庙的规模最大、最为古老,它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曲阜孔庙面积之大、时间之久、保存之完整,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书法、石刻、古木等文物遗迹于一体,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神道路。曲阜孔庙外,石板铺就的神道路正对城门,古柏列于两侧,渲染肃穆庄严氛围。每年孔子祭典,这里是整理衣冠收拾身心准备拜谒先圣的起点。 (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曲阜万仞宫墙(张建中 摄影)。这里既是孔庙的大门,也是明清时期曲阜县城的正南门。“万仞宫墙”典出《论语·子张》,孔门弟子子贡赞扬老师学问非自己可比,有“数仞”之高(一仞约相当现在1.6米),后人又增至“万仞”,以称颂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清乾隆十三年,皇帝亲谒曲阜孔庙祭孔,手书此四字,以显示对孔子的尊崇。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这个匾额。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孔庙瓮城。明嘉靖元年竣工的曲阜新城,南门正对孔庙大门,建有高大的城门楼,外圆内方,壮观,坚固,起着护卫孔庙的作用。(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金声玉振坊。进入万仞宫墙,连续有四道石坊,依次为金声玉振、棂星门、太和元气、至圣庙。坊是我国古代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多以褒美颂德为主,历史渊源久远。“金声玉振”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尽善尽美的意思。棂星,即灵星,是古代所谓“文星”,此坊以此命名,是把孔子比作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星”,尊孔如尊天。“太和元气”则用来比喻孔子之道,能使人类思想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至圣庙”之“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用“至圣”来称谓孔子,是后人崇儒尊孔的典型表现。(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下马碑。位于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古代饭进入孔庙或者从孔庙门前经过,不论官职大小,都要下马下轿,以示对孔子的尊重。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原在棂星门左右。(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圣时门。明代孔庙第一道大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弘治十二年扩建,清雍正八年世宗皇帝赐名为“圣时门”。“圣时门”三字为乾隆皇帝手书。“圣时”,源于《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当中最适合时代的。红色木门上镶有金色门钉,纵九横七,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属于仅次于帝王宫殿的亲王级别。(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璧水桥。位于圣时门内方形庭院中,3架拱桥纵跨,一水横穿,环水雕刻有精美的石栏。3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弘治年间增设石栏。因水“壅绕如璧”,故名“璧水”,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这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相同。(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成化碑。位于奎文阁稍前东侧,孔庙中体积最大的石碑,碑文把孔子思想评价到绝对高的地位,认为有孔子之道则有天下,无孔子之道则无天下,“天下一日不可无焉”,“孔子之道在天下,如不搏素数,民生日用不可暂缺”。整通碑书体端正,结构严谨,是正楷书法典范,可惜不知是何人书写。碑下有龟趺,故俗称“龟驮碑”。其实,驮碑动物大名“赑屃”,似龟非龟,神话动物,为龙生九子之四,最为忠厚诚实,善于负重且能长寿。在古代,赑屃是碑趺中最高等级的象征,一般情况下,多为皇帝立的御碑。(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原名“藏书楼”。金章宗重修为赞颂孔子为天下文人首领,改称“奎文阁”。目前建筑为明弘治年间重建,成为明清时期北方著名藏书阁,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名阁之一。所悬匾额为清乾隆皇帝题写。“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之首,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古人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人进而把奎(魁)星演化为文官之首。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十三碑亭。位于孔庙第六进庭院,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南八北五,黄瓦耀金,栉次鳞比。亭内存碑57幢,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所刻。碑文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钩心斗角。孔庙碑亭因地域狭窄、建筑拥挤,出现了犬牙交错、两角相顶、巨檐相交的建筑特点,即建筑学上的“钩心斗角”。具体而言,左图为“钩心”,右图为“斗角”。唐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艺术语言写道:“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其建筑结构具体什么样子已无法确知,孔庙碑亭的建筑特点算是有趣的巧合吧。(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大成门。是孔庙的第五道门,宋初叫“仪门”,后因大成殿而改名。匾额及两侧对联均为清雍正皇帝题写。引人瞩目的是明间前后四石柱深浮雕二龙戏珠,局部透雕,云朵线条流畅,二龙姿态栩栩如生。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刻工在有些细节部位做了相当人性化的处理,龙爪五指,模拟人手,颇有意趣。(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杏坛。纪念孔子讲学的地方,宋代始建。《庄子·渔夫》记载,“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习书,孔子弦歌鼓琴”。亭内立有石碑,刻写杏坛赞。(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大成殿。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清雍正八年按照皇宫规格重新设计建造,它与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规模宏大,民间流传此殿仅比太和殿低一砖。回廊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为整石刻成。前檐10根每柱雕两龙,雕饰更是超过皇宫。据说,乾隆皇帝来祭孔时,为免皇帝怪罪,石柱均用黄绫裹住。(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大成殿内孔子塑像。此塑像为1982年重塑,基本恢复雍正八年的孔子形象。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十二冕旒、十二章服,都是《周礼》规定的古代帝王的穿戴。可见后人是按照天子之制来崇奉孔子的。(任斌 摄影)



大成弘道:巡礼曲阜孔庙 感受至圣先师

孔庙古树。孔庙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有古树1100多株,最早的是汉代所植。这棵树树身虬曲如龙蜿蜒,传说是乾隆皇帝祭孔时靠着它休息,于是“沾了龙气”,成了这样独特的模样。游客到此,纷纷拍照留念,惊叹其奇观。(任斌 摄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曲阜】孔庙
【游记】“东方圣城”山东曲阜
NO.41(1) 曲阜阙里访孔圣
曲阜行(五)
北京孔庙:不是最老的,规模不是最大的,级别却是最高的
《至圣先师孔子林园》(原刻 曲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