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凤至诗词文
于凤至为张学良写的小词:
恶卧娇儿啼更漏,清秋冷月白如昼。泪双流,人穷瘦,北望天涯搵红袖。
鸳枕上风波骤,漫天惊怕怎受。祈告苍天护佑,征人应如旧。
《少帅》是张爱玲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写的一部爱情小说。小说中,张爱玲承继含蓄蕴藉的古典小说传统,以一贯擅长的如工笔画般的细腻笔触,讲述了在“荒废、狂闹、混乱”的大时代里,少帅和周四小姐似真如幻、无望而又亘古如斯的爱情故事。
于凤至,字翔舟,自小天资聪慧,才识过人,五岁入私塾,七岁填词作对,十六岁考入并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弹得一手好琴,写的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诗,画得一手好荷。嫁入张家后,她更是主动到东北大学南校法科旁听。于凤至的自身气质与才华连同她的名字,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享誉东北各界,被称为新一代才女。
张学良的笔墨也属上乘了,在她面前却自愧弗如,晚年时的少帅依然记得第一次带兵打仗时她为他写的小词:“恶卧娇儿啼更漏,清秋冷月白如昼。泪双流,人穷瘦,北望天涯红袖。鸳枕上风波骤,漫天惊怕怎受。祈告苍天护佑,征人应如旧。”
在于凤至现存留人间为数有限的遗墨中,有一幅为《东北人物志》题写的序言,格外引人注意(双击画面,字迹变大)。这是于凤至在1929年应《满洲报》社长西片朝三之邀而题写的。这篇序言洋洋洒洒四百余字,文章一气呵成,内容意境深远。文字用行书写就,笔锋刚劲,毫无脂粉之气。清秀中透出刚劲,潇洒里又蕴含几分俊逸之气。该书主编武南阳爱其字,采用手写稿影印而成,故为世人留下了一篇书法佳作。由于于凤至遗墨很少示人,这篇佳作更弥为珍贵。全文如下:
从古一代人才之盛衰,恒视其环境之不同而各异。盖富厚者习于安乐,罔知进取。而贫困者又恒汲汲于衣食,不克深求,于人才两俱不利。惟物质羡余患难不绝之世,虽有衣食之奉而精神激荡,无宴安鸩毒之忧,人才乃得以辈出焉。我国东北数省,幅员广大,特产丰饶,可谓天府之国。同时强邻环峙,祸患相寻,居是邦者无不临深履薄之感也。自先大元帅镇治以来十有余年,内修政轨,外睦友邦。兴学校,育人才,莘莘者日新月盛。现司令长官汉卿,夫子继其业,治军牧民而外,尤以为国作人为职志,日昃不遑,孜孜罔懈。凤至久侍帷幄,知之最详。东北人文蔚起,盖由来者渐矣。大连满洲报议论正大,夙为舆界白眉,其社长西片先生尤能洞明大义,以东亚和平中日亲交为宗旨。今有东北人物志之编纂,一则留心我国人才之消长,一则以人类为感情的动物亲善之根本在乎人与人之间有互相谅解,人物志之发刊即谅解之先导欤。书成有日,西片社长以书来征序于余,余愧不能文,但于本志发行之意义深表赞同,因简单掇数语于篇首云。
中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
辽宁张于凤至书于天津旅次
不能不承认,这样的字体和文笔放在当今来说,也是文人墨客之典范,更不用说在那个文盲遍地的旧社会了,而当时的赵四小姐初中肄业,十四岁便流连舞场而后离家私奔,虽其通晓英文,但在才学文笔方面与于凤至的确相去甚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志
于凤至孤独终老到93岁,去世后在墓碑刻了32个字
每人心里都有一座围城
于凤至93岁病逝,墓碑上留下4个字,张学良看后老泪纵横(下)
于凤至活到93岁,一生都为张学良而活,最后只留下10字!
赵四小姐临终前,对儿子说了八个字,张学良听完后竟自责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